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沙遗址,出土一千根象牙,为何考古学家要就地掩埋并禁止挖掘?

如题所述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来了很多耀眼的文物。

有些文物是以收藏的形式流传了下来,有些则是以考古的形式从古墓之中发掘,目前我国博物馆中所展示的大部分文物大多都是从古墓中所出土的。


在早些年我国因为考古技术不太成熟,所以有很多文物在出土之后因为无法保存出现了破坏的情况。

比如说郭沫若先生曾经发掘的诸多明朝陵墓,由于发掘方式粗暴以及文物保存手段落后,导致很多文物出土之后损毁。

在21世纪初的时候,我国在四川金沙遗址里发现了1000多根象牙,但是专家到场之后却要求就地掩埋而禁止挖掘。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事情发生在2001年的四川金沙遗址,考古之专家在发掘遗址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比如说金银铜器,还有一些古典文集等。

不过让发掘专家出乎意料的是,在最后一层里竟然发现了有数千根的象牙。

在象牙刚出土的时候洁白如玉,但是没过一会便开始出现了严重的风化现象。

之后考古专家也就对已经挖出来的象牙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先用湿毛巾包住然后再用保鲜膜封存,最后交给特殊部门进行处理。没有发掘出来的象牙都就地掩埋。

而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最为主要的原因也是迫于无奈,毕竟郭沫若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所以我们对于文物的态度,更多是保护,而不是开发。

但我国当时的考古对于这种刚出土的象牙并没有任何保存的经验。以往我国出土的文物中,大多都是金银珠宝以及少有的书籍服装等陪葬物品,通过多年经验的积累,对此类的文物都有着一定的保存经验。

对于一些出土之后特别容易风化的产品,都会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专业的防护人员就在旁边时刻准备着文物出土之后立刻将其封存起来。比如说出土的一些尚未腐烂的尸体等。

但与之相对比,之前从来没有出土过象牙的经验,所以对于刚出土的象牙会面对的风化现象,大家没有什么经验,更不知道有人该如何做防腐。



象牙在土地埋了上千年里面的蛋白质已经完全被分解掉了,所以导致象牙整体出现了一种疏松多孔的状态,稍微见点风和水之后便会碎的一块一块的。

象牙即便能够被发掘出来,想要将其收藏也是一个非常有技术性的难题,而且在收藏的过程中极易造成损坏。

所以也就是说,当时若发掘出来一个象牙,便是浪费掉一个文物,这与考古初衷不符合,是重走郭沫若先生的老路,因此只能果断放弃。

而且即便是要放在博物馆里展览,有那么一两根就可以了,没必要将所有的象牙都挖出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因为这批象牙一旦风化就会变成粉末保存,专家为此对其进行化学处理,仅一根就花费了四万多,这么多将是一笔巨资,也不能保证它永远不会风化。所以经过研究,决定就地掩埋,这是最好的保存方法,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宣布禁止金沙遗址的发掘。

我们都知道这是一个商周时期的古代遗址。这个地区占地5平方公里。这里有宫殿、祭祀场所、住宅区以及墓地。已经收集了大量古代遗址。其中不到十分之一被挖掘出来。从这里已经发现了1000多件文物。此外,这些文物的水平相对较高,其中一级文物占30%以上,由此可以推断,其余十分之九的地区一定还有大量的文物,它们都非常珍贵。

太阳鸟金饰品非常轻巧,是金沙遗址含金量最高的文物。装饰的中间是四只神圣的鸟环绕的光芒四射的太阳。整个设计都刻在镂空处,就像我们的剪纸一样。我第一次看到黄金剪纸。为了保护这种黄金饰品,专家们想用现代技术复制它,所以当外国提出参观文物时,我们也可以满怀信心地答应,但是几次试验都失败了。四年后,这件金饰被列入中国遗产,其设计被指定为中国文化遗产的象征。

除了这只太阳鸟的黄金饰品,还出土了一些特殊的文物。也正是因为这些文物的发掘,金沙遗址被专家关闭,禁止挖掘。这些遗迹是什么?为什么它们如此有影响力?这些遗物是一批象牙,一种有1000多件和一些碎片的象牙,由于碎片不完整而无法回收。按重量计算,这些象牙超过一吨。最长的是1.85米长。经过牙齿的化学鉴定,它的种类是亚洲象。

第2个回答  2020-06-01
因为考古学家害怕挖出来之后会破坏这些东西,那样的话文物就都被毁了。
第3个回答  2020-06-01
这主要是因为考古学家们发现因为长时间在地里边掩埋,象牙属于有机物质,已经变得非常的疏松,一碰就容易破碎,所以就就地掩埋。
第4个回答  2020-06-01
埋在地底一千多年的象牙已经属于文物,但一出土就会风华,造成文物的损坏,因此要就地掩埋并禁止挖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