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石粮食是现在多少斤?

如题所述

现代为十两一斤,一百二十斤为一石;古代为十六两一斤,一百五十斤为一石。

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也是以粮食作为收入标准,如一名明朝的七品知县,收入是九十石,这个石,就是粮食的一种衡量单位。念“旦”。

石既是容量单位,也是重量单位。如果是按照容量来算,十斗为一石。

而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也是以粮食作为结算的。细心的朋友们可以查阅一下共和国财政收入里,1949年,是以粮食作为结算的。当时的收入是304亿斤粮食,支出是567亿斤粮食。

这个主要是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而且当时的确已经没有金银作为结算基础(国民党撤退大陆的时候,将所有的外汇与92万两黄金全部带走),只好用粮食来代替。

到第二年的时候,已经取消了用粮食做为结算的方式了。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计量的发生,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的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组织形式的进步,开始提出对长度、容量、重量和时间等计量的需要。

这些计量活动常以人体的某一部分、其他的天然物或植物果实作为计量标准进行计量活动,如伸掌为尺、迈步定亩、滴水计时等。

“石”是古代的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

古代常用容量单位由小到大有升、斗、斛(石)、钟,通常学者们认为斛和石相通,自秦汉开始它们之间都是十进制

《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汉一两为15.6g,一斤即249.6g,一石一百二十斤29952g约合29.95kg。因此汉代一石约59.9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米本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09
林甘泉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_秦汉经济史(上)》认定: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1汉石等于120汉斤,约为15公斤。实际应用时因粮食种类不同而不等。1汉石120汉斤是指粟。如是稻谷则为100-120汉斤,如是米则最高至1汉石160汉斤。日本的那个加贺百万石是指加贺国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达百万石。这里的1石是容积单位,相当于1.8中国石,称量约为110公斤。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
第2个回答  2014-09-12
1汉石等于120汉斤,约为15公斤。实际应用时因粮食种类不同而不等。1汉石120汉斤是指粟。如是稻谷则为100-120汉斤,如是米则最高至1汉石160汉斤。日本的那个加贺百万石是指加贺国土地肥沃,粮食产量高达百万石。这里的1石是容积单位,相当于1.8中国石,称量约为110公斤。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59200克,即59.2公斤。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2-02-14
石,本为容积单位,做重量单位时,各个朝代是不同的,原因在于古代计量衡不统一。近一千年来,大多使用这样计算方式,1石=10斗=10升,但是各个时期,1升大小不同,具考证,明朝1升与现在公制1升相差不大,北京某个博物馆里还有一个明朝时期的1升木制容器,比公制的大一点点,可以算在公差里。
这差不多可以知道,1石大约100升,稻谷加空隙密度大概在600∽650g/升,1石大概120市斤,但大米密度一般在800g∽900g/升之间,1石大约在160~180市斤之间。
我们知道清朝时期,为了跟外国接轨,规定了1两=37.3克,1斤=16两=596.8克。
而清朝几乎沿用了大多数明朝度量衡,所以清朝1石稻谷≈120市斤≈100.5旧斤。
不过这只是稻谷重量,各种粮食如高粱,小麦,大豆,豌豆,蚕豆,密度不同,1石重量也天差地别,网上各种引经据典,得出1石=120斤,或者100市斤,更有甚者说160斤,180斤,都没经过认真考究
第4个回答  2021-10-24
一石等于150斤,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15斤,一斗等于五升,一升等于三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