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已安装的塔吊吊臂于相邻的10千伏高压线距离小于安全距离 ,求施工安全方案。

如题所述

塔吊施工方案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关系
2.2起重机械概况与特点
根据建工北城乐章工程施工进程安排,需在 ~7/L~M轴区域安装一台QTZ63(5610)塔式起重机。该塔式起重机最大起重量为6t,最大工作幅度为56m,最小工作幅度为2.5米,最大起升高度为40m。通过后侧单油缸的液压顶升循环,可接高或降低一个标准节来实现塔身的增减。塔机主要由金属结构、传动机构、液压顶升机构、电器控制和安全装置等组成。其中金属结构包括平衡臂、平衡臂拉杆、塔顶、起重臂、起重臂拉杆、回转塔身、驾驶室、上支座、下支座、爬升架、塔身、附着架等;传动机构包括起升、回转、变幅等;电器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源箱、卷扬电控箱、卷扬电抗箱、卷扬电阻箱、回转小车电控箱、回转制动电阻箱以及驾驶室电控箱、联动操作台及被控电机和辅助电器等;安全装置主要有零位保护、断路器保护、起升高度限位器、变幅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力矩保护、超重保护等。
整机技术性能参数表(表8-4)
机构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5
回转机构 M4
变幅机构 M4
起升高度(m) 倍率 独立固定式 附着式
a=2 40 140
a=4 40 80
最大起重量(t) 臂长56米 臂长50米 臂长44米
6 6 6
幅度(m) 最大幅度 56
最小幅度 2.5
起升机构 倍率 a=2 a=4
速度(m/min) 8.2 40 80 4.1 20 40
起重量(t) 3 3 1.5 6 6 3
功率 (KW) 5.4 24 24 5.4 24 24
回转机构 速度(r/min) 0-0.65
力矩(N.m) 40
牵引机构 速度(m/min) 20 40
功率(KW) 2.2 3.3
顶升机构 速度(m/min) 0.6
工作压力(MPa) 20
功率(KW) 5.5
平衡重 起量臂长(m) 56 50 44
平衡重(t) 13.5 11.5 9.2
总功率(KW) 34.7(不含顶升机构电机功率)
工作温度(℃) -20~+40
此次安装状态为独立固定式,起重臂臂长56.61米,塔身高为40m。因不安排顶升加节,配合吊机起重性能符合装拆要求,故本次不安装爬升架。
图一 整机结构示意图

2.3主要安装所需设备和机具
机工具及安装材料配置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25t 1台
2 运输车 25t汽车 各4辆
3 梅花专用扳手 厂家提供 4把
力矩扳手 TG(1600-4000)N.m 1套
4 氧气、乙炔 1套
5 电焊机 ZX7-400ST2 1台
6 链条葫芦 1t/3t/5t/10t 4/2/2/2只
7 卸扣 2.1t/2.7t/6.8t/1t 2/2/2/4只
8 钢丝绳 6×37-17.5-170 18m 1对
6×37-24-170 18m 1对
6×37-15.5-170 8m 4根
配套绳头 若干
9 经纬仪 1台
10 水平仪 1台
11 溜放麻绳 40m 2根
12 电工工具 2套
13 摇表 1个
14 撬棒 长短 各1
15 榔头 4磅、12磅 各1
16 道木 160mm×200mm 30根
17 钢卷尺 50m 1把
2.4 验收程序
2.4.1用于本工程的施工塔吊验收项目总体分为:塔吊基础验收(合格)→安装完成调试(包括空载、荷载状态的验收)验收(合格)→报当地专业机构检测认定验收(合格)→投入使用。
2.4.2各道验收程序实行四级验收程序,经自检、工程部、安全部门等验收合格后,报监理部门验收合格。塔吊安装完成并调试合格,经各个部门验收合格后再报当地专业机构备案,并得到批准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三、施工前准备和安装工艺流程
3.1安装前对塔机及附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保养,确保起重机各部件完好,并对插拔销装置进行保养。检查内容如下:
a) 检查各卷扬机及制动机构,关注齿轮油、变压器油油质油位;
