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说讨好领导的话

如题所述

大家普遍感觉到称赞自己的领导很难,不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下里,赞美领导都需要鼓足勇气,否则是很不容易说出口的。称赞领导不像赞美父母、老师、朋友那么“简单”的只需要坦诚地让感情自然流露出来即可,赞美领导总要考虑每一个细节。称赞领导是一门特殊的艺术。在社会上,领导是“白领”阶层,是有地位、有权力、有身份的人。不论是公司经理、董事长,还是政府官员,都有高人一等的位置,从这个意义上讲,领导是值得尊重和羡慕的。但是中国世俗文化又有与官方文化相抵制的一面,商界的尔虞我诈、政界的勾心斗角在普通百姓心中造成的印象极差,致使很多人认为称赞领导就是巴结讨好、拍马溜须,结果是对领导真诚地赞美不能正大光明,反而被投机钻营者用来升官发财。赞美领导是对领导的认可、支持和褒扬,是下属与上司搞好关系的“润滑剂”。没有不喜欢听赞美的领导。如果大家都众口一词地批评一个领导而没有赞扬他、支持他的声音,那么这个领导肯定就不称职,工作搞不好,人际关系也不好。领导是球队“队长”,需要大家的鼓励和喝彩。然而,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不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工作与利益基础之上的,这就使得下属对领导的称赞不同于对其他类别的人的称赞。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往往是一对多的关系,使得下属们与领导之间的距离存在着一个“争”的问题,领导与每个下属的距离也不可能完全是等距离的,这就需要在赞美领导时要把握好称赞的技巧。有的人虽然在称赞领导方面一向很“积极”,但却不注意方式,不仅领导不喜欢听、不敢接受,就连同事听了也反感,不仅没有效果,还容易得罪别人。有的下属虽然默默无闻,但却遵从领导,埋头苦干,深得领导赏识,也受同事好评。那么,称赞领导的要诀究竟有哪些呢?一称赞领导要不亢不卑蒙古有句谚语:“马群奔驰靠马头,雁群飞翔靠头雁”。是比喻领导具有很大的作用。领导阶层在社会上是精英,在单位里是“当家的”,是“老板”。既然领导如此重要,如此伟大,下属就应当把赞美赋予他,把心里的真心话告诉他,当然这种“告诉”要坚持不亢不卑的原则。有人在赞美自己的领导时,盛气凌人,大有“士可杀不可犀”的架势,口气也不校这样的称赞无疑让领导反感。一位名牌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分到一个研究所工作,发现自己的所长竟然是军队转业来的并只有高中学历,因此,平时就对所长的“水平”不屑一顾,自以为高中毕业的“大老粗”懂什么经济研究,轻视之意常溢于言表。然而,有一次该所长发表了一篇颇有影响的调研报告,获得了其他同事的一致称赞,这个研究生也不能不表个态,于是对所长说:“这一次的调研报告还真灵了!真该好好庆祝一下!”所长听了这样的称赞无动于衷。这位研究生真该好好总结一下教训。需知赞美这种心情“积于平常,发于一时”。如果平时就养成了一种傲慢或无视领导的态度,当着一时赞美领导时,无论言辞、语气和心情都绝对不会是出于真诚的,甚至可以被看作是“无耐”的表示。时时刻刻要记住尊重自己的领导,领导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但所以能做领导就有他做领导的根据和依靠,轻视领导是赞美领导的大敌。还有的人称赞领导时不自尊,不注意自己的人格,低三下四,奴颜卑膝,认为凡是领导说的都是正确的,凡是领导的意见都要赞成,凡是领导的行动都要赞美,这样就把正义的赞美歪曲为拍马溜须、阿谀奉迎。自古以来这样的小丑就不少。程师孟尝请于荆公日:“公文章命世,某幸与公同时,愿得公为墓志,庶传不朽。”公问:“先正何官?”程师孟回答道:“非也。某恐不得常倚左右,欲求以俟异日。”程师孟拍马的技术真是高明,自己还没有死就求荆公给写好墓志,以恭维对方的文章写得好,彻底丧失了人格和尊严。这种姿态不仅与一个人的处世哲学有关,还与自己的不良动机密不可分。有人就认为活着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就需要借助别人尤其是领导的力量,而拍马溜须是最容易赢得领导的方法,故而不择手段,以丧失人格和尊严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利益,实在是不可取,也是与领导相处的忌讳。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对人格、尊严看得很重,像这种奴性十足的奉承不仅领导不愿接受,其他同事看起来也会感到幼稚、可笑。