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老师对科学课的评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6
2019年6月27日,由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委会主办的“2019幼儿园课程与教学评价国际论坛”第八分会场活动“幼儿园科学教育领域课程评价”在杭州市蓓蕾学前教育集团京杭幼儿园举行。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兼南京市鹤琴幼儿园园长张俊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副院长赵一仑博士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50多名幼教同仁一起参与了活动。在参观完幼儿园环境后,会议于上午9时在京杭幼儿园音乐厅正式开始。

活动围绕幼儿园科学领域的课程评价,充分展示了当下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改革的亮点和趋势,既有传统科学特色幼儿园以儿童中心的不同类型活动的现场观摩,又有当下科学教育热点信息化和STEM教育的经验分享,既有南京、上海科学教育改革的先锋,又充分呈现了浙江科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发展,更有不同地域文化和实践的互动交流。为参会代表献上了一场科学教育的饕餮大餐。

观点报告:

——杭州市蓓蓓蕾学前教育集团金环园长《蓓蕾幼儿园玩科学的评价》

她从“儿童立场”出发,解读了蓓蕾“玩科学”课程的理念,并以“玩科学”课程中主题审议的三阶段为例,为我们详细说明“玩科学”如何通过主题实施不同阶段不同问题、不同评价主体和不同评价方式的有针对性匹配,帮助教师解读幼儿,从而以评促教支持幼儿学习的过程。

——杭州市蓓蕾学前教育集团教科室主任 杨海亚 《科学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评价——基于class系统的研究视角》。

她以自身为例,为我们展现了一线教师如何通过研究和运用class系统量表进行科学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评估,从而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范例。同时,也为class量表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践经验。

——南京市逸仙实验幼儿园业务院园长 葛琳《STEM视角下的幼儿成长》

葛园长通过生动的学习故事和在场的老师们分享了STEM教育理念下的儿童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断成长,用实践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基于STEM的视角去观察、解读和支持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上海市徐家汇区科技幼儿园园长 汪瑾《“乐玩科技”的园本课程品质化发展》

汪园长从课程的品质追求、课程内涵的梳理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三方面展开,为我们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科技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发展和深化过程,深入浅出的讲解、具有深度的思考和对幼儿科学教育的全面探索让在场的老师对“乐玩科技”充满向往。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第四实验幼儿园园长 蓝燕燕《STEAM教育中的教师专业成长》

同是STEM教育,蓝燕燕园长则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为我们展示了“小创客”活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蓝园长指出:幼儿园的小创客活动呈现出兴趣化、生活化、探索操作化和工程思维化的特点,教师应在充分关注小创客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在应用的生活中学,重视过程的合作中学,重视团队合协作的合作中学,而支持幼儿创客学习的过程,也就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幼儿园园长 张波《智慧教育让孩子们从容面向未来》

教育要面向未来,未来的教育究竟是怎样的呢?张波园长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为我们展开了未来智慧儿童的“智慧教育”探索。她通过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展现了现代科技发展对当前和未来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影响和改变,也引发与会教师对“究竟未来的儿童需要怎样的教育?”“现代科技如何适当运用与幼儿科学教育?”这些问题产生了思考。

幼儿活动:

小班户外游戏《彩色的世界》

中班区域游戏《花园里有什么》

大班木工坊活动《我是小木匠》

班级区域游戏《只有一个地球》

学习故事分享:

蓓蕾学前教育集团教师许琳《木工坊里的故事——小木屋》

蓓蕾学前教育集团教师童旺《只有一个地球》

两位年轻的教师从自己教育实践中的学习故事开始,为我们呈现了教师如何通过幼儿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与儿童的互动和交流,在教学中评价、在评价中学习的师幼共同成长过程。

问题研讨:

“儿童、科学、评价”是活动中出现最频繁的关键词,围绕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议就幼儿园为什么要做评价?幼儿园的评价怎么做?如何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作用以及幼儿园量化评估怎么做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和研讨。

·“儿童立场”是评价的基本价值取向

评价是当前每个幼儿都在做,都想做,但却都在感叹“做不好”的事。那么,究竟幼儿园为什么要做评价?怎样的评价才是真正的幼儿园评价?“儿童立场”、“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是本次会议所传递出最重要价值取向。正如张俊教授所说:评价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让教师和幼儿的交流更轻松,让我们能从评价中发现幼儿的闪光点,让我们对幼儿的未来发展有合理的期望。幼儿园的评价不能迷失在表面的评价中,为了评价而评价,迷失方向的评价还不如不做。赵一仑副教授也认为:关注儿童,以儿童为中心,做有意义、有价值的评价,与孩子交流、互动,增进老师对孩子的理解,对课程的理解,促进孩子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思考才是幼儿园真正的评价。

·“嵌入式评价”是幼儿园评价的重要方法

那么,幼儿园评价究竟该怎么做?张俊教授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评价应该与教学紧密相连,进行“嵌入式评价”,因为教学本身有评价的意义,评价本身也有教学的意义,教学即评价,评价即教学。在幼儿园评价中,课程与评价都并非独立存在的,我们应该将评价与课程相结合,幼儿园应该实施有弹性的课程,通过评价给课程基于事实的指引,将评价结果回馈教学,从而真正促进儿童的发展。

·“做幼儿园教师可以做的评价”是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教师是幼儿园评价的重要主体,但在当前的幼儿园评价中,教师往往谈评价色变,对评价有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一是害怕评价给自己“贴标签”有压力,二是忙的没时间来做。因此,如何减少教师额外的负担,将评价真正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和能力水平,让教师体验和感受到评价真正带给教学的作用,带给自己专业发展的价值,“做幼儿园教师可以做的评价”是当前和未来幼儿园评价需要去思考和改变的。

·“如何在幼儿园做量化评估?”

