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孙传庭、袁崇焕、杨嗣昌、孙承宗,这几个人,哪个最厉害?

如题所述

1.卢象升:猛将一个,作战十分勇猛,立下多次军功。农民起义军闻之变色,望风而逃,送他绰号“卢阎王”。而且卢象升为人正直,不谄媚,对皇帝忠心耿耿。然遇到主和的太监高起潜监军后,卢象升就处处受掣肘。在同清军的激烈战斗中,关键时刻,高起潜做壁上观,拒不发援兵,导致卢象升兵败力竭战死。
2.孙传庭:是明末最著名的军事家之一,打过许多出色的硬仗,尤其是在镇压流寇的战斗中,将寇首闯王高迎祥生擒活拿,立下显赫军功。在明朝仅有的能打硬仗的几员大将相继阵亡或投降清军之后,孙传庭成为明末不可或缺的军事将才。由于崇祯帝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在军事上没有充分准备好的情况下逼迫孙传庭率新募之兵强势出击已成气候的闯王李自成军,结果在柿园一役遭到大败。随后在固守潼关的战斗中,孙传庭战死。
孙传庭战死后,明朝再也没有可以依赖的将军了。故清史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我认为,这是对孙传庭一生极高的评价。
3.袁崇焕:也是明末著名将领之一,善打硬仗。曾率2万人孤守关外,击退清军10 万人围攻,努尔哈赤据说在攻城时中炮而亡,史称“宁远大捷”。但是袁崇焕在历史上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1629年清皇太极率大军兵临北京城下,袁崇焕率军驰援,有人说他通敌求和,畏敌不战;有人说他同清军发生多次激烈战斗,逼迫清军撤围。后被崇祯帝下狱,受剐刑。
4.杨嗣昌:有些军事能力,在同农民军的战斗中胜败都有,后期败仗多些。嫉贤妒能,对孙传庭打压,致使孙被崇祯帝下狱三年。就在孙传庭下狱的三年中,杨嗣昌指挥的镇压起义军的战斗一再失利,致使原来被孙传庭打得抬不起头来只敢躲在深山老林里啃野菜和树皮过日子的李自成农民军迅速发展壮大到几十万人,而局势一发不可收拾。
5.孙承宗:明末杰出的战略家。在明朝对后金(清)的显著恶化局势中,帝师孙承宗出场了。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辽东经略王在晋去职,他自请督师,诏以原官督山海关及蓟、辽、天津、登、莱诸处军备。他在官四年,面对后金凌厉的攻击,提出“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的战略主张。主持修复宁远等大城九,堡四十五,练兵十一万,拓地四百里,开屯五千顷。后金按兵不敢动。承宗功既高,又不附权阉魏忠贤,遂遭诬陷去职。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兵入大安口,取遵化,遂诏承宗以原官兼兵部尚书守通州。后移镇山海关,收复永平、迁安、滦州、遵化等地。四年引疾归里。十一年清兵深入内地,攻高阳,承宗率家人拒守,城破被俘,拒降,从容就义。
综上所述,在这5人中,最厉害的恐怕要论孙承宗莫属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1-11
南明为袁崇焕平反是现代广东人伪造的,他们还伪造张家玉的诗,说崇祯为袁崇焕平过反。袁崇焕的功都是后世满族学者编造出来的,现在满人在学术界的影响力非常巨大。关于后金要求袁崇焕杀毛文龙的记载除了清修《明史》之外可谓比比皆是,但是现在有关部门不允许宣传,谁说就属于犯错误。根据明朝史书的记载,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皇太极提出的议和条件,二是毛文龙破坏议和。 “建虏以扼其背,甚忌之。阴通款崇焕,求杀文龙。而崇焕中其计不觉也,惜哉。” ——《国椎·卷九十》 译文:满清因为毛文龙扼住其要害,非常害怕他,所以与袁崇焕暗中议和,请求杀害毛文龙。袁崇焕中了满人的计策还自己不觉得。真是可惜啊。 这个是说杀毛文龙是满清方面的议和条件的。 ============================================== “崇焕自出都门至宁远,专主款;於宁远捷后,即令番僧往清军中唁问,意欲议和。会罢归,未就。迨再出,陛见日,许上五年复辽;既而惧上责效,欲复修款议。恶文龙扰之,乃决计斩文龙……” ——《崇祯实录·卷二》 译文:袁崇焕到了宁远,一心议和,宁远获胜以后,就派喇嘛去清军中吊丧,想和清军议和。因为被撤职,没有成功。复出以后,对皇上夸口五年还辽,后来又害怕皇上责问,想重新议和,害怕毛文龙破坏议和,所以决定杀了他。 这个是说毛文龙破坏议和的。 ================================================== “先是降将李永芳,献策於大清主曰:兵入中国,恐文龙截后,须通书崇焕,使杀文龙,佯许还辽。大清主从之。崇焕答书密允,复以告病回籍,乃寝。至是,再任,思杀文龙,则辽可得。” ——《明季北略·卷四》 译文:降将李永芳鲜计策给努尔哈赤:“大兵入侵中原,肯怕毛文龙要抄后路,所以要通书袁崇焕,让他把毛文龙杀掉,假装答应归还辽东作为条件。”努尔哈赤采用这个计策,袁崇焕回书答应了,后来因为免职回家,阴谋没有得逞。等到复出后,想杀了毛文龙,就可以得到辽东了。 这个是说杀毛文龙是满清方面的议和条件的。 ================================================= “初,天启间,崇焕抚辽东,遣喇嘛僧馏南木座往建州主款,会罢归,未就。至是再出,无以塞五年平辽之命,乃复为讲款计。建州曰:‘果尔,其以文龙头来。’崇焕信之,且恐文龙泄其款计,遂身入岛诱文龙至……以尚方剑斩之。”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毛帅东江》 译文:天启年间,袁崇焕担任辽东巡抚,派喇嘛去满清议和,因为被免职,没有成功。等到复出以后,没有办法实现“五年平辽”的大话,于是重新议和。满清方面说“你真的要议和,就拿毛文龙的头来”,袁崇焕答应了,同时又害怕毛文龙破坏议和,就去双岛把毛文龙杀了。 这个同时指出了两个原因:一是满清提出要杀毛文龙,二是毛文龙破坏议和。 ================================================ “督师袁崇焕事,适当女直主(努尔哈赤)病死,崇焕差番僧喇嘛镏南木座往吊,谋以岁币议和。女直许之,乃曰:‘无以为信,其函毛文龙首来。’” ——《石匮书后集·毛文龙列传》 译文:袁崇焕在努尔哈赤病死以后,派喇嘛吊唁,顺便以岁币议和,满清方面答应了,并回应说“如果要我们相信你议和的诚意,就把毛文龙的头拿来”。 这个是说杀毛文龙是满清方面的议和条件的。 ============================================= “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 ——黄宗羲《弘光实录抄》转引自全家殉国的民族英雄徐石麒疏 译文:袁崇焕表面主战,暗中议和,甚至杀掉毛文龙以换取满清的信任。后来崇祯不许议和,袁崇焕就劝说满清入关逼迫朝廷议和,但是约定清军不许越过蓟门(他也只是想吓唬朝廷,并非存心招寇)。清军到了以后,袁崇焕拿出牛肉和酒来招待他们。但到了晚上,清军突然违反了约定,越过蓟门,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反而落在后面。 这个是说杀毛文龙是满清方面的议和条件的。 ================================================ “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故至东江,即杀文龙,示信以就款局。瞰上弗之许,遂嗾敌阑入胁款,仍戎以无得过蓟州一步。己巳冬,东兵至,崇焕牛酒相慰劳。夜半,倏渝盟,拔骑突薄都门。” ——林时对《荷牐丛谈》 译文:袁崇焕表面主战,暗中议和。所以去东江,马上杀了毛文龙,向满清表示诚信,以促使议和成功。看到崇祯不许议和,就劝说敌人入关逼朝廷议和,但要求他们不要越过蓟州一线。己巳年冬天,清军来了,袁崇焕拿出牛肉和酒慰劳清军。到了半夜,清军突然违反了约定(指不越过蓟州一线),拔营而起,直扑北京。 这个是说杀毛文龙是满清方面的议和条件的。 =========================================================== 不过,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大兴文字狱,亲自为袁崇焕平反,将对袁崇焕不利的明朝史书全部烧毁。一些汉人先民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保存下来一些明朝史书,一些汉人先民带着史书流亡日本,好比朱舜水先生那样(朱舜水先生也认为袁崇焕卖国,在《朱舜水文集》中有“贼臣杨镐、袁崇焕前后卖国”的记载),所以我们今天有幸了解到一个和满清史书记载不一样的明末,和满清史书记载不一样的袁崇焕。 然而乾隆皇帝亲自为袁崇焕平反以后,满清官方指出袁崇焕杀毛文龙的原因是毛文龙通敌卖国,死有余辜,袁崇焕将之除去是爱国义举。清朝末年,保皇党人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了对抗革命党人风起云涌的反清义举,将袁崇焕推到民族英雄的高度,并用袁的所谓“枉死”来证明清朝取代明朝的合法性,为保存满清统治作最后努力。这时候,梁启超就在《袁督师传》中说毛文龙是大汉奸,袁崇焕赤心为国,不过他没有提出证据,留下遗憾。后来,满清遗老陈寅恪利用搜检故宫档案的机会,制造出毛文龙的“通敌书信”共七封,来印证梁启超的话,也就是后人在《满文老档》中见到的七封书信。不过,陈寅恪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曾经自承满清遗老。同时这七封通敌书信语序颠倒,错乱不已,竟然有写于毛文龙死后的,近代多有学者指出其系伪造。但阎崇年、金庸等学者坚持其可信性,并坚持认为袁崇焕忠君爱国,毛文龙通敌卖国。
第2个回答  2011-10-07
你们没读过史书吗,你去看看《明朝那些事儿》,孙承宗是民族英雄,袁崇焕是个二流人物(但他也是为了大明的天下),杨嗣昌卢象升都是大明的英雄,孙传庭是大明的最后的猛人!
第3个回答  2011-09-30
卢象升不用解释,袁崇焕、杨嗣昌两个太有争议了(明末三活宝袁崇焕、杨嗣昌、朱由检),孙传庭复出私自斩杀贺人龙有污点,孙承宗不管打战的至于在他手下建立起来的关宁军从不打胜战哦不应该是”热爱和平“
第4个回答  2011-09-30
力挺袁崇焕!民族英雄、明朝抗清大英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