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蒂和罗伯特.骚塞相比,谁是小草谁是大树,为什么?

如题所述

夏洛蒂·勃朗特先是“小草”然后是“大树”,因为夏洛蒂·勃朗特一直坚定自己的理想,在骚塞的冷酷回信和自费出版的诗集的打击中,并没有悲观退缩,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且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实现理想的人就可以称为“大树”。
夏洛蒂·勃朗特先是“小草”然后是“大树”,因为夏洛蒂·勃朗特一直坚定自己的理想,在骚塞的冷酷回信和自费出版的诗集的打击中,并没有悲观退缩,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并且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生活中,坚持不懈,勇往直前,最终实现理想的人就可以称为“大树”。
 罗伯特·骚塞是“湖畔派”三诗人中才气较差的一位。他生于布利斯托一个布商家庭, 骚塞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揶揄奚落。
所以,骚塞分明是小草,却无自知之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9
我认为,骚塞是小草,夏洛蒂是大树。小草因为自身高度而限制了视野,但是不是大树却在以后可以看出。
 罗伯特·骚塞是“湖畔派”三诗人中才气较差的一位。他生于布利斯托一个布商家庭, 骚塞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揶揄奚落。
所以,骚塞分明是小草,却无自知之明。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10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一度被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认为是“小草”,而不“(大树)”。罗伯特骚塞所指的“不是妇女的事业”指的是(文学)。而夏洛蒂勃朗特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

被人称为“(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他具有(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他的科学著作是《时间简史》。 回答者: horse饼干 | 一级 | 2011-9-27 17:39
罗伯特·骚塞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罗伯特·骚塞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1774-1843) 英国桂冠诗人,湖畔派诗人之一。“消极浪漫主义”诗人,诗人曾一度激进,后反对法国革命,于1813年被国王封为桂冠诗人。

目录

人物生平
关于“湖畔派”
名人身世
成就
个人作品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罗伯特·骚塞(Robert Southey ,1774–1843年),英国作家。与沃兹沃斯和柯勒律治并称三大“湖畔派诗人”。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带领下,民谣体式得以复兴。他尝试使用无韵的不规则诗句,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自由诗体运动的先行者。从1813年到过世,他一直担任“桂冠诗人”一职。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第二年春天,罗伯特打击了夏洛蒂的信心,并劝她退出文学的道路。
编辑本段关于“湖畔派”
  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他们远离城市隐居湖区,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以此来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华兹华斯(湖畔派中成就最高): 《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编辑本段名人身世
  他生于布利斯托一个布商家庭,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揶揄奚落。
编辑本段成就
  骚塞写过几首富有东方色彩和异国情调的叙事长诗,也写一些中古风格的歌谣以抒怀咏志的短诗。前者虽有浪漫主义激情和冒险情节,但显得冗长拖沓、矫揉造作;后总体成就也不高,但有少量几首尚可一读。   骚塞的著名短诗有《布伦海姆之战》、《不再与死人为伍》和《因尺角之石》。除《纳尔逊传》(1813年)外,他还撰写随笔和历史。儿童故事《三只小熊》就取自其长达七卷的杂记作品《医生》(The Doctor)(1834–47年)。[1]
编辑本段个人作品
  书斋咏怀   我的岁月尽同死者盘桓;   当我举目向四周观看,   无论把目光投向哪里,   都会遇到已逝的先贤;   他们是我忠实的朋友,   我天天同他们倾心交谈。   我曾与他们同享喜悦,   也曾与他们共遣忧愁;   每当我想起在我生活中   他们给了我多少感受,   我常常为了感激涕零,   泪水在沉思中夺眶而流。   我的思相和死者在一起,   一起生活在遥远的年代里,   我爱他们的品德也责其错误;   和他们同怀希望和忧虑;   我在他们的遗训中孜孜以求,   把得来的启示在心中铭记。   我的希望也在这些死者身上;   不久我也将去到他们的地方,   我们将一起结伴而行,   向着无穷的未来奔波远航;   我想我也会在此留下一个名字,   这名字永远不会随尘土消亡。   布连海姆战役之后   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   老卡斯帕尔已把活干完,   他静坐在夕阳的余晖里,   静坐在自己屋舍的门前;   他的小孙女威勒玛茵,   嬉戏在草地上,在他身边。   她看见她的哥哥皮特金,   滚动着一件东西又大又圆,   那是他在游玩时捡来的,   在离家不远的那条小河边;   老人走上前来想问个仔细,   是什么东西这么又光又细。   老人将那东西拿在手里,   孩子站在一旁满目惊疑;   老人看后不禁摇了摇头,   接着又发出深沉的叹息:   “这是一个可怜人的骷髅,   他死于那次伟大的战役。”   “我在菜园里也发现过骷髅,   它们在这儿可不算希奇;   当我在田里耕地的时候,   犁头常把它们从土中翻起。   因为曾有几千名战士呵,   都死于那次伟大的胜利。”   “告诉我们那是怎么回事情,”   小皮特金忙问爷爷发问;   威勒玛茵也仰起了小脸,   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   “告诉我们那次战争的事吧,   和他们干吗要打仗的原因。”   “在那次战役中,英国人   把法国人打得溃不成军;   但他们究竟为啥要打仗,   我也搞不明白说不清。   但大家都说,”老人讲道,   “那次战役真是赫赫有名。”   “我父亲那时住在布连海姆,   在离这小河不远的地方;   他们一把火烧了他的房子,   逼得他只好逃奔他乡:   他携妻带子到处去飘流,   难以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   “火和剑蹂躏着这里的一切,   举目四望到处一片荒凉;   有多少母亲和新生的婴儿,   在那次战火中悲惨地死亡:   但你们知道,在每次著名的   战役中,都会有这样的景象。”   “据说当我们赢得了胜利,   战场的景象实令人神伤;   几千具尸首满地狼藉,   发烂发臭曝晒着骄阳:   但你们知道,在每次著名的   战役中,都会有这样的景象。”   “马尔勃罗公爵却倍受颂扬,   尤金亲王也赢得了荣誉;”   “但这是多么残忍的事呵!”   小威勒玛茵的打断了他的话题;   “可是,可是……我的小孙女,   那是一次著名的战役。”   “人人都对公爵大加颂扬,   是他赢得了这伟大的胜利。”   “但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小皮特金又打断了他的话题:——   “这我也说不清,”老人喃喃自语,
第3个回答  2011-09-27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一度被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认为是“小草”,而不“(大树)”。罗伯特骚塞所指的“不是妇女的事业”指的是(文学)。而夏洛蒂勃朗特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

被人称为“(宇宙之王)”的史蒂芬霍金是一位非凡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生活强者。他具有(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他的科学著作是《时间简史》。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10-08
夏洛蒂是大树,因为她“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