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谁的故事

如题所述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讲的是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22
晋文公重耳的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以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退避三舍。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4-10
晋文公重耳
退避三舍
tuì bì sān shè
[释义]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语出]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战国时晋国国君重耳在与楚军交战中;信守当年立下的诺言开战前先退军九十里。”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ě”。
[辨形] 避;不能写作“蔽”。
[近义] 委曲求全
[反义] 针锋相对 锋芒毕露
[用法] 用作贬义;形容个人或集团变坏。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补充式。
第3个回答  2016-04-22
讲晋文公重耳追答

公元前637年,晋国的流亡公子重耳到了楚国,楚成王盛情的设宴接待他,宴席之上,楚成王多喝了几杯酒,就笑着问重耳:“将来您回到晋国,当上国君,打算怎么报答寡人啊?”重耳闻言一愣,急忙回复:“各种珍宝,您都不缺,我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楚成王一板脸:“难道就不报答了吗?”

重耳想了想,只好回答说:“只有这样了,万一将来晋楚两国闹矛盾,在战场上相遇,我就命令晋军后退九十里(退避三舍,三十里为一舍),以避免与楚国开展,报答您的恩情。如果楚军还不肯放过我们,那我就只有和您较量一番了!”

重耳这番话,句句真心,因为两军交战,主动退却是很伤士气的。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旁人却未必都认可重耳的坦诚,甚至误认为重耳锋芒毕露,言辞无礼。

楚成王听了这话,没什么表示,旁边的令尹成得臣(子玉)可不干了,转头就对楚成王说:“您这么隆重地接待公子重耳,他却出言不逊,其罪当诛!”楚成王摇摇头:“是寡人要求报答,先说错了话,怪不得重耳。况且,他在外流浪多年,还有那么多贤臣肯于跟随,这种人的得上天保佑,是杀不得的。”成得臣还没消气,气鼓鼓地说:“那就把重耳的谋臣狐偃扣留起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楚成王还是没同意。

在楚国待了几个月以后,突然有一位使者从秦国而来,求见重耳,说秦君愿意派兵送他入晋为君。楚成王也说:“楚国距离晋国太远了,得跨过好几个国家才打得到,寡人想帮你却帮不上。秦晋两国接壤,秦君又很贤明,他愿意帮你,再好不过了,你就去吧。”于是派兵把重耳一行人送到了秦国。在秦国的帮助下,公子重耳回到晋国继承了君位,是为晋文公。

过了三年,势力日渐强大的晋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因为都想拉拢宋国加入自己的阵营,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冲突。楚成王念及和晋文公的关系,本想放弃争夺,以免和晋国发生战争。但是成得臣坚决要求与晋国一战,楚成王只得答应。

两军阵前,晋文公命令晋军先后退九十里(即“退避三舍”,上图为晋文公号令晋军后撤),兑现了当年对楚成王许下的诺言。晋军不解为何后退,狐偃呵斥众人道:“难道你们都忘记了当年国君对楚成王许下的承诺吗?”狐偃解释了“信守承诺,理直气壮”的道理,所以晋军虽然后退了九十里,士气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双方在城濮爆发的这场大战,最终以晋国完胜楚国而结束[《城濮之战》全文],从此晋国奠定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