b) 检查回转机构, 起重臂,对转动和有滑轮组的地方注润滑脂;
c) 检查各部螺栓和销子;检查操作室和电气系统;
d) 检查各吊耳,必要时做PT渗透检测;
e) 检查吊钩、钢丝绳等附属装置,必要时做润滑保养。
3.2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
(1)所有作业人员需参加技术交底,熟悉安装的基本过程和关键程序。
(2)在组装前,按照使用要求检查各组装部件完好性,做好记录。对于有缺陷的部件不得使用,并及时处理。
(3)安装场地必须宽敞,塔吊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以支持机械的正常运行。
(4)地面拼装场地要求坚实、平整,符合25t汽车吊作业要求;场地应足够大,以保证起重臂、平衡臂、配重块能全部摆放,场地长度和宽度分别在50×5m以上。
(5)所用工器具和机械性能需检查完好后方可投入使用。
3.3安全控制要点:
(1)安装场地应平整坚实。组装场地应设置警戒,禁止闲杂人员随意进入。
(2)起重臂吊装就位时,要在吊点部位加垫胶皮或围丝布等保护。
3.4安装工艺流程
3.4.1安装工艺流程图:

3.4.2安装要求及顺序
塔吊安装待塔吊基础砼强度直到80%之后才能进行,安装时,先将加强标准节安装在塔身底部,然后再安装塔机及塔冒,平衡臂和起重臂则在施工现场地面分别拼装好进行起吊组装,其安装程序为:加强标准节 外套架 回转轴承 塔冒 平衡臂 起重臂 接通电源 调试,上部标准节在整机安装完成后,可自行顶升安装。安装要点及顺序应符合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
3.4.3当塔机安装完毕,经调试运转正常后,应认真全面地检查一遍,并由项目工程部、安保部等自检验收合格,再通知监理部门进行验收合格;同时该塔吊还需要报审当地政府专业部门进行检测和认定,并颁发塔吊施工准用证件后,方可投入使用。
四.塔吊安装
4.1立 塔
4.1.1引言
熟读说明书,以便正确迅速架设塔机,达到可顶升加节的位置。立塔时需用一台25t汽车吊。合理安排塔机安装人员,妥善协调各种安装和组装步骤,来往通道及组装现场之间的关系,将使用汽车吊的时间减至最少。
4.1.2立塔的注意事项
a. 塔机安装工作应在塔机最高处风速不大于8m/s时进行。
b. 必须遵循立塔程序。
c. 注意吊点的选择,根据吊装部件选用长度适当、质量可靠的吊具。
d. 塔机各部件所有可拆的销轴,塔身连接螺栓、螺母均是专用特制零件。
e. 必须安装并使用保护和安全措施,如扶梯、平台、护栏等。
f. 必须根据起重臂长,正确确定配重数量,在安装起重臂之前,必须先在平衡臂安装一块2.3t的平衡重,但严禁超过此数量。
g. 装好起重臂后,平衡臂上未装够规定的平衡重前,严禁起重臂吊载。
h. 标准节的安装不得任意交换方位,否则无法进行。
i. 塔机在施工现场的安装位置,必须保证塔机的最大旋转部分如吊臂、吊钩等离输电线5m以上的安全距离。
j. 准备辅助吊装设备、枕木、索具、绳扣等常用工具。
k.塔机安装场地的参考尺寸,详见附图。
l. 顶升前,应将小车开到规定的顶升平衡位置,起重臂转到引进横梁的正前方,然后用回转制动器将塔机的回转锁紧。
M.顶升过程中,严禁旋转起重臂或开动小车使吊钩起升和放下。
n. 标准节起升(或放下时),必须尽可能靠近塔身。
4.1.3接电源及试运转
当整机按前面的步骤安装完毕后,检查塔身的垂直度,允差为1/1000,再按电路图的要求接通所有电路的电源,试开动各机构进行运转。检查各机构运转是否正确,同时检查各处钢丝绳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是否与结构件有摩擦,所有不正常情况均应予以排除。
如果安装完毕就要使用塔机工作,则必须按有关规定的要求调整好安全装置。
4.1.4顶升
4.1.4.1顶升前的准备
1) 按液压泵站要求给其油箱加油。
2) 清理好各个标准节,在标准节连接处涂上黄油,将待顶升加高用的标准节在顶升位置时的吊臂下排成一排,这样能使塔机在整个顶升加节过程中不用回转机构,能使顶升加节过程所用时间最短。
应该强调:必须先装4节加强标准节后,再装普通标准节,顺序绝不能颠倒。
3) 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顶升高度,并紧固好电缆。
4) 将吊臂旋转至顶升套架前方,平衡臂处于套架的后方(顶升油矩正好位于平衡下方)。
5) 在引进平台上准备好引进滚轮,套架平台上准备好塔身高强螺栓。