不亢不卑是称赞领导的原则,也是个人格和尊严的问题。怎样做到不亢不卑地称赞领导呢?第一,不亢不卑要积于平常、发于一时。对自己的领导不亢不卑体现在称赞领导的那一刻,但却养成于平常对待领导的态度上。心理学上讲“心理定势”、“态度定势”,就是说人的心理和态度也有个习惯问题,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难设想,一个平常对领导横鼻子竖眼的下属,在领导取得成绩时突然发出赞美的话,将是一种什么情景。故而,良好的态度形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中。第二,称赞颔导要心底无私。如果称赞领导是为了讨得领导的欢心,往往使赞美变味了。那种想法也是幼稚的,领导的成就、进步、晋升很大程度上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别人赞美的结果,对领导的赞美也未必就能获得领导的喜欢。从动机上讲,要想做到不亢不卑,必须摆脱利益的束缚。第三,称赞领导要说真话说实话。拍马溜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说谎话、说大话、脱离事实.在同事看来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在赞扬领导的优点时,也要善于批评其不足之处。苏秦被誉为战国时期的说客之冠,他以非凡的才智游说六国合纵联盟,尤其是在游说韩宣王时,他的不亢不卑的言辞赢得了韩宣王的信任。苏秦见到韩宣王后道:“韩国北面有巩邑、成皋这样坚固的城池,西面有宜阳、商阪这样的要塞,土地纵横九百余里,拥有军队好几十万,普天下的强弓劲驽都从韩国出产,韩国的兵士又都能征善战。凭着韩国兵力的强大和大王的贤明,却侍奉秦国,拱手臣服,使国家蒙受耻厚以致被天下人耻笑,实在是不应该呀!”苏秦为了激发起韩宣王的信心和勇气,对韩国的军事实力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并大加赞扬,具体、真实,毕竟韩国是当时七雄之一,其实力是相当强大的。苏秦赞美韩国强大、韩宣王英明并不是为了自己得到喜欢,而是想说服韩宣王合纵抗秦,于是讲了实话,把不应该有的妥协想法狠狠批了一顿。不亢不卑,不是为了说服韩宣王而奴颜卑膝甚至叩头下跪,也不是为了讨好对方而一味地奉承恭维,对这些伎俩,一个英明的君王都是不为所动的。所以,苏秦深明此理,不亢不卑,有赞有批,讲真话说实话,终于说服了韩宣王合纵抗秦。二要摸清领导的具体情况每个领导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如经历、喜好、思想倾向等,有人称赞领导时,动机和想法都是好的,但却看不出领导受赞扬后有什么积极的反应,甚至有时对自己的称赞表现出反感。比如有些领导很讲实际,不喜欢别人奉承,对拍马溜须的人更是不屑一顾。这就需要在称赞领导之前要摸透领导的具体情况,因人而赞。大多数正直忠厚的领导都厌恶拍马奉承的人,但几乎没有领导会拒绝下属真诚的赞美。拿破仑就对善于奉承的人很反感,这一点为众所周知。但有一个聪明的士兵却来到拿破仑的面前说:“将军,您最不喜欢听奉承的话,您真是正直英明的人啊!”拿破仑听后不仅没有斥责他,反而感到十分自豪。这位士兵对拿破仑的脾性摸得很透,深知他讨厌奉承的话;但这位士兵却又绝对聪明,他准确地捕捉到拿破仑的这一性格特点并在这个特点上作了文章,称赞了拿破仑不爱听奉承的话这一事件,拿破仑自然没听出来反而感到自豪无比,看起来真是天衣无缝绝顶聪明的赞扬。可见,要使自己对领导的赞美收到好的效果,必须要对领导的情况有所了解,了解越多,赞扬的话就越能符合领导的口味。常言道: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领导也就需要一种模式的赞扬。盛宣怀在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非常注意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一次,在李莲英的保荐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接见盛宣怀,向他垂询有关电报的事宜。盛宣怀以前没有见过醇王,但与醇王的门客“张师爷”过从甚密,从他那里了解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醇王跟恭王不同,恭王认为中国要跟西洋学,醇王则不认为中国人比洋人差;二、醇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颇具文采。