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分析?

如题所述

中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进行的。何谓社会模式?这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发展道路、运转机制等。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体制。 一,苏联的发展模式综述 我认为要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苏联的发展模式的状况。 1、经济体制模式。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20年,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协作社等。(2)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私营企业,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3)在分配方面,强调国家的计算监督,主张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计件工资制。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1)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经济模式是:(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实行国家工业化。(2)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3)采取整齐划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4)采取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5)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放弃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各种所有制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 2、政治体制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代表的名额由选举结果决定,代表的意见和表决权不受党派的限制。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治体制由原设想的民主理想型向高度集中型转化;由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转化;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向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转化;党政干部由选举制、委员会制向委任制、一长制转化;党中央的权力由中央委员会向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集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虽然都试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始终未能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列宁时期,提出了实行文化革命,创造新型文明;全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斯大林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思想文化发展模式,但滋长了个人崇拜。随后的几代领导人又围绕个人崇拜开展批判运动。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开性”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倾覆。 4、民族制度模式。列宁时期,苏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强调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建立了“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斯大林时期,联盟中央过分集权体制的发展,使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为单一制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有名无实。同时,滋长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无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的理论,曲解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融合的理论。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诸多民族矛盾激化。 5、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和平外交与“唤起世界革命”。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围剿,为摆脱孤立状态,苏联提出了和平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和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发展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为欧洲集体安全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下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膨胀,提出了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方针,采取霸权主义及与美国争霸政策。戈尔巴乔夫时期,又提出了“新思维”外交。 6、执政党建设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对德和约问题上的政策分歧难以调和,政党体制转变为一党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西方方式多党制,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成果被葬送和联盟的解体。 二、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但也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中国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与苏联模式相比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 2、中国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 4、中国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5、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善于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任何国家的发展既有其自身规律和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受制于各国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机。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敢于突破陈规。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本解除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指明正确方向。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为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突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第三、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阶段,一方面必将深刻冲击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新制度取而代之。因此,需要掌握好“破旧”和“立新”、“废除”和“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由易到难,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第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既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实践证明,高屋建瓴,统揽改革全局,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第五、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闭关锁国不仅导致经济落后,更造成旧体制故步自封。对外开放越是扩大,越能注入新的改革动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尖锐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强烈冲击着落后观念,空前开阔了国人的视野,鞭策我们主动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中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第七、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机体内部的潜在风险也会加大。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使之步入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轨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失败教训给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很好的借鉴,以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弊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状况,探索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前进。所以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能够不拘泥于苏联模式而寻找到了自己本国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它就仍要面临着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中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进行的。何谓社会模式?这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发展道路、运转机制等。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体制。 一,苏联的发展模式综述 我认为要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苏联的发展模式的状况。 1、经济体制模式。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20年,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协作社等。(2)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私营企业,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3)在分配方面,强调国家的计算监督,主张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计件工资制。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1)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经济模式是:(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实行国家工业化。(2)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3)采取整齐划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4)采取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5)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放弃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各种所有制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 2、政治体制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代表的名额由选举结果决定,代表的意见和表决权不受党派的限制。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治体制由原设想的民主理想型向高度集中型转化;由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转化;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向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转化;党政干部由选举制、委员会制向委任制、一长制转化;党中央的权力由中央委员会向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集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虽然都试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始终未能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列宁时期,提出了实行文化革命,创造新型文明;全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斯大林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思想文化发展模式,但滋长了个人崇拜。