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师生恋,纸包得住火么?

最近突然发现自己对自己的任课老师产生了很强的依赖感,他的课马上就结束了,而我,感觉茫然若失,还想上他的课,很想天天见到他,但又怕他真的回应,这样,对自己不好,对他更不好!
自己曾经自私的想把一切都告诉他的,可又一想,这样肯定会给他带来很多烦恼,会使他有负罪感,总之,会让他不开心,所以,自己就这样默默的喜欢着。。。
怎么办?有些迷茫。。。最近上课、上自习的效率都很低,以前都是和他说的,现在不敢了,怕不小心说出来。。。
老师他有妻子、孩子。。。
我只是很喜欢,不想天长地久的那种。。。
我不想伤害任何人。。。

没有开始,哪里来的纸包不住火?
放弃吧
没有任何结果的
不是说你现在成不成熟
单看你的老师已婚这个条件,如果高尚的话,赶紧放弃这种念头
谁都不要告诉,一旦说了,再挽回就是不可能的
真的喜欢的话,默默地注视就好了
没有结果的开始是自己伤害自己
幸福有时可以与朋友分享,痛苦却常常要靠自己来承担和消化。告别痛苦最终还要靠自己
吧你的老师比作月亮
月亮虽好,但挂在天上,人是得不到的。
退一万步,真能把月亮捧在怀里,又有什么用?又能干什么?
好好想想
路还很长
你的未来会有更多的优秀的男士出现
把握现在该把握的东西
不要被一时的迷恋成熟的心态冲挎了防线

我在大学时就是被冲垮了的人,爱上了老师,老师很年轻没有女朋友
但我们都知道是没有结果的,因为我的未来未卜,我会继续走我的路,将来身在何方我们都不知道,这样就爱了未免有些不负责任。
最终,他选择了沉默,我选择了等待,等我们都确定了自己的未来,再回头看这份爱情有没有必要继续

希望你能理解
有些感情并不一定要拥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09
真是不好说,我觉得20几岁的女生还不懂得真正的感情,她们对于男老师的所谓爱大多只是一种好感而已。四年后基于十年后返过头来看,她才会懂得自己的真实的想法。
人生与其说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不如说是一个证明的过程。
其实我也和楼主有相同的烦恼,不过正好反过来了,是不知该怎么拒绝小女孩而又不伤到她。
如果一定要给出个概率,我觉得成功的可能性极低极低,毕竟学校和社会不能认同师生恋
琼瑶的小说《窗外》:江雁容爱上了语文老师,老师由原先的疑惑、拒绝,到后来的接受和投入。但临近高考的学生和已婚的老师之间,注定是一场面临家庭和社会道德非议的恋爱。

日剧《魔女之条件》:女老师未知在凛冽的清晨和一个男生相撞,而这,就是缘分的开始。但两人的相爱遭到了学校、男孩母亲、女老师男友甚至法律的阻碍。
瑞典电影《教室别恋》:37岁的女老师与14岁的男学生,两人完全沉浸在情欲的感官刺激中。
以上是小说和影视剧中演绎的师生恋故事,在当代中国,人们的心理、情感、思维等都承受着社会变化的影响,内心涌动着的情感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短短数年内,一些人已从压抑情感的极端走到放纵情欲的另一个极端。当代青少年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让我一次爱个够”、“跟着感觉走,拉着梦的手”等观念,使他们为爱情不顾一切,当然也就不会计较所爱的对象有无家庭等。
第二,当代中国人的婚恋观不是某种单一思潮的产物,有压抑多年的古老欲望的释放,有西方某些社会观念的移植,也有社会转型的催化作用。当情感与欲望冲破了角色的束缚,学生与老师的身份便不再是障碍。
第三,人们变得急功近利,目的决定着行为,左右着情感,于是就有了为了目的的爱情,师生恋也不例外。
第四,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把自我的幸福感情放到重要位置。
社会的发展注定了我们要重新审视许多事物。师生恋现象有其社会性的一面,也有青少年自身心理发展规律的一面,以下我们从心理、社会两方面来剖析其成因。
首先,恋师现象是青少年性意识、性行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奇特现象,它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但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国外的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性的反感时期;第二阶段,对异性的狂热时期;第三阶段,浪漫的恋爱时期。恋师是向往年长者时期。由于在青少年后期,他们心中的父母形象变得从未有过的渺小,他们的独立意识变得强烈,逃脱家庭、远离父母监护的愿望膨胀,渴望着能重新选择一种活法。但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经验不足,束手无策的感觉萦绕着他们,他们渴望理解与帮助。环顾周围他们发现,与自己朝夕相处,关爱关心自己成长,传道解惑的老师,有阅历,有才华,有智慧,充满成熟之美,很容易地占据了他们的心灵,成为他们崇拜的偶像。于是有一些学生对异性老师产生爱慕之情,执著地追求。在学生已经认为师生恋是违背社会道德时,炽热、痛苦的感情会影响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致不能自拔。
第二,青少年中出现的恋师现象,是恋母或恋父情结的另一种体现方式。人们的社会化过程是由家庭、社会、学校共同来完成的,性格的形成受家庭教育方式、父母的爱抚、家庭氛围的影响深刻,父母的过分溺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心理依赖,没有很好地完成自我成长。他们在潜意识中渴望得到父母般的关爱,对父母的爱很容易转移到关心爱护他的老师身上,并误把它当成一种爱情。
第三,恋生现象的出现,似乎在社会中有违师德。因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地位不平等,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占有变得轻而易举。因为老师在学生心里的地位比较高,老师的形象代表着高尚,老师是成功的化身,一旦老师追求学生,学生有被宠爱的喜悦,能够很快产生反应。另外,人有支配欲望,由于地位的不同,学生处于被支配的位置上,老师易对学生产生同情、占有的心理,于是就可以跨越年龄,冲破角色的规定。如果没有外界的阻力,这种关系就发展为婚姻。在学校中,由于老师恋学生而发展的婚姻成功率比较高。
第2个回答  2007-11-09
控制这种感情,一定要让自己明白,你这种只是迷恋,或是崇拜,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真正的爱情,不可能的事情不要伤人伤己,要理智
过一阵子就好了,时间会淡化一切,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一个小秘密吧,想起那位老师来心里会很温馨,就这样了
以后你会遇到自己真正的爱人的^-^
第3个回答  2007-11-09
“老师他有妻子、孩子。。。
我只是很喜欢,不想天长地久的那种。。。
我不想伤害任何人:”

你忘了吧。
第4个回答  2007-11-09
不能那样,不然你会成为一个可恶的第三者,纸再厚也终有一天会被烧穿的,这虽不是法律问题,但却是一个道德的问题,你应三思啊
第5个回答  2007-11-09
控制你自己的感情,也许你并不是喜欢,而是对他的一种欣赏,而且你老师又是有家室的人,你还是个学生,还有自己的大好前途,忘掉自己的这些想法,找回原本的自己.好好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