4.1.4.2 顶升前塔机的配平。
1) 塔机配平前,必须先将小车运行到参考位置,并吊起一节标准节或其它重物,然后拆除下支座四个支脚与标准节的连接螺栓;
2) 将液压顶升系统操纵杆推至"顶升方向",使套架顶升至下支座支脚刚刚脱离塔身的主弦杆的位置;
3) 通过检验下支座支脚与塔身主弦杆是否在一条垂直线上,并观察套架8个导轮与塔身主弦杆间隙是否基本相同,检查塔机是否平衡。略微调速小车的配平位置,直至平衡。使得塔机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
4) 起重臂小车的配平位置,可用布条系在该处的斜腹杆上作为标志,但要注意,这个标志的位置随起重臂长度不同而改变,事后应将该标志取掉。
5) 操纵液压系统使套架下降,连接好下支座和塔身标准节间的连接螺栓。
4.1.5顶升加节
4.1.5.1 顶升前的准备工作
1) 将一节加强标准节或普通标准节(统称标准节)吊至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正上方,在标准节下端装上四只引进滚轮,缓慢落下吊钩,使装在标准节上的引进滚轮比较合适地落在引进横梁上,然后摘下吊钩。
2) 将小车开至顶升平衡位置。
3) 使用回转机构上的回转制动器,将塔机上部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并不允许有回转运动。
4) 卸下塔身顶部与下支座连接的8个高强螺栓。
4.1.5.2顶升作业
1) 将顶升横梁定在标准节踏步的圆弧槽内(要设专人负责观察顶升横梁两端销轴都必须放入圆弧槽内),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将顶升套架及其以上部分顶起,顶起略超过半节标准节高度后,使顶升套架的爬爪搁在标准节的上一级踏步上。确认两个爬爪准确地挂在踏步顶端后,将油缸活塞全部缩回,提起顶升横梁,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标准节上的上一级踏步上。再次伸出油缸,将塔机上部结构再顶起略超过半节标准节高度,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将顶升套架引进横梁的标准节引至塔身正上方,稍微缩回油缸,将新引进的标准节落在塔身顶部,并对正,卸下引进滚轮,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每根高强螺栓必须由两个螺母)将上下标准节连接牢靠(预紧力矩不小于1800kNm)。 再次缩回油缸,降下支座落在新的塔身顶部上,并对正,用8件M30的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每根高强度螺栓必须有两个螺母,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重复几次即可。为使下支座顺利的落在塔身顶部,并对准连接螺栓孔。在缩回油缸之前,可在下支座四角的螺栓孔内从上往下插入四根(每角一根)导向杆,将下支座落下。
4.1.5.3顶升过程的注意事项:
a. 塔机最高处风速大于8m/s时,不得进行顶升作业。
b. 顶升过程中必须保证起重臂与引入标准节方向一致,并利用回转机构制动器将吊臂制动住,小车必需停在规定的顶升配平位置。
c. 若要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各主弦杆和下支座必须有8个M30的螺栓连接,唯有在这种情况下,允许这8根螺栓每根只用一个螺母。
d. 所加标准节上的踏步,必须与已有标准节对正。
e. 在下支座与塔身没有用M30螺栓连接好之前,严禁吊臂回转、小车变幅和吊装作业。
f. 在顶升过程中,若液压顶升系统出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顶升,将下支座落在塔身顶部,并用8件M30高强螺栓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靠后,再排除液压系统的故障。
4.1.5.4塔机加节达到所需工作高度(但不超过独立高度)后,应旋转起重臂至不同的高度,检查塔身各接头处,基础地脚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这根弦杆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母拧紧,上述连接处均为双螺母防松)。