随后的几代领导人又围绕个人崇拜开展批判运动。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开性”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倾覆。 4、民族制度模式。列宁时期,苏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强调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建立了“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斯大林时期,联盟中央过分集权体制的发展,使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为单一制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有名无实。同时,滋长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无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的理论,曲解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融合的理论。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诸多民族矛盾激化。 5、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和平外交与“唤起世界革命”。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围剿,为摆脱孤立状态,苏联提出了和平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和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发展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为欧洲集体安全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下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膨胀,提出了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方针,采取霸权主义及与美国争霸政策。戈尔巴乔夫时期,又提出了“新思维”外交。 6、执政党建设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对德和约问题上的政策分歧难以调和,政党体制转变为一党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西方方式多党制,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成果被葬送和联盟的解体。 二、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但也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中国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与苏联模式相比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 2、中国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 4、中国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5、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善于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任何国家的发展既有其自身规律和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受制于各国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机。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敢于突破陈规。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本解除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指明正确方向。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为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突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第三、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阶段,一方面必将深刻冲击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新制度取而代之。因此,需要掌握好“破旧”和“立新”、“废除”和“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由易到难,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第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既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实践证明,高屋建瓴,统揽改革全局,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第五、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闭关锁国不仅导致经济落后,更造成旧体制故步自封。对外开放越是扩大,越能注入新的改革动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尖锐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强烈冲击着落后观念,空前开阔了国人的视野,鞭策我们主动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中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第七、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机体内部的潜在风险也会加大。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使之步入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轨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失败教训给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很好的借鉴,以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弊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状况,探索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前进。所以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能够不拘泥于苏联模式而寻找到了自己本国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它就仍要面临着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2个回答  2020-11-13
中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进行的。何谓社会模式?这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发展道路、运转机制等。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体制。
一,苏联的发展模式综述
我认为要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苏联的发展模式的状况。
1、经济体制模式。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20年,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协作社等。(2)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私营企业,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3)在分配方面,强调国家的计算监督,主张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计件工资制。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1)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经济模式是:(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实行国家工业化。(2)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3)采取整齐划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4)采取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5)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放弃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各种所有制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
2、政治体制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代表的名额由选举结果决定,代表的意见和表决权不受党派的限制。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治体制由原设想的民主理想型向高度集中型转化;由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转化;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向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转化;党政干部由选举制、委员会制向委任制、一长制转化;党中央的权力由中央委员会向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集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虽然都试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始终未能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列宁时期,提出了实行文化革命,创造新型文明;全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斯大林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思想文化发展模式,但滋长了个人崇拜。随后的几代领导人又围绕个人崇拜开展批判运动。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开性”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倾覆。
4、民族制度模式。列宁时期,苏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强调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建立了“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斯大林时期,联盟中央过分集权体制的发展,使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为单一制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有名无实。同时,滋长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无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的理论,曲解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融合的理论。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诸多民族矛盾激化。
5、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和平外交与“唤起世界革命”。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围剿,为摆脱孤立状态,苏联提出了和平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和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发展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为欧洲集体安全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下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膨胀,提出了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方针,采取霸权主义及与美国争霸政策。戈尔巴乔夫时期,又提出了“新思维”外交。
6、执政党建设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对德和约问题上的政策分歧难以调和,政党体制转变为一党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西方方式多党制,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成果被葬送和联盟的解体。
二、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但也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中国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与苏联模式相比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
2、中国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
