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的酸洗配方

如题所述

酸洗工艺流程:

预酸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初钝化→流动冷水洗→基本钝化→流动冷水洗→热水洗→烘干。

工艺配方:

硫酸500g/L              10斤

硝酸800-1000g/L     8斤-10斤

盐酸5g/L                   0.1斤

黄铜件在酸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 随着酸洗的进行槽液温度会升高, 双氧水会分解, 因此在夏天生就用两个酸洗槽进行交替冷却, 生产时直接补加硫酸和双氧水, 平常维护比较简单, 操作者容易掌握。

扩展资料

普通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

当含锌量小于 35% 时,锌能溶于铜内形成单相 a ,称单相黄铜 ,塑性好,适于冷热加压加工。

当含锌量为36%~46%时,有 a 单相还有以铜锌为基的β固溶体,称双相黄铜, β相使黄铜塑性减小而抗拉强度上升,只适于热压力加工。

若继续增加锌的质量分数 ,则抗拉强度下降,无使用价值。

代号用“ H +数字”表示, H 表示黄铜,数字表示铜的质量分数。

如 H68 表示含铜量为 68% ,含锌量为 32% 的黄铜,铸造黄铜则在代号前加“ Z ”字,如 ZH62。

如 Zcuzn38 表示含锌量为 38% ,余量为铜的铸造黄铜。

H90 、H80属于单相黄铜,金黄色,故有金色共称之,称为镀层,装饰品,奖章等。

H68、 H59 属于双相黄铜,广泛用于电器上的结构件,如螺栓,螺母,垫圈、弹簧等。

一般情况下,冷变形加工用单相黄铜 热变形加工用双相黄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5

黄铜的算稀配方:双氧水(400~500ml)、稳定剂(40~60ml)、 硫酸(4~6)、缓蚀剂(3~5)、水至(400~500ml),其中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酸钠8~30、OP乳化剂10~20、TX-10~20)。

硫酸的主要作用是与黄铜制品表面的铜锈和自然、热处理生成的氧化膜反应,清洗铜锈和氧化膜。加入缓蚀剂苯并三氮唑可以防止过缓蚀现象。

并提高铜及铜合金制品酸洗后的表面发生活化,在酸洗液中加入D11稳定剂,当双氧水分解的活性氧逸出时,会使D11稳定剂立即释放出细泡沫,当泡沫连成一片后,就能抑制双氧水分解;用除膜剂对光亮酸洗后铜及黄铜件的棕色氧化膜进行除膜。

扩展资料:

黄铜传统的清洗方法主要有两种:硫酸-硝酸清洗剂和硫酸-铬酸清洗剂。

1、硫酸-硝酸清洗剂具有清洗速度快、出光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强酸性条件下,硝酸的使用容易造成氮氧化合物的产生(黄烟),危害工作人员的健康,已慢慢被禁止使用;

2、硫酸-铬酸体系,出光效果好,溶液稳定,但是由于铬酸具有很强的毒性,对环境污染较大,而且废水处理成本越来越高,也慢慢被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24

酸洗工艺流程为:装挂→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热水烫干。工艺配方:硫酸120~150 g/ L

双氧水150~180 g/ L酒精80~100 g/ L

该配方中利用了硫酸的强酸去除铜件上的氧化铜, 双氧水的强氧化性去除氧化铜与基体铜之间缉哗光狙叱缴癸斜含铆的氧化亚铜, 酒精的作用是为了稳定双氧水, 避免双氧水在较高温度下分解。

黄铜件在酸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 随着酸洗的进行槽液温度会升高, 双氧水会分解, 因此在夏天生就用两个酸洗槽进行交替冷却, 生产时直接补加硫酸和双氧水, 平常维护比较简单, 操作者容易掌握。

扩展资料:

常用酸

酸洗用酸有硫酸、盐酸、磷酸、硝酸、铬酸、氢氟酸和混合酸等。最常用的是硫酸和盐酸。

酸洗工艺主要有浸渍酸洗法、喷射酸洗法和酸膏除锈法。一般多用浸渍酸洗法,大批量生产中可采用喷射法。

市面上出售的工业浓硫酸通常含H2SO475%~97% (质量分数),也可以选用褐色工业硫酸溶液,它含H2SO475%~78%(质量分数)。

注意事项

钢铁零件一般在10%~20%(体积)硫酸溶液中酸洗,温度为40℃。当溶液中含铁量超过80g/L,硫酸亚铁超过215g/L时,应更换酸洗液。常温下,用20%~80%(体积)的盐酸溶液对钢铁进行酸洗,不易发生过腐蚀和氢脆现象。

