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如题所述

物理性质: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室温下,乙醇是无色,且有特殊味道的挥发性液体。

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盐(氯化钠)和氯化钾则微溶于乙醇。

化学性质:

乙醇是一种伯醇,连接羟基的碳原子连接二个氢原子。许多乙醇的反应都和羟基有关。

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和水。乙醇可以在有酸的催化下和其它羧酸发生酯化作用,生成相应的酯类和水。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成为乙醛。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乙醇可以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产生燃烧现象,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也可与浓硫酸跟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发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起来。

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果温度在140℃左右生成物是乙醚,如果温度在170℃左右,生成物为乙烯。

扩展资料

运用

杀菌消毒:

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但是由于纯乙醇无法渗透到细胞壁内层,故纯乙醇的杀菌效果不好。体积浓度75%的乙醇用于医用消毒,同样,碘酊(俗称碘酒)的溶剂也是乙醇。

高纯乙醇(~95%)会使细菌细胞脱水,但无法完全杀死在细菌细胞膜内的细菌细胞,原因是高纯度乙醇不能完全溶解由磷脂组成的细胞膜,而无法使细胞内的细胞质流出以杀死细菌。

酒精的浓度太高,反而马上使细菌表面的蛋白质凝固,形成一层硬膜,这层硬膜对细菌反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所以高浓度酒精(95%)消毒杀菌效果,反而不及稀酒精(70~75%浓度最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物理性质: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化学性质:
酸碱性;
酸性 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
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8-01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度很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室温下,乙醇是无色,且有特殊味道的挥发性液体。乙醇具有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9-20
物理性质:无色、有芳香气味、易挥发的液体,沸点78.5℃,凝固点-117℃,密度0.8g/cm^3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常用的有机溶剂。
化学性质:
1、可燃性:C2H5OH+3O2=====2CO2+3H2O
2、与钠反应:2C2H5OH+2Na====2C2H5ONa+H2
3、酯化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H2CH3+H2O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