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歌谣中任选一个加以说明至少用一种说明方法

如题所述

二十四节气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节气的含义: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即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2、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3、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4、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5、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6、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 日为清明。

7、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8、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9、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10、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11、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12、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13、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14、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15。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公历1月5日和该月的20日左右为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9

二十四节气歌谣: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立春、雨水)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惊蛰、春分)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清明、谷雨)(春季)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立夏、小满)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芒种、夏至)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小暑、大暑)(夏季)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立秋、处暑)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白露、秋分)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寒露、霜降)(秋季)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立冬、小雪)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大雪、冬至)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小寒、大寒)(冬季)



说明: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节气,又名正月节、立春节、岁首、岁旦等。上古“斗柄指向”法,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既是春季的开始亦是岁之首。上古时代,礼俗所重的还不是正月初,而是立春日;重大的拜神祭祖、祈年、迎春和农耕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儿天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而且它的民俗功能也一直遗存至今。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所对应的地域只是我国华南地区,分界线在广西桂林到江西赣州一线。

立春时(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10摄氏度以上算入春),那一线以南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但我国93%的陆地面积上都还是冬,到黑龙江,往往是在谷雨立夏时才入春。“立”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03
二十四节气歌谣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立春、雨水)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惊蛰、春分)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清明、谷雨)(春季)
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立夏、小满)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芒种、夏至)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小暑、大暑)(夏季)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立秋、处暑)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白露、秋分)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寒露、霜降)(秋季)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立冬、小雪)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大雪、冬至)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小寒、大寒)(冬季)
1、夏至、冬至: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中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7月,夏至为6月22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中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到了,故分别称为夏至、冬至。又因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2、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此两天昼、夜相等,古时统称为日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之间,把春季与秋季各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与秋分的。
3、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之开始,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故此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4、雨水:表示少雨水的冬季已过,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多。
5、惊蛰:蛰是藏的意思。动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做入蛰,至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人们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故称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
6、清明: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7、谷雨:降雨明显增多,雨水促使谷类作物之生长发育,古代称为雨生百谷。
8、小满:夏熟作物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故称小满。
9、芒种:芒指有芒作物,种是种子。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
10、小暑、大暑:暑是炎热之意,是一年当中最热之季节。小暑是开始炎热,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11、处暑:处是终止、躲藏之意。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快要“躲藏”。
12、白露:处暑后气温降低,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条件,露水凝结得较多,呈现白露。
13、寒露: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故称寒露。
14、霜降:气候已渐寒冷,有白霜出现。
15、小雪、大雪:入冬以后,天气冷,开始下雪。小雪时,始下雪;大雪时,雪下得大,地面可有积雪。
16、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气候开始寒冷,称为小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称之为大寒。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进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被称中国第五大发明
参考资料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903/19/9076298_234093943.shtml
参考资料来源:http://www.baike.com/wiki/%E4%BA%8C%E5%8D%81%E5%9B%9B%E8%8A%82%E6%B0%94&prd=button_doc_jinru
第3个回答  2019-02-14

立春:

1、立是见,春是蠕动,是植物开始有生机的意思,这一天是春天的开始。

2、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二十四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中国古代农业灌溉依托于河流,农耕主要集中于长江、黄河流域。而二十四节气歌更适用于黄河中下游流域的农事指导。直到现在,这些地区的农民仍按照节气配合温度、降水来从事农业生产。

为方便记忆,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如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03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5月20日——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为小满,小满指的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从此拉开,是农民一年中又一个繁忙的季节。这一时期,需要时刻注意“干热风”的袭击,否则一年的收成将会受到威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与此,小得盈满。” 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

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田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