4、中国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5、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善于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任何国家的发展既有其自身规律和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受制于各国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机。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敢于突破陈规。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本解除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指明正确方向。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为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突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第三、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阶段,一方面必将深刻冲击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新制度取而代之。因此,需要掌握好“破旧”和“立新”、“废除”和“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由易到难,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第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既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实践证明,高屋建瓴,统揽改革全局,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第五、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闭关锁国不仅导致经济落后,更造成旧体制故步自封。对外开放越是扩大,越能注入新的改革动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尖锐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强烈冲击着落后观念,空前开阔了国人的视野,鞭策我们主动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中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第七、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机体内部的潜在风险也会加大。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使之步入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轨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失败教训给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很好的借鉴,以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弊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状况,探索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前进。所以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能够不拘泥于苏联模式而寻找到了自己本国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它就仍要面临着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3个回答  2020-11-13
中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进行的。何谓社会模式?这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发展道路、运转机制等。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体制。 一,苏联的发展模式综述 我认为要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苏联的发展模式的状况。 1、经济体制模式。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20年,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协作社等。(2)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私营企业,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3)在分配方面,强调国家的计算监督,主张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计件工资制。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1)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经济模式是:(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实行国家工业化。(2)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3)采取整齐划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4)采取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5)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放弃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各种所有制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 2、政治体制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代表的名额由选举结果决定,代表的意见和表决权不受党派的限制。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治体制由原设想的民主理想型向高度集中型转化;由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转化;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向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转化;党政干部由选举制、委员会制向委任制、一长制转化;党中央的权力由中央委员会向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集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虽然都试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始终未能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列宁时期,提出了实行文化革命,创造新型文明;全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斯大林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思想文化发展模式,但滋长了个人崇拜。随后的几代领导人又围绕个人崇拜开展批判运动。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开性”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倾覆。 4、民族制度模式。列宁时期,苏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强调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建立了“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斯大林时期,联盟中央过分集权体制的发展,使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为单一制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有名无实。同时,滋长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无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的理论,曲解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融合的理论。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诸多民族矛盾激化。 5、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和平外交与“唤起世界革命”。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围剿,为摆脱孤立状态,苏联提出了和平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和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发展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为欧洲集体安全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下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膨胀,提出了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方针,采取霸权主义及与美国争霸政策。戈尔巴乔夫时期,又提出了“新思维”外交。 6、执政党建设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对德和约问题上的政策分歧难以调和,政党体制转变为一党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西方方式多党制,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成果被葬送和联盟的解体。 二、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但也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中国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与苏联模式相比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 2、中国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 4、中国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5、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善于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任何国家的发展既有其自身规律和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受制于各国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机。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敢于突破陈规。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本解除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指明正确方向。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为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突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第三、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阶段,一方面必将深刻冲击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新制度取而代之。因此,需要掌握好“破旧”和“立新”、“废除”和“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由易到难,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第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既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实践证明,高屋建瓴,统揽改革全局,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第五、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闭关锁国不仅导致经济落后,更造成旧体制故步自封。对外开放越是扩大,越能注入新的改革动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尖锐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强烈冲击着落后观念,空前开阔了国人的视野,鞭策我们主动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中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第七、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机体内部的潜在风险也会加大。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使之步入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轨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失败教训给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很好的借鉴,以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弊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状况,探索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前进。所以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能够不拘泥于苏联模式而寻找到了自己本国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将会遇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它就仍要面临着通过不断地进行改革来适应发展的需要。
