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七上课文的主要内容

如题所述

朱自清的《春》——七上课文的主要内容:《春》一文中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美和希望,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扩展资料: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9-11
《春》一文中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美和希望,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春》一文中表达了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美和希望,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和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文章是按“盼春”—“绘春”—“赞春”来写的,表达出人们对春天的盼望和兴奋喜悦的心情,赞美春天,点出了春天的特点:新、美、健。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准确、生动地描绘,抒发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9-11
一、盼春(1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

“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的强烈感情。

“脚步近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宣告春天将到的喜悦心情。

作用: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二、绘春(2~7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刚睡醒”: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景象。 →(总体轮廓)

第三自然段:春草图(草报春)

(1)“偷偷的”拟人的修辞手法,形容它不知不觉地出现,生动地表现春草的活力。

(2)“钻”字既表现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表现了春草顽强的生命力。

(3)“嫩嫩的”写出了小草柔软鲜嫩的特点。

(4)“绿绿的”强调小草的颜色,突出春草“新”的特点。

春草的特点:嫩、绿、多、软

角度:由景到人

草:钻、嫩、绿、多、软

人:坐、躺、踢、捉、跑

写法:正面与侧面相结合。

写孩子活动的作用:通过小孩在草地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春草图着力描写春草勃发的景象。

第四自然段:春花图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百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情景。三个分句不能颠倒,因为分别对应前面的桃树、杏树、梨树。

(3)“像眼睛,像星星”不仅写出铺满原野的野花之多,也写出了野花的细小和明艳。

(4)“眨呀眨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野花在原野上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明艳色彩,用想象的手法写出了野花在原野上的情态。

(5)“闹”能否换为“叫”:不能。因为蜜蜂的嗡嗡声音不是从嘴巴里叫出来的,而是振动翅膀发出来的声音,所以不能用“叫”。“闹”字不仅写出了蜜蜂的声音,还呈现了一派热闹喧腾的热闹景象,也写出了春天万物生机勃勃。

蜜蜂和蝴蝶的作用:侧面衬托春花的竞相开放、万紫千红。

春花的特点:多、艳、甜

写作顺序(角度):由高到低。

写法:虚(仿佛)实结合。

多感官描写:视觉、嗅觉、听觉。

春花图着力描写春花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景象。

第五自然段:春风图(风唱春)

(1)“吹面不寒┈┈抚摸着你”运用拟人、引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春风的轻柔、温暖的特点。 (抚摸→触觉)

触觉:写出了春风的温暖柔和。

“风里带来些┈┈酝酿”:嗅觉和味觉,写出了春风的芬芳气息。

“鸟儿将┈┈地响”:视觉,写出了春风的柔和、悦耳。

春风图着力描写春风柔和和悦耳芳香的景象。

“呼朋引伴┈┈”:拟人修辞手法

第六自然段:春雨图(雨润图)

(1)“像牛毛”写出了春雨的多和细密。(比喻)

“像花针”写出了春雨的明亮和闪烁。(比喻)

“像细丝”写出了春雨的柔和绵长。(比喻)

三个比喻都是形容春雨的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通过印象的叠加,强化表达效果。

(2)“一层薄烟”形象地写出春雨细密迷蒙,轻盈的景象。

春雨特点:细密、轻盈

角度(顺序):由物到人,由近到远。

写法:动静结合。

(3)写雨中的乡村,行人,农民的作用:侧面描写,烘托了春雨中安静祥和的气氛。

(4)“他们的草屋┈静默着”:用拟人的手法烘托乡村的安静和祥和。

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迷蒙的安静和平的景象。

第七自然段:迎春图(人迎春)

(1)写人的作用:由景及人,从天上的风筝写到地上的孩子,蜗居在屋子里一冬的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春到人欢,“舒舒筋骨”“抖擞精神”春天充满着希望。

(2)“一年之计在于春”:引用俗语,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时机辛勤劳作,人们热爱劳动,积极向上,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三、颂春(8~10三个自然段)

三个比喻句以人为喻体,春天为本体,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别排列,先后有序。这三个句子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形象地点明了春天新美少的特点,热情赞美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揭示了春天不可遏制的创作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总结中心:《春》描绘了春回大地,诗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赞美春天的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体裁:写景抒情散文。
第4个回答  2011-10-03
兄弟保重,我也不知道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