4.1.5.5如工作高度超过独立工作高度时(40m),需进行塔身附着。
附着装置由四套框梁和四根内撑杆组成,四套框梁由24套M20螺栓、螺母、垫圈紧固成附着框架,附着框架四顶点处有四根撑杆与之绞接,四根撑杆应保持在同一水平内;通过调节螺栓可以推动内撑杆固定塔身。
a. 附着架按照塔机中心线距离设置,若实际使用时与设计值不符,必须与制造商联系;撑杆与建筑物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b. 先将附着框架套在塔身上、并通过四根内撑杆将塔身的四根主弦杆顶紧、及与塔身的腰杆连接好;通过销轴将附着杆的一端与附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建筑物上的连接基座连接。
c. 每道附着架的四组附着撑杆应尽量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在安装附着框架和内撑杆时,若与塔身标准节的某些部位发生干涉,可适当升高或降低附着框架的安装高度。允许附着框架与连接基座的高度差不大于200mm。
d. 附着撑杆上允许搭设供人从建筑通向塔机的跳板,但严格禁止堆放重物。
e. 附着点的承载能力
安装塔机前,应对建筑物附着点(连接基座固定处)的承载能力以及影响附着点强度的钢筋混凝土骨架的施工日期等因素,预先应有估计。塔机附着点的受力随工况的变化而变化。
f. 安装附着装置时,应当用经纬仪检查塔身轴线的垂直度,其偏差不得大于塔身全高的5/1000,允许用调节附着撑杆的长度来达到。
g. 附着撑杆与附着框架,连接基座,以及附着框架与塔身、内撑杆的连接必须可靠。内撑杆应可靠地将塔身主弦杆顶紧,并与塔身的腹杆夹紧、各连接螺栓应连接好。各调节螺栓调整好之后,应将螺母可靠地拧紧。开口销应按规定张开,运行后经常检查是否发生松动,并及时进行调整。
4.1.6投入使用前的工作
塔机投入使用前的工作,是为了保证塔机能正确操纵,并在安全条件下运行。这些工作主要是:对塔机部件的检查及调试各安全装置。
4.1.6.1部件检查
为了检查架设工作的正确性和保证安全动转,应对塔机各部件进行一系列试运转和检查工作。
a. 各部件之间的紧固连接状况检查;
b. 检查支承平台及护栏的安装情况;
c. 检查钢丝绳穿绕是否正确,及其不能与塔机机构和结构进行摩擦;
d. 检查电缆通行状况;
e. 检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状况;
f. 检查平台上有无杂物,防止塔机运转时下坠伤人;
g. 检查各润滑面和润滑点。
4.1.6.2安全装置调试
塔机安全装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荷载限制器。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转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荷载限制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还包括风速仪。
4.1.6.3立塔后检查项目(见下表)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内容
1 底架 检查地脚螺栓的紧固情况
检查输电线距塔机最大旋转部分有5米的安全距离并检查临时性缆通过状况,以防损坏
2 塔身 检查标准节螺栓的连接紧固情况
3 爬升架 检查与下支座的连接情况
检查顶升时与标准节接触的支承销轴和连接情况和是否灵活可靠检查走道,扶栏的紧固情况
4 上、下支座
司机室 检查与回转支承连接的螺栓紧固情况
检查电缆的通行状况(电缆应从上支座右边和梯子上、下端的钢环里通过);
检查平台、栏杆的紧固情况
检查司机室的连接情况;
司机室内严禁存放润滑油、油棉纱与其它易燃物品。
5 塔顶 检查吊臂、平衡臂位杆的安装情况;
检查扶梯、平台、护栏的安装情况;
保证起升钢丝绳穿绕正确。
6 起重臂 检查各处连接轴、垫圈、开口销安装的正确性;
检查变幅小车安装运行情况,载人吊栏的紧固情况;
检查起升,变幅钢丝绳的缠绕及紧固情况。
7 平衡臂 检查平衡臂的固定情况;
检查平衡臂护栏及走道的安装情况,保证走道无杂物。
8 吊具 检查自动换倍率装置,吊钩的防脱绳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检查吊钩组有无影响使用的缺陷;
