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事迹

关于刘禅的任何真实事迹,白话文/文言文都可以哦 高悬赏 要真实
不要是百度百科的

1、名字由来

刘禅,小名阿斗。据传刘禅之母甘夫人因夜梦仰吞北斗而怀孕,所以刘禅的小名叫做“阿斗”。后人常用“阿斗”或“扶不起的阿斗”一词形容庸碌无能的人。

2、流离乱世

《魏略》记载:当初刘备在小沛,未曾想曹操突然来打,慌忙逃跑丢弃家属,当时刘禅几岁,跟着人西入汉中被人卖了。建安十六年(211年),扶风人刘括避乱入汉中,买得因乱失散的刘备长子刘禅,遂养以为子,为娶妻立家,刘禅只记得其父字玄德。邻居有姓简的一个人,后来刘备攻下益州简某当了将军,刘备派遣简某到汉中和刘禅相见,由张鲁送归益州,刘备立为太子。

3、乐不思蜀

某日司马昭设宴款待刘禅,嘱咐演奏蜀中乐曲,并以歌舞助兴时,蜀汉旧臣们想起亡国之痛,个个掩面或低头流泪。独刘禅怡然自若,不为悲伤。司马昭见到,便问刘禅:“安乐公是否思念蜀?”刘禅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也。”

他的旧臣郤正闻此言,趁上厕所时对他说:“陛下,下次司马昭如若再问同一件事,您就先注视著宫殿的上方,接着闭上眼睛一阵子,最后张开双眼,很认真地说:‘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在心。

酒至半酣,司马昭又问同样的问题,刘禅赶忙把郤正教他的学了一遍。司马昭听了,即回以:“咦,这话怎么像是郤正说的?”刘禅大感惊奇道:“你怎么知道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哈哈大笑。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忠恳,从此再也不怀疑他。

扩展资料:

安享晚年

刘禅小时候没过一天安生日子,因为老爸刘备想当皇帝,但没立足之地,被曹操追得四处逃命。

有一次,多亏了赵云叔叔舍命相救,才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有道是,自古英雄多磨难,刘禅虽然够不上英雄,但磨难不少。

赵云救出他来后,刘备做出了摔阿斗的反常举动了,有可能哪次摔阿斗,使刘禅智商受到伤害了,从此刘禅有点“二”。

刘备为何要摔阿斗呢?他是这样说的:“为尔几伤吾一员大将也。”刘备其实舍不得使劲摔阿斗,不过做做样子罢了,人们也看透了他,所以以后有句话:刘备摔阿斗――刁买人心。

刘备死后,刘禅接班,当了40多年的太平皇帝。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

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

期间,司马昭为了试探刘禅是否安心失败,宴请刘禅和一些蜀国原来的高官。

司马昭故意安排蜀国的美女跳蜀舞。在旁的人都为刘禅的亡国感到悲伤,而刘禅却欢乐嬉笑,无动于衷。

司马昭看见这种情形就对刘禅说:“思蜀否?”刘禅正玩的高兴,答道:“此间乐,不思蜀。”以后才有了成语“乐不思蜀”。于是,司马昭也就放心了,刘禅没有复国的念头了。

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刘禅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刘渊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刘禅,字公嗣,先主刘备之子,又名后主,小名阿斗。是刘备的嫡长子,蜀国亡国君主。世人想起刘禅总会联系起一个典故“乐不思蜀”,把阿斗作为腐败二世主,不思进取的反面教材。“此间乐,不思蜀”历史真是三国坐了40年的皇帝的内心吗?真因为长板之战而患上脑震旦了?
阿斗略有刘备有留风:大智若愚,举贤任能,恩威并重的宽仁君主。

刘禅一个“乐不思蜀”“扶不起的阿斗”忽悠了司马昭,也忽悠了五千年历史评论家。
魏国来说,一山不有二虎,亡国君主投降敌国,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杀了,一是养老。对自己有威胁的人投降了,要杀,必须。威胁的投降者,可以适当安抚他,花点钱他好吃好住,还可以借对他好外表,收买他从前的跟随他的粉丝。
身为阶下囚的刘禅来说,只有一条路可供选择,活下去。为了活下去只有在新老板面前,装一下傻,顺顺司马昭的马屁。于是,刘禅告诉他们,“我刘禅来到魏国就是你的人了,并没有什么才华,更不敢有什么野心,就给我一栋房子,让我能够安想晚年,我就很满足了,”刘禅正好就用“乐不思蜀”忽悠了司马昭也忽悠了整个魏国。
《三国志集解》引于慎行的话说:“刘禅之对司马昭,未为失策也,……教之,浅也。思蜀之心,昭之所不欲闻也……左右虽笑,不知禅之免死,正以是矣。”
孙皓东吴亡国君主,司马炎赐予用毒酒,刘禅八年安乐公寿终正寝。

举贤任能

刘禅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223年到264年在位时间多达41年,那个群雄割据的动乱时代,以一州之力量对抗中原大地41年之久。《晋书.李密传》中也记载,李密认为刘禅作为国君,可与春秋首霸齐桓公相比,齐桓公得管仲而成霸业,刘禅得诸葛亮而与强魏抗衡。