第4个回答  2020-11-13
中国和苏联是两个社会主义大国,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发展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苏联模式进行的。何谓社会模式?这里指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社会发展道路、运转机制等。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指令性的计划管理为主要特征、以行政方法为主要管理手段的体制。
一,苏联的发展模式综述
我认为要分析中国改革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根本原因,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苏联的发展模式的状况。
1、经济体制模式。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到1920年,苏联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把全国土地收归国有,使用权归农民,并由国家在国有土地上组织国营农场、农民协作社等。(2)在国民经济运行机制方面,由国家组织产品分配代替私营企业,国家收购粮食供应城市,收购工业品供应农村。(3)在分配方面,强调国家的计算监督,主张在消费品的分配上实行计件工资制。战争结束后,实行新经济政策:(1)在农业上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在流通中允许贸易自由。(3)在工业方面,由全部国有化到实行部分工业企业私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4)在经济管理体制和方法上,建立了中央和地方两级计划委员会,开始运用价值规律、货币、信贷、财政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5)引导农民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从斯大林时期到戈尔巴乔夫之前,苏联经济模式是:(1)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下,实行国家工业化。(2)实行农业集体化和机械化。(3)采取整齐划一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4)采取高度计划化的经济运行模式。(5)以行政手段为主,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模式。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取消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生产资料“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放弃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开展各种所有制不受限制的自由竞争。
2、政治体制模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俄共党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维埃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中央执行委员会是苏维埃代表大会闭幕期间的最高权力机构。苏维埃代表由直接选举产生,各党派代表的名额由选举结果决定,代表的意见和表决权不受党派的限制。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政治体制由原设想的民主理想型向高度集中型转化;由联合执政向一党专政转化;由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向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人民管理国家转化;党政干部由选举制、委员会制向委任制、一长制转化;党中央的权力由中央委员会向政治局、书记处、总书记集中。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虽然都试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但始终未能改变高度集权的局面。戈尔巴乔夫对政治体制的改革更是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3、思想文化发展模式。列宁时期,提出了实行文化革命,创造新型文明;全面吸收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提高知识分子地位,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新人。斯大林总体上继承了列宁的思想文化发展模式,但滋长了个人崇拜。随后的几代领导人又围绕个人崇拜开展批判运动。到戈尔巴乔夫时期,思想文化建设提出了“公开性”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放弃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走上了“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倾覆。
4、民族制度模式。列宁时期,苏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理论,强调反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建立了“在自由民族的自由联盟基础上各苏维埃民族共和国联邦”。斯大林时期,联盟中央过分集权体制的发展,使苏联实际上逐渐成为单一制的国家,各加盟共和国的主权有名无实。同时,滋长了大俄罗斯民族主义。随后的几代领导人也无视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将长期存在的理论,曲解马列主义关于民族融合的理论。到戈尔巴乔夫时期,诸多民族矛盾激化。
5、对外战略和外交政策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奉行的对外战略是和平外交与“唤起世界革命”。第一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加紧了对苏维埃政权的围剿,为摆脱孤立状态,苏联提出了和平外交方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和集体安全的外交方针,发展同已建交国家的关系,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为欧洲集体安全而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下的苏联大国沙文主义膨胀,提出了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方针,采取霸权主义及与美国争霸政策。戈尔巴乔夫时期,又提出了“新思维”外交。
6、执政党建设模式。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苏联实行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共产党为主体的多党合作政党体制。但是,随着国内外政治形势的变化,共产党与其他政党在对待农民问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对德和约问题上的政策分歧难以调和,政党体制转变为一党执政。戈尔巴乔夫执政后,取消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西方方式多党制,最后导致社会主义成果被葬送和联盟的解体。
二、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发展基本上是参照苏联模式,但也并非一切都照搬苏联模式。特别是在政治体制和政治建设上,中国吸取了苏联模式的某些经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制。与苏联模式相比区别主要有五个方面:
1、中国没有照搬苏联模式的无产阶级专政,而是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后者同前者的突出区别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属于人民的范围,而俄国资产阶级在十月革命后是被剥夺了选举权的。
2、中国没有沿用苏联的苏维埃的政权构成形式,而采取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中国形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的存在、各级人民政协的建立,是我国政治体制与苏联的共产党一党独存、一党执政的体制的重大区别,也是前者优于后者的重要表现。
4、中国没有搬用苏联的联邦制的国家机构形式,而是建立了单一制的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等。
5、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中国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中国发展成功突破苏联模式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改革道路,善于吸收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任何国家的发展既有其自身规律和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受制于各国经济、政治和历史条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基本国情,积极研究其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有益经验,尽量少走弯路。始终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可行途径,建立起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活力和生机。
第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科学指导开创性的改革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理论创新,尤其是在历史紧要关头敢于突破陈规。如在“文化大革命”结束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根本解除传统计划经济理论的束缚。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了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指明正确方向。十五大、十六大继续推进理论创新,在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进一步做出创造性的理论贡献,为推动改革实践的不断突破,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第三、着力解决深层次体制矛盾,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新阶段,一方面必将深刻冲击旧体制的核心部分,另一方面更需要以新制度取而代之。因此,需要掌握好“破旧”和“立新”、“废除”和“建设”的辩证关系,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由易到难,不断消除深层次的旧体制障碍,同时全面加强各项新制度的建设。及时总结改革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具有稳定性、权威性的新制度和新机制。第四、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计划体制、财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等相继进入攻坚阶段,既需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同时也要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实现改革的重点突破。实践证明,高屋建瓴,统揽改革全局,循序渐进和大力度突破相辅相成,既可减少社会震荡,又可避免重大改革久拖不决。第五、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良性互动。闭关锁国不仅导致经济落后,更造成旧体制故步自封。对外开放越是扩大,越能注入新的改革动力。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争取“入世”的进程,尖锐揭示了计划经济的深层次弊端,强烈冲击着落后观念,空前开阔了国人的视野,鞭策我们主动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一切先进的制度文明,把改革引向纵深,增强中国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适时有序推进改革开放,关键是把握好改革力度、开放程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的协调统一,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在全社会形成推动改革的高度共识和强大动力,实现稳中求进。第七、用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办法防范、化解风险,增强经济机体的抗冲击能力。发展市场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运行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增加,经济机体内部的潜在风险也会加大。近十年来,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渡过经济过热和亚洲金融危机的难关,逐渐缓解近期经济偏冷的压力,很重要的经验是通过推进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化解金融风险,更多地运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加强和改进宏观经济调节,引导经济结构调整,从而避免了经济大起大落,使之步入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轨道。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失败教训给中国在改革的过程中得以很好的借鉴,以至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这些弊端,并且结合了中国自身的状况,探索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一条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断前进。所以说,中国的改革是成功的,因为它能够不拘泥于苏联模式而寻找到了自己本国发展的道路。然而,中国在今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