盛宣怀了解情况后,就到身为帝师的工部尚书翁同和那里抄了些醇王的诗稿来,念熟了好几首,以备“不时之需”。盛宣怀还从醇王的诗中悟出了些醇王的心思,毕竟“文如其人”。胸有成竹以后,盛宣怀来谒见醇王。下面是高阳先生写的《胡雪岩全传——灯火楼台》中的一段描述:“那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回王爷的话,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醇王听他能引用岳-武穆的话,不免另眼相看,便即问说:“你也读过兵书?”在王爷面前,怎么敢说读过兵书?不过英法内犯,文宗显皇帝西狩,忧国忧民,竟至于驾崩。那时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力擒三凶,大局真不堪设想了。”盛宣怀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有血气的人,谁不想洗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盛宣怀真是三句话不离醇亲王的“本行”,他接着又把电报的作用描绘得神乎其神。醇亲王也感觉飘飘然,后来干脆把督办电报业的事托付给盛宣怀。盛宣怀的称赞很成功很高明,有许多技巧值得借鉴。其一,想方设法摸清颔导的喜好。醇王与盛宣怀以前没有接触,彼此了解甚少,但盛宣怀却掌握了主动权,他通过醇王周围的人把他的思想摸了一下,这才使他在谈话中游刃有余地赞美对方,并投其所好,让对方感到彼此之间竟然有这么多共I司点,无疑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其二,赞扬领导引以为荣的事。大凡领导,一般都有过较丰富的经历,不乏辉煌的事迹,对这些事迹的赞扬或重提都无疑是对领导的敬佩和颂扬。盛宣怀赞扬了醇王力擒“三凶”的事,使得醇王很是得意,原来在“辛酉政变”时,醇王受密命在热河回銮途中,夜擒肃顺,到京以后,又主持逮捕了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才奠定了当时政治格局,当然是他引以为荣的事。其三,赞扬领导可能本身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把自己成功地推荐给领导。细心的下属往往很关注有关领导的信息,这样的“信息通”碰到关于领导的信息时,都比较注意记住,决不轻易放过。有的领导自己就能“泄露”一些自己的情况,比如经历、家庭背景、生日、自己的人生观、喜好等;一些信息还要靠同事或周围人士来了解,有的人也不知从哪里就能掌握一些关于领导的很有价值的信息;再就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阅历来判断领导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巧妇无米”之苦,使我们的赞语句句都能落实在领导的心坎上,真正能够成为领导的知音、朋友。三服从是对领导最好的赞美常言道:恭敬不如从命。谦恭地敬重领导,不如顺从领导的意志和命令。对高明的赞美者而言,服从是金,语言是银。这是由领导与下属的特殊关系决定的。勿庸赘言,每个领导都喜欢听赞美的话,就连包拯也喜欢老百姓称他为“包青天”,但善于用语言来赞美领导的人却未必是领导最喜欢的下属,也未必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赏识。有些人很在意平时对领导说恭维的话,也常常使领导感到开心,但关键时候却又顶撞领导的旨意,不同意领导的决策,不服从领导的命令。这类人可以说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是一种最不合时宜的称赞领导的策略。不服从领导就是不尊重领导。中国人比较讲究实际,一个人说的天花乱坠,干起来什么都不行的人很受人歧视。领导是工作上的权威,很重视自身威信,下属的赞扬无疑是对领导的威信的维护和尊重,但言行不一,不服从领导实际上就是无视领导的权威,损害领导的尊严。 这篇有关于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领导是一个管理职能的工作,领导的职位要求不但需要专业知识更强,更要会激励下属,引领下属。所以领导往往需要权威感和领导感。基于这两点,讨好领导,就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到位。不但要做好,还尽量要做到超出领导的期望,这样领导才会注意到你,会给你更多的表现机会,你就有了出头的可能性。

