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作文

如题所述

一、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作文”。

二、把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培养情感,锻炼意志;从说到写,推敲修改,多读勤写。

三、树立大作文观,听、说、读、写有机结合

一要注重审题;二要明确写作目的,立意要新;三是选材要有根据;四要讲究谋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结构;五要注意文章分段,事先列小标题,作文提纲;六要注重文章写法,因文用法;七要妙用语言,用思想调遣语言。

学会五种立意法:以事赞人,直抒胸臆,借物喻理,触景生情,托物言志。

四、作文大目标的逐年级分解: 一年级字词,二年级句子,三年级片断,四年级篇章,五年级综合,六年级提高。

五、实施五项训练

根据认识是作文的核心这一原则,围绕这个发展学生心理机制的核心,扎扎实实地进行了五项训练:

(一)、字词训练。学习掌握大量字词。掌握运用字词的金钥匙: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自己学会的语言及字词知识。

运用“十引说”的方法,把字词学习与说话训练相结合。“十引说”是:1、分析字形;2、利用教具;3、凭图学词;4、组词扩词;5、选词填空;6、词语搭配;7、调整词序;8、触景用词;9、词语分类;10、联词成句。丰富了说话训练内容,使自己积累大量会说会用的字词,为写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句子训练。只要是一个句子,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的人、事、物、景,二是说目的。可有些教师指导学生说一句话时,没有很好凭借图画和事物,认真教学生观察、认识、分析、表达的方法,只是拿出一张图或一事物让学生说写一句话,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写一句话,怎样说写一句话,说写一句什么句型、什么句式的话,导致作文中语调单一、呆板、不活泼生动。可以改让学生凭图、看物、对话、练习说写一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完整的话,四种句型,九种句式的话。学生才会在作文中运用不同句型、句式,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态度、目的。

(三)、段的训练。结合八种段式:以事物发展为序段,时间先后为序段,空间变换为序段,总述、分述结构段,因果段、转折段,递进段,并列段。以此认识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段式,都是记叙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即段的内容,段的中心。它和一句话一样,也是对人、事、物、景的叙述,也是表达一个意思。只不过是把一句话进一步说得更清楚、更深刻。

(四)、篇章训练。篇是由段组成的。通过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通过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四种表达方法,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学会写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

(五)、生活现场训练。采用生活现场训练,更好地体会“从内容入手”写作文。 通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如“确定中心讨论会”、“选材讨论会”、“作文会诊会”、“小诸葛审题会”、“妙用词语比赛会”,从活动中生动具体地学到作文知识与写作文的方法。另外,还可开展各种校内外活动,如跳绳、拔河、踢毽、球类、背书比赛,从而学会如何写比赛作文;开展校内外义务劳动,学会如何写劳动场面;举行诗歌朗诵、讲演会,学会如何写会议场面及会议上的见闻;通过参观访问,浏览名胜古迹,学会如何写参观访问记、游记。学习观察方法,留心周围的事物、事件,“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通过现场生活作文,进一步认识到:生活是作文的沃土。从而学会写真事、抒真情,陶冶真、善、美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文风。

实行“互评互改”,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学生作文写好后,组织在小组内讲评。先学习别人作文的优点,再用批评的眼光互相指出作文中的缺点,并指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重新再写,从而使学生每写一篇都有收获。

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

“写诚实的自己的话”是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的。旨在营造“自主”作文的五彩世界。所谓“自主”就是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让学生无拘无束的思想,自由自在的写作。“自主”作文就是“言为心声”,率性而为,展现自我的风采,体现鲜明的个性。

应当脱离作文教学的陈旧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写作,褪去矫揉造作、模仿穿凿,赋予其鲜活的想象力,丰富的创造力,等待收获的将是缤纷的色彩,清新的果实和勃勃的生机。

写作时,课堂上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文思枯竭,三言两语就把要说的倾倒完了,干干瘪瘪;有的学生却思绪绵绵,脑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澜起伏,笔下洋洋洒洒。究其原因,与写作材料充足与否当然有密切关系,然而,切不可忽视另一重要因素,即想象力发挥得如何。

根据近代脑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脑可分为四个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断部位、储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数人而言,前三个部位注意开发,想象部位比较忽视。据研究测试,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潜力很大。学写作,就要重视想象力的发展。人们说,科学是从想象开始的,如果人们不幻想能像乌一样飞,像鱼一样游,哪来今日的飞机、潜艇?写文章也一样,发挥想象力,让思想插上双翅飞翔,就能上下求索,神游八荒,获得十分丰富的写作材料。

