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上张飞和张颌交过手吗?

什么时候?
什么战役?
孰强孰弱?

有过, 瓦口 对决

张颌与张飞的瓦口对决,可以说是魏蜀2大智将自身能力的一次直接比拼。
秋枫不才,试分析分析。

先看以往智谋表现:
张颌:
此时袁绍闻军报说正北上火光满天,绍知乌巢有失,急召文武救之。张颌进曰:“某与高览急去乌巢救火,就杀贼军!”郭图曰:“张颌之言未是。今劫粮草,曹操必然亲到,曹操一出,寨必空虚,可以纵兵先击曹操之垒,必可得也。曹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燕’之计也。”张颌曰:“郭图之言非也。曹操用兵多算,外出须内备以待不虞。今若攻曹营不拔,琼等见擒,吾属皆为虏矣。乌巢一失,将军大事去矣!”郭图曰:“曹操只顾劫粮,岂留兵在寨耶!”图再三请去劫曹营。袁绍使张颌、高览引兵五千,去劫曹营,遣蒋奇一万军,径去救乌巢。
这是张颌初次展现自己智谋的地方。本来在2军交战中,该打哪?怎么打!一向都是谋士应该思考的问题,然而这里张颌却主动献策,一个“急”字已经体现出了张颌对于乌巢重要性的理解。而在谋士对自己的策略提出疑问并否定的时候,张颌并没有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分内事而退缩。而是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见解,分析当时的情况。从其对曹操行事的分析以及乌巢对于曹袁争霸重要性的理解,完全超过了作为谋士的郭图。可以说,张颌在这里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智将”的形象!
由于曹操军中将领众多,张颌作为一个降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其后每次出场,基本上都是作为一个纯粹的武将去执行任务,一直都没有表现自己智谋的机会。而其单条中又总是碰到赵云、马超等五虎级别的武将,导致其战绩不胜理想,恐怕也是曹操没有重用其的一个原因(所谓重用是相对而言)。

张飞:
张飞一直给人以“莽”张飞的感觉。前期的张飞也的确对得起“莽”这个字,如:救董卓、鞭督邮、遇吕布等等(作为秋枫个人来说还是比较欣赏这种直来直去的性格)。但就是这个“莽张飞”却给我们上演过一幕幕以智破敌的好戏,如擒刘岱、擒颜严等,虽然每每张飞总是就那么一点招数,但总是有人中计。可以说整部演义看下来,张飞完全可以称得上智将。因为张飞的表现机会多多,这里就不一一分析了,相信称其为“智将”,应该不会有多少人反对吧!
与张颌比较,张飞应该是比较幸运的。他作为刘备的三弟,而且蜀的将军的确是少,所以张飞得到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战前准备:
张颌:
在曹洪取得小胜而退军后,张颌提出了质疑,并且大笑曹洪。这里表现了张颌对自己的信心,然秋枫观张颌与曹洪之对话,明显可以感觉出张颌对曹洪因为“卜卦”而退兵的不屑,想必此时曹洪心中对张颌也是极度的不爽。其后,张颌提出要去战张飞,并且立下了军令状。秋枫估计,当时大帐中的气氛一定不是很融洽:)。从张颌请战的言语中,可以看出,出战前张颌已经犯了兵家大忌:轻敌!
得到张颌出兵的消息而迎战,战前有跟雷铜商议。可见准备要比张颌充分点。

