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作品风格?

不要太多,也别太少!

一、巧设矛盾 意味深长

例: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已的确死了。(《孔乙己》)

“大约”表示“概数”,而“的确”表定数;乍一看,前后矛盾,但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大约”是因为我并未亲见,二十多年来没有人知道孔乙己的生死,只能“大约”而已;而“的确”是根据他最后一次到酒店的情景结论的。

作者巧设矛盾,展示了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摧残的孔乙己的穷途末路。所以“大约”一词用得合情,“的确”一字用得合理;两个矛盾的词在同一句子里达到了统一,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令读者回味无穷。

二、妙用动词 传情达意

例:黑的人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个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抢过洋钱,捏了捏转身去了。(《药》)

为体现人物的关键处,作者精选了一大串适于表现康大叔在这个特定环境中,卑鄙性格的几个词:“抢”、“扯”、“裹”、“塞”、“捏”、“转”,痛快淋漓地把这个凶暴残忍、自私贪婪、衣冠禽兽艺术形象的本质全盘托出了。

这几个动词可谓神来之笔,既自然贴切,又形象逼真,把人物性格展现得具体可感,栩栩如生。

三、善于白描 形神兼备

例:先前的杨二嫂,人们叫伊“豆腐西施”。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故乡》)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写人物的肖像,活画出了杨二嫂的形神兼备的立体图象,一“高”一“薄”,一“搭”一“张”,寥寥几笔就从外观上将这个由小康走向败落的小市民的嘴尖舌利、刻薄而带市侩气的特征勾勒了出来,令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四、特征比喻 写景状物

例①、就在他背后的书架旁边,已经出现了一座白菜堆,下层三株,中间两株,顶上一株向他叠成一个很大的“A”字。(《幸福的家庭》)

②、爱姑便坐在他左边,将两只钩刀样的脚正对着八三摆成一个“八”字。(《离婚》)

作者利用文字形体特征作为写景状物的手段,贴切可感。

用“A”、“八”,这二个字名名词,取字之音、形,不及字之义,利用其字特征形体描摹,这种手法极具特色,读者仅从一字之上,便能影影绰绰地见到描写对象的情状,质貌,可谓妙笔传神。

五、标点活用 激发想象

例: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孔乙己》)

短短的一行文字,作者用了几种标点符号,含蓄之意脱颖而出,表现了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穷酸的模样。封建科举制度象一条毒蟒蚕食着孔乙己。

当受到旁人奚落捉弄时,他既想辩白,但又心亏理怯,这种复杂的心理很难表现。作者惜墨如金,活用省略号,一是表现了孔乙己心乱嘴笨,自欺欺人;二是留下空白,将未尽之意,留给读者去咀嚼、想象,使读者越想越好笑,越思越有味,用喜剧的手法,营造悲剧的气氛。语言精辟,画龙点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六、雾里看花 妙笔生辉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也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这些模糊的语言象雾里看花朦朦胧胧,但细思而悟,这是行文的必要。

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敢怒而不敢言的时代,对反动派惨无人道的血腥罪行和钳制言论自由的专制统治是无法发泄的,而内心坚信革命必定胜利。用“夜”、“路”、“他们”,这些具有模糊性质的语言,巧妙地道出了言外之意,唱出了弦外之音。抒发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愤懑,对黑暗社会仇恨心理。

扩展资料

诗作特色:

鲁迅的创作生涯里也创作过许多优秀的诗歌。虽然总体数量并不是很大,但其艺术特点有着很多为人称道、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

郭沫若曾评价道:“鲁迅先生无心作诗,偶有所作,每臻绝唱。或则犀角烛怪,或则肝胆照人。”

鲁迅的诗歌,在古体诗创作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这些诗歌不仅内容丰富、朗朗上口,更有很高的艺术美感及思想特色,是革命丰富情感、完 美艺术特质的良好的结合体。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8

作品风格:

