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3 文言文《曹刿论战》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比较阅读。有近几年题的给我发下,谢谢了。

明就要期末考试了,大家速度啊!小弟在此先多谢了。
问题和答案要分开,方便我自己先做一次。大家快点。谢谢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 一鼓作气 ( )
小惠未徧( ) 亲戚畔之( )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又何间焉 ( )
小大之狱( )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2、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必以分人( )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
(2)公将鼓之( ) 亲戚畔之( )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B.①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C.①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
D.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公问其故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①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虽杀巨,不能绝也
B.①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登轼而望之 ②夫环而攻之
D.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②其真无马邪
5、选出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打一仗了。
B.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信用未能使神信任,神灵不保佑您。
C. 环而攻之而不胜 ———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D.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
6、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7、 运用文中原话回答下面的问题。
(1)“齐师伐我。公将战”时,曹刿为什么要见鲁庄公?

(2)“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的原因是什么?

8、甲、乙两文中都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

9、对甲乙两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A.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写作方法以及写作目的是一致的。
B.甲乙两文的思想观点有相同之处、都着眼于“民”。
C.甲文认为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乙文认为“人和”是取胜的重要条件。
D.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甲文用对比突出曹刿的谋略,乙文用对比证明“得道”的重要。
10、简答:你认为曹刿在军事方面的见地和孟子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治国有什么意义?

答案:
1略;2略; 3 C;4 D;5 A;6略;
7(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8人民的作用;
9A;
10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06
这个推荐你在网站里搜 一般都有的 而且比较快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