古代对半夏的解释 烦请详细一点 最好是

如题所述

【本草纲目 草部】
半夏
「释名」守田、水玉、地文、和姑。
「气味」(根)辛、平、有毒。
「主治」
1、老人风痰。用半夏(泡七次,焙过)、硝石各半两,共研为末,加入白面捣匀,调水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
2、风痰头晕(哎逆目眩,面色黄,脉弦)。用生半夏、生天南星、寒水石(煅)各一两,天麻半两,雄黄二钱,小麦面三两,共研为末,加水和成饼,水煮浮起,取出捣烂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极效。亦治风痰咳嗽、二便不通、风痰头痛等病。
3、热痰咳嗽(烦热面赤,口燥心痛,脉洪数)。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黄芩一两半,共研为末,加姜汁浸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饭后服,姜汤送下。此方名“小黄丸”。
4、湿痰咳嗽(面黄体重,贪睡易惊,消化力弱,脉缓)。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白术一两半,共研为末加薄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白术丸”。
5、气痰咳嗽(面白气促,洒淅恶寒,忧悉不乐,脉涩)。用半夏、天南星各一两,官桂半两,共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汤送下。此方名“玉粉丸”。
6、呕吐反胃。用半夏三升、人参三两、白蜜一升、水一半二千,细捣过,煮成三升半,温服一升。一天服两次。此方名为“大半夏汤”。
7、黄疸喘满,小便自利,不可除热。用半夏、生姜各半斤,加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两次服下。
8、老人便结。用半夏(泡,炒)、生硫磺,等分为末加自然姜汁煮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此方名“半硫丸”。
9、失血喘急(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宿瘀)。用半夏捶扁,包在以姜汁调匀的面中,放火上煨黄,研为末,加米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白开水送下。
10、喉痹肿塞。用生半夏末鼻内,涎出见效。
11、骨鲠在咽。用半夏、白牙,等分为末,取一匙,水冲服,当呕出。忌食羊肉。

【性味】

辛,温,有毒。

①《本经》:辛,平。

②《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

③《药性论》:有大毒。

④《日华子本草》:味辛。

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辛苦。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太阴、少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少阳,手少阴经。

④《本草汇言》: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

⑤《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毒性】
  其毒性为全株有毒,块茎毒性较大,生食0.1—1.8g即可引起中毒。对口腔、喉头、消化道粘膜均可引起强烈刺激;服少量可使口舌麻木,多量则烧痛肿胀、不能发声、流涎、呕吐、全身麻木、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呼吸困难,最后麻痹而死。

【半夏由来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位叫白霞的姑娘,她在田野里割草时,挖到了一种植物的地下块茎,由于饥饿难耐,她就试着将块茎放在嘴里咀嚼,想拿它填饱肚子。谁知吃完就吐了起来,她赶快嚼块生姜止呕,呕吐止住了,谁知连久治不愈的咳嗽都治好了。于是,白霞就用这种药和生姜一起煮汤给乡亲们治咳嗽病,效果甚好。但这种植物块茎含浆液丰富,要清洗好多次才能使用。一天,白霞在河边清洗这种药的时候,不慎滑入河中丧命。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她,就把这种药命名为“白霞”。后来,人们又发现白霞在夏秋季节采收,加上时间的推移,就逐渐把“白霞”改成“半夏”了。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03
  详细解释
  1.药草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长柄,初夏开黄绿色花。地下有白色小块茎,可入药,生用有毒,内服须限用。
  《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菫荣。” 郑玄 注:“半夏,药草。”《急就篇》卷四:“半夏皁荚艾槖吾。” 颜师古 注:“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 唐 王建 《寄刘蕡问疾》诗:“赊来半夏熏煎尽,投着山中旧主人。” 宋 孔平仲 《常父寄半夏》诗:“ 齐州 多半夏,采自 鹊山 阳。”
  2.稻品种名。详“ 半夏稻 ”。
  3.仲夏。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有《半夏小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