兵力对比: 张颌所屯兵三万,分为三寨,各傍山险:一名宕渠寨,一名蒙头寨,一名荡石寨。三寨各分一半,去取巴西,留一半军守寨。

张飞拨精兵五千与雷铜,飞自领兵一万离阆中三十里,与颌兵相遇。

既然是战争,打败对手自然是最终的目的。2军对阵,最好的结果是直接杀死敌主将,取得战斗的胜利,而要想杀死敌主将,在演义中一般是在单条中或乱军中,且无论是哪种情况,都需要武力的支持。现在就来分析一下看看,二张有没有杀死对方的能力。
首先观二张一生单条战绩,张颌武力明显逊与张飞,当没有在单条中杀死张飞的能力。再看张飞有没有杀死张颌的能力。秋枫认为,二张的武力差距还没有大到可以让张飞杀死张颌。综合一生的战绩看,张飞当与马超、赵云武力相当,属同一档次。观张颌与其二人交手,虽然速败,然都有逃生的能力。VS马超,在马超充满为父报仇的怒火的时候,虽然3合败,但仍然能够全身而退;VS赵云,在赵云救主心窃的情况下,虽然十数合气力不加败走,然当子龙顺势冲杀的时候,仍然想回身再战,可见其仍有余力。由前文可见,张颌虽武力比张、赵、马一级别的武将略逊,但保命的本领还是有的,即想在正规单条中杀死张颌几无可能。

张飞此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张颌的三万军被消灭了二万,并且夺得了张颌的三个营寨,迫使张颌退守瓦口关,瓦解了张颌的攻势。在张飞与张颌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中,张飞取得了上风。
退守瓦口后,因为张颌与曹洪的关系不是很融洽(见前文),在张颌要求曹洪求援的情况下,曹洪不但没有发兵,反而给张颌施加压力,让其再次出战。而张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得出战。“颌心慌,只得定计”可以看出,通过与张飞第一回合的交锋,张颌已经不敢在象开始的时候那样对张飞藐视,一个“只得”也可以说明张颌当时的无奈。而张颌的计谋在赚了冒进的雷铜后,被张飞识破。然张颌一点变通也没有(心慌所至,估计方寸以乱),仍然想靠对付雷铜的计谋对付张飞,而张飞在看破了张颌的计谋后,将计就计,用分兵之计又一次打败张颌。张颌不得已,只有退守瓦口关。

接着就是张飞攻打瓦口关的情况。在连日攻打不下的情况下,张飞利用当地百姓带路,绕到了瓦口关背后,与魏延前后夹攻,终于夺取瓦口。 此处,又一次表现了张飞的智谋,其按《孙子兵法》合理利用了间谍(孙子兵法 用间第十三),才能够顺利的夺取瓦口。而张颌对张飞恐怕已经失去了信心“颌自领兵来迎,为首旗开,早见张飞。颌大惊,急往小路而走”,在见到张飞后,竟然不战而走。

战争战果:

张飞:夺取了张颌的三寨和瓦口关,消灭了张颌的三万人马。

张颌:丢失了三寨与瓦口关,只有十余人步行入南郑。

秋枫小评:
张飞与张颌作为魏蜀的智将,在这里为我们上演了精彩的将军斗智。张颌由于开战前的轻敌,失去了对张飞战斗中的先机,只能由攻转守,让自己处在了被动的局面。由于自己与领导的关系处理的不是太融洽,也让自己处在了孤立无援的地步(相比刘备、孔明对张飞的支持)。也许这就是张颌在曹军不受“重用”(秋枫是指其单独指挥的机会较少)所付出的代价吧。而张飞,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战斗后,其已经成长为一位出色的将军,有着很好的战术表现,此瓦口一战,应该说是相当漂亮,其在自身兵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智谋,取得了此战所能取得的最大战果。

参考资料:http://post.baidu.com/f?kz=10110845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历史上是有的。张飞获胜。楼上评的是小说《三国演义》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中的战斗情况。小说毕竟经过艺术加工,与历史情况还是有出入的。

根据《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馀日。飞率精卒万馀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馀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

《三国志·魏书·张郃传》也有记载:至阳平,鲁降,太祖还,留郃与夏侯渊等守汉中,拒刘备。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於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5-16
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中有的,张飞后来使计赢了,但雷铜好像死了````
第3个回答  2007-08-08
张隽乂大战张翼德
第4个回答  2007-08-08
肯定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