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役登记有什么用

如题所述

年满18岁,去了当地机关进行了兵役登记的证明。只要登过记的,不管是否符合当兵条件,合格不合格都会给你颁发该登记证。是我国现在证明你去参加义务兵役登记的一个证明吧了。登记了,还没通过了兵役体检呢。所以跟当不当兵没一点关系。只是你的资料在当地机关那有登记了。具体当兵事宜还要通过体检通过,最后通知你才去。

这张纸几乎没用,目前据说只有北京户籍大一的男生入学,校方要求需提交《兵役登记证》(实际也没查的不严,本来的意图是防止满十八岁的人不去兵役站登记,但现在是许多人甚至花钱挤破头想服兵役,所以这个连敲门砖都算不上的比登记证根本就没用),其他根本就没有要这登记证的用途了。
兵役登记的要求有九类:一是应征,二是缓征,三是免征,四是不征,五是拒征,六是已征,七是转服预备役,八是免服预备役,九是不服预备役。
(1)应征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确定符合征集条件的适龄公民。
(2)缓征是指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适龄公民。
(3)免征是指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残疾、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征集的适龄公民。
(4)不征是指被羁押或者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适龄公民。
(5)拒征是指经过教育仍拒绝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或者被确定为符合征集条件而拒绝参加体格检查和应征入伍的适龄公民。
(6)已征是指当年被征集入伍的对象。
(7)转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8)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9)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不符合服预备役政治条件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6-15

兵役登记的原因:

适龄男青年进行兵役登记是应尽的义务,如果年满18周岁没有进行兵役登记,将会影响到升学就业等多项大事。

拒绝兵役登记的后果:

1.性适龄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县级以上兵役机关会同同级政府相关部门,可处以罚款,并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或者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两年内不得出国(境)或者升学。

2.绝、逃避兵役登记属严重失信行为,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对拒不履行兵役义务行为,实施限制购买不动产、贷款、乘坐飞机与高等级列车等综合性约束惩戒。

3.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阻挠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或者有其他妨害兵役工作行为的,县级以上兵役机关会同同级政府相关部门,可处以罚款;对单位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予以处罚。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2个回答  2017-06-22

【兵役登记】是适龄青年的普遍性登记,凡有服兵役义务的青年都应当登记,是一种情况的调查。进行兵役登记,就能够更好的让有关部门了解和掌握国家适龄青年的具体情况,以便国家掌握兵员潜力、应对可能的紧急状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

当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履行兵役登记义务。当年12月31日以前年满17岁未满18岁的男性高中(含中专、职高、技校)毕业生,本人自愿应征的,也可进行登记报名。

参加兵役登记是法律赋予每个适龄男性公民应尽的光荣义务和神圣责任,带有一定强制性。无论参不参军,适龄男性公民都应按时进行登记或核验,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兵役登记只针对适龄男青年。

女青年无论想不想参军都不用进行兵役登记,如果想参军直接报名即可。

每年兵役登记时间:1月1日 至 6月30日。

初次参加兵役登记的适龄公民应根据兵役登记通告的要求,凭《兵役登记通知书》、学历证书、身份证、户口簿,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通知书指定的地点参加兵役登记,接受兵役机关组织的身体目测、政治初审和年龄、文化初核;已参加过兵役登记的适龄公民每年应到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设立的兵役登记站依法参加复审;适龄公民兵役登记后,因就学、就业、户籍发生变动时,应及时到乡镇、街道武装部办理兵役登记转移手续;适龄公民因其它原因未能参加兵役登记的,应及时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机关办理补办手续。

兵役登记和报名应征有什么不同?

兵役登记,是适龄青年的普遍性登记,凡有服兵役义务的青年都应当登记,是一种情况的调查;而报名,则是应服役青年正式报名去当兵。登记了,就让有关部门知道或掌握了你的情况,到征兵工作开始,你还要经过报名、体检、政审等一系列程序环节,最后经审批通过,才能正式当上兵。如果只进行兵役登记,今年不想参军,在网上兵役登记时选择“只进行兵役登记,申请2017年度缓征”即可。

不履行兵役登记加强惩戒措施

《办法》对不履行兵役登记的行为明确了惩治措施,符合兵役登记条件的男性公民拒绝、逃避兵役登记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强制其参加兵役登记,并依据《兵役法》和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兵役登记有什么具体程序?