刘禅最过人之处,在于刘禅能举贤任能。

刘禅和诸葛亮的搭配是中人之主与智谋之臣的搭配,这属于最佳君臣关系。回想诸葛亮跟随刘备打江山前功劳不明显,第一功当属说成孙刘联盟的组建。入川前诸葛亮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入川后刘备更是启用了法正。刘备东征东吴时,诸葛自己也说了“如果能在法正在,就能劝住刘备东征了”,诸葛亮依然没能完全的施展才华。
一个不猜疑、不牵制、 充分尊重丞相的“中人之主”刘禅即位后,诸葛亮才有大展才华,五次北伐,治理国家,赢得名相的机会。诸葛亮是贤相,但是功高盖主的诸葛亮,若不是遇到刘禅很可能会像岳飞一样被杀害。可以说刘禅成就了的诸葛亮千古名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国志 后主传》评:“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
《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234年8月诸葛亮去世后,刘禅统治蜀汉政权30年之久。诸葛亮对刘禅辅佐仅11年而已。
刘禅在诸葛亮之后又能启用贤人:“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的蒋琬,“邦家和一”的费祎,“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的姜维。董允、杨仪、王平、邓芝、马忠、张嶷、张翼、廖化(廖化实为大将)等有实才的一干军政大臣。虽有后有阉官是刘禅的过失,但从整体来看确实用贤为主,是不可否认的。

罗贯中忽悠不少三国人物,刘禅被忽悠最可悲的一位。刘禅确是大智若愚,举贤任能,有刘备遗风的中人之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5-21
乐不思蜀: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帝曹奂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都城洛阳居住。魏帝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
我心底曾反复思考过这个问题,我认为万事都是有两面性的,这是自然界的普遍一般规律!
这里单说,高考的好处。我认为有如下这些点:
1、为绝大多数的青少年们---社会的成长部分,提供一个相对公平、可靠而稳定的平台,使我们“自主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个人成功的主要因素。试问,若用推荐制、纯高校自主择取制,在这种中国的国情下,后果会是怎样?
2、高考,作为一个成人礼,让我们变得成熟!不至于带着幼稚,步入大学校园,更不至于没有经过考验,未成熟的心性来面对社会!
3、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对大学的学习有很大的重要性。试想你初中时,做题、思考、写作,无不要利用你小学所打下的功底!同样的道理,读大学,无论理工科,还是文史哲社科商科,都需要高中的那些基础知识!需要相当扎实的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后面,实用但却很复杂的知识技能...
4、这个过程是思维习惯的练习,你通过思考、学习形成自己的一套想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体系。这样你在大学,面对愈加深入的知识、更加繁杂的体系,你便可以更好地自主获取、自主学习...
5、可以说,高考前的学习,简直就是个不断模仿、反复练习的过程,我们很多时候认为这样久了,固化我们的思维。实则,其实人的学习,普遍规律是从模仿开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学习时总是找例子、案例、例题、实验实际!可以说没有知识基础的片面的所谓“创新”,实际是空中楼阁!
还有很多想法,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更希望,这个回答,能够很好地受用于你!
第3个回答  2013-10-30
刘备去世后,由儿子刘禅继位,刘禅的小名叫 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一开始,由於有诸葛亮等 有才能的人辅佐,所以还没有什麼大问题。后来,这 些贤人先后去世,蜀国也就很快的被魏国灭了,刘禅 因此投降被俘。 他投降后,被安排到魏国的京城许昌居住,并且 封为安乐公。有一次,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他喝酒 ,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说:「安乐公, 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 富有蜀国地方色彩的舞蹈,让你回味回味啊!」 这场舞蹈跳得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更加 想念他们的家乡。然而唯独安乐公刘禅依然谈笑自若 ,丝毫没有难过的表情。司马昭问道:「你还想不想 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 有美酒好喝,我怎麼舍得回西蜀国呢!」(乐不思蜀) 正因为如此,刘禅的昏庸无能在历史上出了名, 后来,人们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种懦弱无能 、没法使他振作的人。 4
第4个回答  2014-05-09
刘禅由刘备的正室甘夫人所生,是刘备三位庶子中最为年长的。[1-2]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九月,曹操派曹纯领五千虎豹骑在长坂坡大败刘备,刘备率领张飞、赵云等数十骑弃其妻子而逃,襁褓之中的刘禅在赵云的保护之下得以幸免。公元223年(章武三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宫去世,五月,刘禅继承皇位在成都称帝,时年十七岁。尊封吴皇后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换年号建兴。[5]刘禅继位初期,根据刘备遗诏,由丞相诸葛亮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同年,刘禅册封张飞之女张氏为皇后。这一年,蜀汉国内叛乱四起,先有牂牁郡太守朱褒占据本郡反叛,后有夷王高定起兵。诸葛亮为稳定形势,派尚书郎邓芝出使吴国,与孙权修好。公元224年(建兴二年)春,致力发展农业生产,停止征战让百姓休养生息。公元225年(建兴三年)三月,丞相诸葛亮率军征讨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于是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永昌二郡合为云南郡,又分建宁、牂牁二郡合为兴古郡。十二月诸葛亮班师回成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