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他母亲叫什么

是他母亲的名字= = 急!!!

浙江海宁查氏

漫长的旧中国,女子多半没有名字,即便有名字,也要在女子长到十六岁或者到结婚的时候,在女子的家中为女子行及笄礼,才为女子取一个字以方便称呼;女子嫁到男方家以后就不再用这个字称呼,而是在男方的姓后加上女方的姓最后加个氏来称呼,例如王张氏。

邹韬奋的母亲浙江海宁查氏,出身于一个破落衰败的大家庭,家中光景比较惨淡,但比一般的佃农要强得多;由于她在家排行老六,所以人们通称她为“十六小姐”,或者通俗地说,人们只知道她是查氏家族的“千金小姐”。她15岁出嫁到邹家,16岁生下邹韬奋。

而此时的邹家,相对于查氏的家庭来说,要风光得多,和谐得多,喜庆得多,富裕得多。那是因为祖父邹舒宇此时被朝廷正式委任为永安知县。孙子降临,自己升迁,族人祝贺,祖父喜不自禁,于是以《邹氏家谱》中的“满玉隆有,文泗律宇,国恩嘉庆,人寿年丰”四言诗的宗中辈份次序,给邹韬奋取名邹恩润,乳名荫书。“韬奋”是作者38岁时首次使用的笔名,后逐渐取代原名,成为作者对外正式使用的名字。

作为当地的一个名门望族,人们都尊称邹韬奋的母亲为“十四少奶”和“太太”,直到她因患肺病长期躺在病榻上,29岁离开人间。临终前,她把6个孩子一一叫到身边,含泪嘱咐,十分放心不下,让人唏嘘慨叹,潸然泪下。

邹韬奋的母亲是一位聪明、贤慧、勤劳、慈祥的妇女,她知书达理,善于勤俭持家,对孩子们非常慈爱。她还喜欢看小说,还能有声有色地讲给别人听。这一切都给幼小的邹韬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早年伤母,同年祖父也离去,作者的父亲邹国珍虽为官员,但一生清贫。原本和谐、幸福的家庭一下子崩塌,穷困潦倒,困苦不堪,邹韬奋就在这样一个没落的旧式大家庭中慢慢成长,饱尝人间冷暖与辛酸。但是母亲查氏却是邹韬奋“生平所见过的最美的一个”,是他记忆中最可爱的人,正如他所说:“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华,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人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具有贡献的分子。”

现在我们可以下结论,邹韬奋不知道母亲的名字,原因就是她一辈子都没有名和字。作者之所以这样写,就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子,几乎无独立身份可言这一畸形状况的深刻谴责和控诉,同时也饱含着作者深深的愧疚。母亲没有丝毫的社会地位,这是母亲的悲剧,更是旧中国广大妇女的悲剧。作者怀念母亲,想到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正是这爱的光辉,温暖、孕育、引领、塑造了作者,最终使得他将对母亲的爱化为对整个民族与人类的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9
查氏。
邹韬奋在《我的母亲》里说: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
作者尚且不知,我们就更不知她的名字了!追问

查氏,早都知道了 = = 要不是老师一定要我们查

追答

只能问她本人了。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0-20
长的旧中国,女子多半没有名字。即便有名字,也要在女子长到十六岁或者是到结婚的时候 ,在女子的家中为女子行及笄礼,同时为女子取一个字以方便称呼,到女子嫁到男方以后就不再称呼这个字,而是男方的姓后加女方的姓最后加个氏,例如王张氏。
也有一些女子既有姓氏,也有闺名。但闺名除了父母、老妈子和丈夫(包括丈夫的父母)以外别人是不知道的。当然这里也有特立,如有权、有势、有学问的人往往会给自己的女儿娶个名字和字。但除了这个女子出名到青史留名的程度在书面上有记载外,名和字也是不为外人所知的。因此造成一个错觉,古代女子没有名字只有姓氏。其实,有没有字不完全取决于性别,而是取决于出身。比如出身好的女人,这类人大部分也是有名有字的(少数除外)。出身书香门第的自不必说,就是商人的女儿们中也不乏知书识礼的人物,有名有字对于她们来说,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出身差的女人,大多无字,甚至无名。
第3个回答  2011-10-12
浙江海宁查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