活动现场,对不同评估量表在幼儿园评价中的运用,以及如何自制幼儿园量表来进行评价展开了讨论。量表或量化的评估是幼儿园评价的重要方法,但并不是唯一方法,幼儿园可以使用或运用一定的量表来进行课程或教学评价,但更多还是要基于本园和本园教师的发展水平,如果精力和能力有限,通过过程性的质性评估,同样可以做好评价这件事。

最后,赵一仑博士对本次会议做了总结:杭州市蓓蕾幼儿园是一所以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蓓蕾十多年的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玩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过程就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不断发展的自我评价和诊断过程。我们希望这样的会议既能传递蓓蕾“儿童立场、科学发展”的科学教育理念,同时也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持续改进的教育体系是如何促进儿童发展,促进教师成长的样例。

杭州市蓓蕾学前教育集团京杭幼儿园
第2个回答  2020-10-26
1、教师的评价要符合客观性的原则

在幼儿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评“好孩子”的情景:老师说:“xx这星期吃饭很乖,上课会回答问题,和小朋友也很友好,应该给他评‘好孩子’。”再“民主”一些的做法,便是让似懂非懂的小朋友表决一下。这种面面俱到的评价,看似公正,其实是最容易伤害幼儿的。因为教师费心挖掘那么几个“好孩子”,却忽略了大部分幼儿在同一时间里的努力。一个孩子也许在这一点上没有做好,可在另一个方面却进步了。而老师却在求全责备,对孩子的努力视而不见。孩子如果经常处在这样的评价之中,就会失去信心,甚至会不在乎地说:“我反正评不上好孩子的。”

客观的评价,应该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对每个小朋友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与恰当而及时的评价。这倒不是说给每个人都评上“好孩子”,那样的话,又是另一种表现得“不公正”了。正确的做法应该将目光顾及到每个孩子的发展与进步。比如说在小班阶段评小红花,只要孩子在某一方面进步,就应给与鼓励。一位小朋友主动扶起摔了一跤的同伴,就可发给他小红花。一位小朋友尝试着自己扣好了扣子,也可发给小红花;一位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同样可以发给他小红花。小红花不应成为十全十美的标志,而是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表明的一种肯定态度,它能使幼儿不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

这里要注意的是,这种评价是针对幼儿个体的行为的,不能轻易地把幼儿放入群体中与他人作比较。如果我们总是把幼儿的进步与比他强的人相比,那么他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进步。所以对幼儿的评价应着眼于与他自身相比,时时处处让他在老师的帮助下看到自己的进步。而且这样的评价是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每个孩子在各种场合都有可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在这种情形下,幼儿往往会表现得劲头十足,他得到一次表扬,就期望得到第二次。这种积极的情绪就会一直支持他向成人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2、评价的手段要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认识是很直观,具体的,如果仅仅依靠语言的力量,评价很难在幼儿身上收到满意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采用一些形象有效的手段配合语言来进行评价。同时要注意,采用了一种较为有效的评价手段以后,也不是一劳永逸了,因为从小班到大班,幼儿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走向成熟的,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势必会减弱对幼儿的吸引力,从而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作用。

一般来说,小班幼儿比较乐意接受小红花。小红花是一个实物,幼儿看得见,摸得着,在受到老师肯定的同时,他可以拥有它。这使得肯定的评价更为直接,更为有力,幼儿以后就乐意重复受到肯定的评价行为,从而使正确的行为得到强化。

中班幼儿对小红花的态度就不那么热情了。如果此时继续沿用小班的评价方式,幼儿就会逐渐失去兴趣,并在潜意识里产生一种抵触的情绪。因此,在中班阶段,改换一种评价方式,这本身就是对幼儿成长的一种肯定,他们是乐意接受这种改变的。

到了大班,幼儿的眼界显然比小、中班幼儿宽多了,思维也更活跃,他们爱想问题,爱探求未知的世界。如果能利用他们感兴趣、向往的事物来作为评价的手段,就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比如在我们班,小朋友对地球仪特别感兴趣,热衷于认识全国各大城市,就采用“小飞机飞向北京”的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飞”过一座座城市,最后“飞向北京”。这种形式果然大受欢迎,“小飞机”像一块磁石,牢牢地吸引着幼儿。

孩子们对飞行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他不断努力,受到教师肯定的过程。面对这样的过程,孩子们会做出自觉地调整自己的行为的努力。

3、评价要注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分解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习惯于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整体的评价。这实在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方式。而我认为,对幼儿的行为要做分解,分解出哪些行为是不对的,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毛病是常犯的,哪些是偶犯的,甚至是无意中犯的;还有哪些行为看得出有孩子的主观努力,这样,教师就不会去肯定一切,否定一切。只有教师清楚明了了,才会使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做错了,要改正;哪些事情做对了,要坚持;哪件事情是无意中发生的,下次要注意了。这样的评价即客观、公正,又使孩子容易接受,并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从而获得继续努力的动力。对幼儿的表现作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掐灭他们努力的火花。有时候,孩子一天的努力,会由于自己偶尔一次的淘气而告失败,本来期盼着表扬,会以受到老师的批评而告终。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学会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能,而且它具有相当的艺术性,对教育的效果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掌握这种技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