一、小说

鲁迅的小说数量不多,但意义重大,名篇迭出。他前期的小说往往没有离奇曲折的剧情,而是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注重细节描写,能在点滴间以白描手法鲜明刻画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后期作品则以借历史典故映射现实生活,风格从容充裕、幽默洒脱,大异前期。

鲁迅小说主题多是反封建、反礼教、反传统,反迷信,反映人性的阴暗面,善于讽刺,用笔深刻冷隽而富幽默感,善于创造典型人物,描写人物的面貌言语、心理和行动,并善于描写环境、场面及渲染气氛。

鲁迅深受日、俄文学作品影响,体裁新颖独创,句法简洁峭拔,故事多以故乡为背景,且多属有所本者。

代表作有《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故乡》等。

二、杂文

鲁迅杂文是匕首、是投枪,“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题材广泛,对社会的黑暗面、民族的劣根性,观察深刻。形式灵活多变,有多样风格和笔法,有的隐晦曲折,有的幽默诙谐,均能在使人会意的一笑中达到讽刺的效果。有的沉郁严峻,在似乎从容的叙述中,蕴藏着对敌人的无限愤懑。

鲁迅杂文感情炽热,汪洋恣肆,咄咄迫人,冷隽辛辣,说理透彻,结构严密,简炼含蓄,善用比喻,形象性强,富于逻辑性,气势恢宏凌厉。

三、散文

鲁迅散文也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在空虚失望之余以小品文吐露心声,反映时代。

四、诗歌

鲁迅并不看重自己的诗歌创作,只是偶尔为之。其诗作传世无多,主要以旧体的近体诗为主,多有佳句。早期诗歌深受古诗影响,多吟咏离情感伤。

五、译作

鲁迅也以译作著名。在鲁迅留下的1000多万字作品中,有一半是翻译文字。他在前期主要翻译欧美文学及日本文学作品,如尼采、凡尔纳等,后期则主要翻译东欧文学及苏联文学的革命文学作品。他的翻译强调忠实原文,有时甚至连原句的结构也不加改动,以“硬译”风格闻名。

他曾希望借引入欧式的长句,来增加汉语对复杂关系的表现力。据统计,鲁迅总共翻译过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200多种作品。

扩展资料:

鲁迅,本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樟寿,字豫才、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中国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和开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中国近代文学家、思想家。

著名作品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讽刺了中国传统礼教和中国人的陋俗。它被认为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

鲁迅透过一个“狂人”的日记,揭露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家族制度和礼教的毒害,指出中国历史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但字缝里却都写着“吃人”两个字。最后,日记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因而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

鲁迅自己说:“《狂人日记》很幼稚,而且太逼促,照艺术上说,是不应该的。”“我自己知道实在不是作家;现在的乱嚷,是想闹出几个新的创作家来——我想,中国总该有天才,被社会挤倒在底下——破破中国的寂寞。”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创作于1921年12月,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

该小说创作于1921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祝福》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徬徨》收录的短篇小说,讲述一个被骂为“不干不净”的“谬种”的女主角祥林嫂的悲剧,鲁迅写出农村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从而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礼教、习俗观念的不合理。文章最早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21卷第6号。

《朝花夕拾》

鲁迅的短篇回忆录集,收录了鲁迅在1928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十篇。包括《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1932年由北新书局出版。

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的求学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事情。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

1、《狗·猫·鼠》——通过对猫和鼠的一些秉性、行为的描写来比喻所谓的“正人君子”并阐述作者仇猫的原因。

2、《五猖会》——对旧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的抨击,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厌恶之情。

3、《无常》——描绘迷信传说的勾魂使者,讽刺了当时自称“正人君子”的军阀统治文人。

4、《阿长与〈山海经〉》——本文通过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八件事,刻画了一位虽然没有文化、粗俗、好事,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对生活有着美好希望,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普通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怀念,祝愿之情。

5、《二十四孝图》——批评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7、《父亲的病》——揭露庸医害人和对封建孝道的不认同。