由于酸对金属的腐蚀作用很大,需要添加缓蚀剂。清洗后金属表面成银白色,同时钝化表面,提高不锈钢抗腐蚀能力。采用浓度为5%~20%的硫酸水溶液,清除工件表面氧化皮和粘附盐类的工艺称为硫酸酸洗法。

为了消除硅藻土载体表面吸附,减少色谱峰拖尾,载体在使用前需进行酸洗或碱洗处理。酸洗是把载体用6mol/L盐酸浸煮2h或浓盐酸加热浸煮30min,过滤,用水洗至中性,烘干。酸洗可除去表面上的铁、铝、钙、镁等杂质,但不能除去硅醇基。酸洗载体适宜于分析酸性样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酸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7-24

酸洗工艺流程为:装挂→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热水烫
干。

工艺配方:

1、硫酸120~150 g/ L,双氧水150~180 g/ L,酒精80~100 g/ L。

2、该配方中利用了硫酸的强酸去除铜件上的氧化铜,双氧水的强氧化性去除氧化铜与基体铜之间缉哗光狙叱缴癸斜含铆的氧化亚铜, 酒精的作用是为了稳定双氧水, 避免双氧水在较高温度下分解。

3、黄铜件在酸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 随着酸洗的进行槽液温度会升高, 双氧水会分解, 因此在夏天生产就用两个酸洗槽进行交替冷却, 生产时直接补加硫酸和双氧水, 平常维护比较简单, 操作者容易掌
握。

扩展资料:

1、我国最早用黄铜铸钱开始于明嘉靖年间。

2、“黄铜”一词最早见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申异经·中荒经》:“西北有宫,黄铜为墙,题日地皇之宫。”

3、这种“黄铜”指的是何种铜合金,待考。《新唐书·食货志》又有‘青铜”、“黄铜”的称谓,分别指矿石颜色和冶炼产品,坑有殊名,山多众朴”,指的是火法炼制的纯铜。

4、黄铜一词专指铜锌合金,则始于明代,其记载见于《明会典》:“嘉靖中则例,通宝钱六百万文,合用二火黄铜四万七千二百七十二斤……。”通过对明代铜钱成分的分析,发现《明会典》中所说的铸钱种真正意义上的黄铜的出现较其它几种铜合金晚很多,这是因为黄铜中金属锌的获得比较困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7-24

酸洗工艺流程为:装挂→化学除油→水洗→酸洗→水洗→热水烫干。
工艺配方:硫酸120~150 g/ L

双氧水150~180 g/ L
酒精80~100 g/ L

该配方中利用了硫酸的强酸去除铜件上的氧化铜, 双氧水的强氧化性去除氧化铜与基体铜之间缉哗光狙叱缴癸斜含铆的氧化亚铜, 酒精的作用是为了稳定双氧水, 避免双氧水在较高温度下分解。

黄铜件在酸洗过程中属于放热反应, 随着酸洗的进行槽液温度会升高, 双氧水会分解, 因此在夏天生就用两个酸洗槽进行交替冷却, 生产时直接补加硫酸和双氧水, 平常维护比较简单, 操作者容易掌握。

扩展资料:

黄铜主要分类

铅黄铜

铅实际不溶于黄铜内,呈游离质点状态分布在晶界上。铅黄铜按其组织有α和(α+β)两种。α铅黄铜由于铅的有害作用较大,高温塑性很低,故只能进行冷变形或热挤压。(α+β)铅黄铜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塑性,可进行锻造。

锡黄铜

黄铜中加入锡,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热性,特别是提高抗海水腐蚀的能力,故锡黄铜有“海军黄铜”之称。

锡能溶入铜基固溶体中,起固溶强化作用。但是随着含锡量的增加,合金中会出现脆性的r相(CuZnSn化合物),不利于合金的塑性变形,故锡黄铜的含锡量一般在0.5%~1.5%范围内。

常用的锡黄铜有HSn70-1,HSn62-1,HSn60-1等。前者是α合金,具有较高的塑性,可进行冷、热压力加工。后两种牌号的合金具有(α+β)两相组织,并常出现少量的r相,室温塑性不高,只能在热态下变形。

锰黄铜

锰在固态黄铜中有较大的溶解度。黄铜中加入1%~4%的锰,可显著提高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而不降低其塑性。锰黄铜具有(α+β)组织,常用的有HMn58-2,冷、热态下的压力加工性能相当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