检查起升、变幅钢丝绳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
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
9 机构 检查各机构的安装、运行情况;
各机构的制动器间隙调整合适;
检查牵引机构,当小车分别运行最小和最大幅度处,卷筒钢丝绳上至少应有3圈安全圈;
检查各钢丝绳绳头的压紧有无松动,以及磨损情况。
10 安全装置 检查吊臂、平衡臂拉杆杆的安装情况;
检查扶梯、平台、护栏的安装情况;
保证起升钢丝绳穿绕正确。
11 润滑 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查润滑情况,进行润滑工作。

4.1.7塔机组装好后,应依次进行下列试验
4.1.7.1 空载试验
各机构应分别进行数次运行,然后再做三次综合动作运行,运行过程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动作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
4.1.7.2负荷试验
在最大幅度处分别吊对应额定起重量25%,50%,75%,100%,进行试验。运行过程中不得发生任何异常现象,各机构动作应准确、可靠,否则应及时排除故障。
4.1.7.3静态超载试验
空载试验、负荷试验合格后,进行静态超载试验。
根据不同起重臂长,以及起升机构选用的不同方案,静态超载试验按下表所示:

项目
臂长 幅度Ⅰ 吊重Ⅰ 幅度Ⅱ 吊重Ⅱ
56m 12.74m 6t 56m 1.0t
50m 14.16m 6t 50m 1.3t
44m 15.9m 6t 44m 1.8t
在以上幅度Ⅰ和幅度Ⅱ,以最低安全速度将对应的吊重离地0.5米左右,记录下离地距离,保持10分钟,卸载后检查金属结构和焊缝的质量情况及有无永久变形、连接松动。注意:静态超载实验不允许进行变幅及回转。
4.1.7.4超载动态试验
在上表幅度Ⅱ处,吊重1.1t(50m臂1.41t,44m臂1.98t),对各机构对应的全程范围内进行3次以上的动作,各机构应动作灵活,制动器动作可靠。机械及结构各部件无异常,连接无松动和破坏。
五. 塔吊的拆除:
5.1拆卸注意事项:
a、 塔机拆出工地之前,顶升机构由于长期停止使用,应对顶升机构进行保养和试运转。
b、 在试运转过程中,应有目的地对限位器,回转机构的制动器等进行可靠性检查。
c、 在塔机标准节已拆出,但下支座与塔身还没有用M30高强度螺栓连接好之前,严禁使用回转机构、变幅机构和起升机构。
d、 塔机拆卸对顶升机构来说是重载连续作业,所以应对顶升机构底主要受力件经常检查。
e、 顶升机构工作时,所有操作人员应集中精力观察各种相对运动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常(如滚轮与主弦之间,套架与塔身之间),如果套架在上升时,套架与塔身之间发生偏斜,应停止上升,立即下降。
f、 拆卸时风速应低于8m/s。由于拆卸塔机时,建筑物已建完,工作场地受限制,应注意工件程序,吊装堆放位置。不可马虎大意,否则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5.2拆塔的具体程序
将塔机旋转至拆卸区域,保证该区域无障碍影响拆卸作业。
拆卸步骤与立塔组装的步骤相反。必须严格执行本说明书的规定,严禁违反操作程序。
5.2.1拆塔具体程序如下:
1) 降塔身标准节(如有附着装置,相应地拆卸)
2) 拆下平衡臂配重(留一块2.3t的配重);
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19
两个方案
1、到电力公司申请移杆塔,绝对安全,但是费用较高,时间长!
2、设立安全网在高压线和塔吊之间树立隔离安全网,高度要高于线路的高度。也并不是十分安全,需要塔吊司机注意不要碰到安全网。但是费用低,时间短。
国家电网公司团队为您回答,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3-10
如果不妨碍施工,安装空间限位器就可以。否则就要搭设护线架了。不用怕,如果施工组织设计甲方建立都签字承认的话,可以做经济签证,护线架的所有费用由建设方承担。
第3个回答  2011-09-19
塔吊如果是单回转,可以在塔吊上做个强制限位。就是看施工方不方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