8、《琐记》——介绍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的一段故事。

9、《藤野先生》——本文回忆藤野先生对自己亲切关怀和严格教诲,赞扬了他的政治热忱,严谨治学和博大胸怀,抒发了感激和怀恋之情,并追述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思恋老师的教导,认真做人的决心。

10、《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鲁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14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他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鲁迅在处理这些题材时又具有极其独特的眼光。

扩展资料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豫亭,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笔名鲁迅(Lution)源于革命revolution。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精神。

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的基石,后与《阿Q正传》、《药》、《故乡》等小说名篇一同收入小说集《呐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30

鲁迅的写作风格主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三个方面,如下:

一、小说写作风格

鲁迅的小说选材独特,在题材的选择上,鲁迅对古典文学中只选取“勇将策士,侠盗赃害,妖怪神仙,才子佳人,后来则有妓女嫖客,无赖奴才之流”的模式做出了改革,以“为人生”的启蒙主义式的创作目的,开创了“表现农民与知识分子”两大现代文学的主要题材。

二、杂文写作风格

鲁迅在他的一生中,特别是后期思想最成熟的年月里,倾注了他的大部分生命与心血于杂文创作中。他的杂文极具批判性,鲁迅曾把杂文分为“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所强调的正是杂文的“批评(批判)”内涵与功能。

三、散文写作风格

鲁迅所创作的散文不多但却可说篇篇精品,这些篇章收录于《朝花夕拾》和《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对于童年、青少年时期的回顾,是对作者青少年时期生活断片的回忆,包含少年时代的绍兴印象、南京求学、留学日本、回国后在绍兴任教等基本的成长经历,尤以记述故乡生活者为最多。相比他的杂文这些文章多了明朗、纯真、亲切的情味。

扩展资料

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首先表现在代表了中国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他们在"三座大山"压迫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历史要求。中国新文学的先进性,也就集中体现于这种坚实的人民大众立场。

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同时表现在对伪君子及丑恶社会现象的狠批态度。鲁迅笔下那种借改革公名阴以遂其私利的假革命,那种使"猛人"昧於世情、脱离民众的"包围者",那种收受了"金老鼠"之后还想下属再以"金牛"、"金象"作为贺礼的贪官,那种只做"当局"不办实事的冗员,那种"倚徒华洋之间,往来主奴之界"的西崽……它们作为前车之鉴,至今仍令我们时刻警觉。

当然,鲁迅作品的恒常价值还体现于超卓非凡的艺术造诣、文体创新的巨大实绩等多方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9-13

鲁迅小说的风格是具有现实主义性和鲜明的社会批判性,语言简约凝练、含蓄又透着幽默,而且讽刺之余,又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善于调用各种比喻及其辛辣的笔调。

小说的风格的主要体现在小说中注重炼词,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变化上。鲁迅的小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并且他的小说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鲁迅的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性。鲁迅在他的小说中进行了深刻的社会剖析,并且善于暴露国民弱点,鲁迅小说里的大多数人物都是社会下层人物和刚刚觉醒的知识分子。

他对这些下层人物很同情,但是他强忍着自己内心的痛剖析着国民的心灵,塑造的人物个性鲜明、性格丰满。鲁迅的作品主要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迷信,希望把广大麻木的民众从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中解救出来,具有很大的现实主义精神。

扩展资料:

言语形式是风格的载体。鲁迅的语言简约而不失丰腴、冷峻、含蓄又透着幽默,而且讽刺之余,又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善于调用各种比喻及其辛辣的笔调,有些语言还有画外音,需要读者自己去想。

鲁迅的语言风格从笔调上大概又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抒情的笔调,二是冷峻的笔调,三是诙谐的笔调。抒情笔调和冷峻笔调最突出。抒情的笔调主要是抒发作者感情,冷峻的笔调主要是批判当时的封建思想和黑暗的社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鲁迅的创作风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