其次,多跑领导办公室,多与他沟通。以前,我就是吃了这方面的亏,我认为只要把工作做好,自然会被重视,而另外一个同事,特别爱跑领导办公室,能解决的事情就汇报,不能解决的就求助。领导因此特别赏识他,说他善于及时沟通,积极上进,最后自然把晋升的机会就给了他。吃一堑长一智,要想讨好领导一定要勤与他沟通。

最后,对事不对人,即便领导有意针对你,你也千万别跟他正面冲突。以前有个同事,就因此被迫离职。领导让大家提工作意见,他提了十项,领导一项都没有采纳,还含沙射影说她自负,结果他就跟领导争论起来,说领导气量小,巴拉巴拉开始傻傻的批评领导,结果领导脸都绿了。其实,领导让提意见只是变相的想让下属夸奖他,这时候你千万别误会了他的意思,一根筋的真的开始批评模式。

讨好领导,不是让我们奉承领导,拍马屁,而是运用人际交往原则,适时地为自己争取资源,这样在职场的发展才能更顺利。

第2个回答  2020-09-18

职场中赢得领导的好感,是每一位员工的愿望。因为只有赢得领导的好感,领导才会给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员工的职业道路才会走得更顺利。但不必要刻意讨好领导。因为在职场中,如果想获得领导的重视和关注,最重要的是做到两点:第一点是工作做好,这是赢得领导关注的首要前提。因为你的工作都做不好,领导还会看到你其他哪些优点呢?你毕竟来到职场是工作的;另外一方面是有高情商。这里的高情商,不是说让你和同事勾心斗角,在领导面前投机取巧,赢得领导的关注。这里的情商高指的是能够为他人考虑,注重人际关系的建设和团队的和谐。因为任何一个领导,都希望自己手下的员工工作能力强,齐心协力为领导办事,为公司创造效益。如果你工作能力不强,你不能提供什么价值,你可能会被淘汰。同样的如果你工作能力很强,但是你在团队中,会分离团队的核心力量,那你一样也会被领导放在黑名单里面。

所以在职场中不必刻意讨好领导,因为领导作为职场中拼搏多年的人,他对职场中的人有一定自己的辨别度,不必过多的去展示自己对领导的讨好,否则反而会增加领导对你的厌烦。因为领导最看重的还是务实的员工,看这个员工是否能够为公司带来效益,而并非那些八面玲珑的技巧。

所以在职场中做好自己的工作,尽可能去帮助你的同事,共同为公司和团队创造更多效益,大家好你也会更好。

第3个回答  2020-09-18

不要去讨好,而是用你的工作能力去征服领导

领导是一个掌控全局,把握公司命脉的人,你的小技巧和小聪明,或者小恩小惠并不能打动他,但是你孜孜不倦的努力,你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和提供的价值,才能受到领导的青睐。

领导是最关心公司发展的人,如果你想投其所好,那就做一个对公司发展最有用的,最必不可少的人。

所有职场人士都想得到领导的重用和提拔,看问题肤浅的人,可能就会去拍领导马屁,看问题稍微深入一点的人,可能过年过节,出去旅游的时候给领导送点土特产,表明自己心里时刻想着领导,但是看问题一针见血的人,会一心扑在工作上,帮领导创造更多的价值,让领导心里时刻惦记着他。

所以,你想做哪一种人呢?

拍马屁和送礼品,是能快速获得老板好感的,而选择创造工作效益则是最慢的途径,但也是能秒杀前两者的核武器。

即使有些领导利欲熏心不明事理,最后一种人再努力也无法得到领导的重用和提拔,没关系,只是没有遇到伯乐而已,换一家公司换一个领导就好。

只要你有别人无法替代的价值,就不要怕得不到领导的喜欢和重用,更不用想着如何讨好领导。

第4个回答  2020-09-18

在工作中,如果只是为了讨好,迎合领导的想法,那么就失去了提高自己的机会。所谓的讨好领导,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那并不能让自己风光一辈子,而真正的讨好领导,却是要通过自己的真本事来获得领导的认可。

一、不贪图蝇头小利,让领导放心

领导都喜欢,有大局观的人,他们可以从全局出发来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可以站在领导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领导解决很多事情,而如果只为眼前的蝇头小利,而丧失自己的人,也会给领导损失很多的,机会,所以领导也不会喜欢贪图小利的人。

二、做好自己的工作,认真做事,适时保持沉默

人们都不喜欢把做一点事情就高调的去炫耀的人,这不仅会得罪很多人,变得没有人缘,而且也会使领导所不喜。领导喜欢的是把自己的份内事情做好,不去挑剔别人,适时去保持沉默,不邀功的人。

三、与领导保持步调一致

领导都不喜欢拖后腿的人,喜欢有想法,并与他的思想保持高度一致的人,这样可以更好的去辅助领导想做的事情。

例如甄嬛传中的苏培盛,他就有着和雍正一样的步调,站在雍正的角度审时度势的处理雍正所没有办法处理的问题,并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而他的一生,也正因为他的审时度势,得到雍正的信任和认可,并一直陪在雍正的身边。

真正的讨好领导是准确明白领导意图,及时作出反应,通过应激反应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