开展想象应选择不定向的、跳跃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联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地说,人们思考问题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规、一定的角度进行,思维的范围比较窄,而想象却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开来想,思维充分发散。思维发散,头脑中就能形成许多从来没见过的事物形象,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

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小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的事,通篇都是“开心”,没有别的形容词;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正确是“小丽的课本掉了”)。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小学作文:看图作文最容易

窍门:依照个别的图片造句,然后将个别图片的造句串连起来,加上一些连贯词汇、描写和形容词等,便能达到基本要求。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 应多加练习。

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那么学作文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峰幂爱蜜为你解答,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04
一紧:要紧靠题旨
  历年低分作文中,跑题是作文失败的首要原因。作文作为考察考生认识水平,语言使用规范程度,修辞能力的综合体现,最主要的是考生要按照出题人的意思来表现自己。而跑题的考生就是草草分析出题人的题旨,轻易下笔,结果离题千里,实在可惜。
  也有的考生,订立题目的时候,对作文的题旨把握的较准,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提醒和控制力,于是话题越写越远,最终将作文写的走了型,这种考生更为可惜。
  作文写跑题的原因还很多,在这里不便枚举,那么如何才能使作文不跑题呢,成考名师认为,作文要切中题旨,就要:
  1.认真分析作文要求,切勿草草下笔。
  分析作文材料,归纳作文题旨很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作文写作的成败,因此提醒广大考生在开始写作文之前,一定要认真分析作文材料,准确的理出作文的题旨,并通过升华达到一定的立意层次。
  2.按照题旨勾勒出作文的一个纲要。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作文的提纲是防止在写做过程跑题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另外,考生在写作的时候,心中一定要有这个大纲,严格按照这个大纲来写作,记住在恰当的时刻进行题旨的回归,即点题。
  3.初步制定论点
  若将作文大纲比作一座房子的外形,那么论点就是支撑房屋的柱梁。在制定大纲的时候,考生可以很快的写出自己的论点,并使这些论点和题旨相互照应,这样进一步防止跑题。
  二准:论点要准,例证更要准
  论点是作文的最重要的支持力,准确的论点保持了和题旨一致的方向,而且进一步支持了作文整片的观点。准确的论点就好比房屋的栋梁,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论点,就好比歪扭的椽梁,如果房屋用这样的材料来搭建,实在是经不起风雨的考研。
  例证要准也要狠
  例证是支持作文观点最小的语句单位,准确的例证不但能有力的支持论点,而且能起到丰富作文的妙用,因此考生在选择例证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要保证举例的准确度。
  例证要狠的意思是要多举例,举好的例子。
  三广泛:写作思路要“宽泛”,修辞手法运用要广泛、句式使用要活泛
  1. 写作思路要“宽泛”
  “宽泛”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词,而是特别强调思路要宽阔的意思。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要学会发散思维,要懂得曲径通幽处的妙处。发散不开的作文,就像一把干巴巴的稻草,评卷老师看了肯定觉得索然无味。发散思维的要旨就是要求考生要学会联想,想象,来展开文章的宽度,形成“文内有丘壑”的局面,当然想象和联想要有可比性,想象要恰当。
  2. 修辞手法运用要广泛
  修辞是美化文章,体现作者语文修养的最根本的表现形式。缺乏修辞的文章,就像一潭平静的死水,而修辞对于作文就如风至于湖面,好的修辞,能使作文甘之若醴。在修辞手法的选择上也不要局限与一种,选择面可以适当的宽一些,这样会是作文“有滋有味”
  3. 语句长短要活泛
  整齐一致有时候是一种美,但是如果这种美被运用到语句的使用上,却成为了作文的一种缺陷,好的作文是长短句结合,反问句,祈使句并用的作文。我们提醒广大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要适当学会变换句式,且勿死板到底。
  庄子在其《逍遥游》北冥有鱼中有一段对话:“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是鲲告诫蜩与学鸠(两种小鸟)做大事的道理,即要做大事就要早早做准备,在这里和广大考生分享这句话,希望大家能够重在行动,注意积累知识,最后才能在考试中能“绝云气”,一飞冲天
第2个回答  2020-01-05
第3个回答  2011-10-03
写作文一定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一定要有逻辑性!如果有能力,尽量多运用一些优美的句子,千万不能强加乱套,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