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佛经

最近想读佛经,在网上查了一下,我看有人说不一定非得洗澡才能去念经,只要不躺着就行。就是说,只要心诚,随时随地读一段都可以。有些人说必须洗澡,跪拜读,有些则没那么讲究。我也搞不清楚哪个对?有些还说不能吃肉,我想问一下读佛经的正确方式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情是什么?多谢。

印光大师法语:读经须知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祈缁素大德,于观览经文之时,必须仔细思量,对于三藏圣教灵文,恭敬与不恭敬之福罪为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1
保甯勇禅师看经警策文:
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身、口、意业。
一、端正身体、调正坐姿,如对圣容(诸佛菩萨);则身业净。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一切不想,专心读经);则意业净。
内心既寂,外境俱捐;(外面的事情全舍去)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理法(可以从理、法上研究,弄通、弄懂以后)。可谓水澄珠滢,云散月明(就像水清了,宝珠显现;乌云散开,光明照亮心间;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您明白了,受到了极大的利益)。
义海涌于胸襟(得到了真理),智狱凝于耳目(得到了禅定)。辄莫容易,实非小缘。 心法双忘,自、他俱(都)利。若(如)能如是,真报佛恩。

多念“地藏王菩萨本愿经”。1.您很诚恳至心读诵是感应的条件,每天坚持定会有感应(地藏王菩萨邦您解决问题);但不应求感应神通从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
2.如中断一品中可重读或略想已读内容,目的是思维义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维义理接住连续。
3.每一品的名称要读,是经品的中心要点。
4.念完后要回向正确的回向顺序:从小到大,由自向他;1先回向自己、在世亲人、同修;2历代六亲眷属;3回向给冤亲债主(那些自己曾经伤害过的人,为他们祈福,求得他们原谅);4回向法界。
5随心。读经过程注意随文入观,解经义理。 念前按经文提示,念香赞、开经偈、本师圣号等。念时观想地藏王菩萨在你座上方,观想你和家人还有过世的怨亲债主在菩萨坐下念地藏王菩萨经,一节念完,才可以休息一下继续念下节,不能中间停止,这样直到念完整部经,再用两只手举过《地藏王本愿菩萨经》头顶礼,说:念经所得到的功德回象给,您和你家人的宿世怨亲债主,愿他们早日听到佛法,去转生、超脱。这样就功德无量了。
第2个回答  2011-09-21
印光大师如是说:

至于阅经, 若欲作法师, 为众宣扬, 当先阅经文, 次看注疏。若非精神充足, 见解过人, 罔不徒劳心力, 虚丧岁月。若欲随分亲得实益, 必须至诚恳切, 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 凝定身心, 然后拜佛朗诵, 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 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 如对圣容, 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从首至尾, 一直阅去。无论若文若义, 一概不加理会。如是阅经, 利根之人, 便能悟二空理, 证实相法。即根机钝劣, 亦可以消除业障, 增长福慧。六祖谓但看金刚经, 即能明心见性, 即指如此看耳, 故名曰但。能如此看, 诸大乘经, 皆能明心见性, 岂独金刚经为然。若一路分别, 此一句是甚么义, 此一段是甚么义。全属凡情妄想, 卜度思量。岂能冥符佛意, 圆悟经旨, 因兹业障消灭, 福慧增崇乎。(增广文钞·复永嘉某居士书五)

对于恭敬不恭敬:

何谓恭敬?印光大师云:“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重小心保护经文,勿令染污、勿使损毁。一则保持经文寿命,二则保持经文完整,三则能生福德及智慧性,四则远离诸过也。

  何谓不恭敬?印光大师云:“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也。”例如将经典放置不净几案上、或置于世间杂乱书中、或放置最底处、或床头上、或置衣物中,或用指甲划经页翻阅、令经篇上有指甲划痕,或用口涎沾于指上来翻经页,或用二指及中指夹起经文翻阅,或穿鞋时用手指提鞋、再用此手翻阅经典,或眼看经文、心思经文,双手无事,则闲摩其脚及脚指隙,然后再用手翻阅经典。或正在观阅经时,咳嗽、打喷嚏、打呵欠不用手掩口,或正阅经时,未将经覆盖便与人谈话、及大说大笑,或不端身正坐、及半坐半卧、并斜身翘起脚来阅读,或将经置于腿上翻阅,或将经书卷起,当小说唱本看等等。以上各举不敬经典有十五种,若详举则无量矣。

参考资料:sername

第3个回答  2011-09-21
洗漱是最起码的吧.
就是说你不洗手,不漱口,吃完大蒜,再来读经,你依然有功德利益,但是亵慢之罪,仍然不小,因果分明,不是你这个功德抵那个罪,也不是因为你亵慢了,就没有功德.
所以最起码的恭敬,洗漱,端正深心,这都是应该的,谁也不想读经的时候除了功德福报,还有罪过.
那么洗澡,跪读,如对佛天,那就是十分恭敬了,这个恭敬虽然是仪式上的,但是恭敬心正是这样培养的,如果说你能真正生起十分恭敬心,时时刻刻在恭敬中,不用执着仪式,那又何必执着不要仪式呢.
总之,有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佛法向恭敬中求,恭敬三宝,自性三宝才能相应.
第4个回答  2011-09-21
唉~佛经佛教的内容,很多了。
总而言之鄙人认为,虔诚即可。
比如有人问,是否能以有损坏的果子供奉。其实,把佛当为您最尊敬的老师即可。所以如果您对最尊敬的人会这样做,那就这样做。
如果确实有善根,什么时候入道了,那是另外一回事儿。作为修修福报,或者说初始,虔诚即可。
敬重心是第一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