适龄青年自行登录“全国征兵网”经过实名注册后,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即可进行登记,登记后下载打印《男性公民兵役登记/应征报名表》,并携带户口簿、身份证、毕(肄)业证(学历证明)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

普通高校在校生可在学校所在地兵役登记站进行现场确认或核验。各乡镇、街道和高校一般都会设立固定兵役登记站,接收适龄男性青年登记表格,并为不方便上网的适龄青年提供网上登记、报名、打印表格等服务。

兵役机关将根据现场目测初审情况和本人入伍意愿,依法作出应征、缓征、免征、不得征集等结论,经审批备案后,在兵役登记结束20日内发给本人《公民兵役证》。

从今年起,兵役机关会根据公安部门提供的本地区适龄公民的名单和个人基本信息,对兵役登记情况进行全面筛查,将拒不履行兵役登记义务的适龄青年名单抄告有关部门,纳入个人信用记录。

登记遇到这些问题怎么办?

一种情况是以往没有参加过兵役登记,注册登录后提示该身份证号码已参加过往年度兵役登记,请联系本人常住户口所在乡镇、街道或高校武装部,获取登录帐号和密码,登录后查看兵役登记相关信息,学历等信息有变化的可进行修改。

另一种情况是去年本人进行了兵役登记,现在忘了帐号或密码的,或者是登记时姓名、身份证填错的,可持身份证到所在乡镇、街道、高校武装部或县级征兵办协助修改。特别提醒:每个适龄青年对应的身份证号码只需登记一次,往年已进行过兵役登记的,只需登录核验信息即可,无需再重新注册登记,一个手机号码只能注册一次。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说明你年满18岁,去了当地机关进行了兵役登记的证明。

只要登过记的,不管是否符合当兵条件,合格不合格都会给你颁发该登记证。是我国现在证明你去参加义务兵役登记的一个证明吧了。。登记了,还没通过了兵役体检呢。所以跟当不当兵没一点关系。。只是你的资料在当地机关那有登记了。。具体当兵事宜还要通过体检通过,最后通知你才去。。
这张纸几乎没用,目前据说只有北京户籍大一的男生入学,校方要求需提交《兵役登记证》(实际也没查的不严,本来的意图是防止满十八岁的人不去兵役站登记,但现在是许多人甚至花钱挤破头想服兵役,所以这个连敲门砖都算不上的比登记证根本就没用),其他根本就没有要这登记证的用途了。

直接就可以扔了。。
满意请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3-30

年满18岁,去了当地机关进行了兵役登记的证明。只要登过记的,不管是否符合当兵条件,合格不合格都会给你颁发该登记证。是我国现在证明你去参加义务兵役登记的一个证明吧了。登记了,还没通过了兵役体检呢。所以跟当不当兵没一点关系。只是你的资料在当地机关那有登记了。具体当兵事宜还要通过体检通过,最后通知你才去。


这张纸几乎没用,目前据说只有北京户籍大一的男生入学,校方要求需提交《兵役登记证》(实际也没查的不严,本来的意图是防止满十八岁的人不去兵役站登记,但现在是许多人甚至花钱挤破头想服兵役,所以这个连敲门砖都算不上的比登记证根本就没用),其他根本就没有要这登记证的用途了。

兵役登记的要求有九类:一是应征,二是缓征,三是免征,四是不征,五是拒征,六是已征,七是转服预备役,八是免服预备役,九是不服预备役。

(1)应征是指经兵役登记初步确定符合征集条件的适龄公民。

(2)缓征是指在全日制学校就学的学生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适龄公民。

(3)免征是指有严重生理缺陷或者残疾、有其他严重传染性疾病不宜征集的适龄公民。

(4)不征是指被羁押或者正在受侦查、起诉、审判的或者被判处徒刑、拘役、管制正在服刑的以及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适龄公民。

(5)拒征是指经过教育仍拒绝参加兵役登记、领取兵役证或者被确定为符合征集条件而拒绝参加体格检查和应征入伍的适龄公民。

(6)已征是指当年被征集入伍的对象。

(7)转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8)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因身体原因不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

(9)不服预备役是指22周岁的适龄公民未被征集又不符合服预备役政治条件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