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为何没有其他招式?一昧的和曹操耗着?

为何不采取一些奇招出奇制胜?真的对自己这么自信吗?

首先要从袁绍这个人的性格说起,袁绍的性格相当于曹操来说缺少了一些杀伐果断,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他给不了敌人致命的一击,就比如说在官渡大战的前期,曹操率兵去攻打刘备,并且把自己的大本营空了下来,然后这个时候许攸建议袁绍去攻打曹操的大本营,但是袁绍拒绝了许攸的提议,然后错过了一次非常好的击败曹操的机会。

其次袁绍对于战局的判断不是很清晰,他往往会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去下决定,而且根本不管手下的谋士给他提供的建议,就比如说官渡大战到了白热化的那个阶段,那时候曹操被袁绍打得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还手之力了,并且把所有的兵力都龟缩到了官渡的大本营。

于是这个时候许攸建议袁绍直接去攻打曹操的许都,一旦攻打下来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打着解救天子的旗号把曹操给消灭掉,但是刚愎自用的袁绍觉得不去攻打许都他也能够把曹操给消灭掉,然后许攸一气之下便连夜投靠了曹操,并且在之后向曹操献计了一个火烧乌巢的计划,然后后来曹操凭借着火烧乌巢的胜利,奠定了打败袁绍的基础。


此外袁绍阵营内部的争端相对于曹操来说是多很多的,就比如说袁绍的几个儿子就相互的明争暗斗,甚至有的时候真的连底下的将士都看不下去,所以就导致每一次要实行什么命令的时候意见都不统一,但是要知道战机是稍纵即逝的,你错过了就没有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3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一场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当时袁绍佣兵十万,谋士,良将多如牛毛。尤其是袁绍家族,四世三公的头衔,极具号召力。曹操虽然号称拥有一万人,实际上,只有几千人,无论谋士,还是武将都十分匮乏。粮草,战略物资奇缺,地盘小,名气,号召力,比袁绍小得多。因此,经常出现逃兵,甚至有人暗地里同敌人相互勾结,为了自己的前途,很多人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袁绍自持实力雄厚,决定速战速决,一举消灭曹操。手下的谋士曾经提醒过他,曹操异常狡诈并不好对付,这样做效率太低,得不偿失。不如采取袭扰战,逐步压缩曹操的生存空间,使曹操内部发生分裂,然后消灭曹操比较实际一些。袁绍既嫌麻烦,又非常轻敌,一意孤行,结果铸成大错,气走了谋臣不说,还损兵折将。袁绍属于世袭贵族,和其他纨绔子弟一样,喜欢自高自大,自身能力十分平庸,无论智商,情商都非常低下。完全依靠以大欺小的手段,对付别人,根本谈不上使用谋略。胜败乃兵家常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袁绍实力强大,即使官渡之战失利,实力仍然比曹操强得多。袁绍从小娇生惯养,任性成性,根本受不得半点挫折和打击,选择了自暴自弃,任意胡为,结果,袁绍集团内部离心离德,最终分崩离析。说到底,袁绍除了依靠祖上的威望狐假虎威,作威作福,自己没有半点真本事,这就是为什么袁绍没有半点长进的原因,无论是斗心眼,还是玩谋略,袁绍根本就不能和曹操相提并论。其实不只是袁绍,东汉末年的那些世袭贵族,大部分基本上都是些草包庸才,别看平时作威作福,一旦身处乱世之中,必然原形毕露,被无情淘汰也是清理中的事,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第2个回答  2019-09-14

袁绍没有大志向,但反应迟缓,肯定不会行动的。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正月,曹操出人意料地先进攻徐州的刘备。众将认为应先打袁绍,曹操说:「刘备是人中豪杰,现在不打,将来必有後患。袁绍没有大志向,但反应迟缓,肯定不会行动的。」遂进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破刘备於徐州,关羽被生擒投降,旋即还军官渡。不出曹操所料,袁绍迟疑不决,失去夹击曹操的良机。

二月,袁绍率步兵十馀万、骑兵一万,进军黎阳(今河南濬县东北),准备渡河,同时派遣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北)。是役袁军折损颜良部队。

声东击西[编辑]

四月,曹操用荀攸之计,声东击西,佯装欲於延津渡河,诱使袁绍分兵西向,实则轻兵突袭白马,颜良於阵间措手不及,为关羽所杀。白马之围遂解,关羽复投刘备。详见白马之战。

以利诱之[编辑]

曹操迁移民众,沿河西南向退。袁绍率军渡河,追击曹操,至延津南。曹操令骑兵解鞍放马,将辎重丢弃。文丑与刘备带著五六千骑兵先後追至,士兵们争夺辎重,情况混乱。曹操以五百馀骑,乘机突击,大破,斩其骑将文丑[4]。此後,曹操还军官渡,袁绍进保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详见延津之战。

当时,江东孙策意欲偷袭许都,却因被刺客暗杀而终止。

汝南郡黄巾军刘辟叛变,袁绍使刘备前往相助,为曹仁击破。

相持[编辑]

八月,袁绍不听沮授持久作战的建议,自阳武逐渐进逼至官渡,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

九月,曹操与袁绍交战不利,转而坚壁拒敌。袁绍建高橹,垒土山,居高而射,曹兵只得蒙盾而行。曹操於是制作霹雳车,发石击破橹楼。袁军又掘地道,曹军就挖长沟。曹军粮草将尽,士卒疲乏,曹操写信给荀彧,商议要退守许都。据《三国志·武帝纪》,曹操一日见运粮士兵疲於奔命,於心不忍,不禁脱口而出,「却十五日为汝破绍,不复劳汝矣!」荀彧回信说:「袁绍将主力集结於官渡,想要与公决胜负。明公以至弱当至强,若不能制,必为所乘,这是决定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就像当年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刘邦、项羽没有人肯先退一步,以为先退则势屈。现在明公以一当十,扼守要冲而使袁绍不能前进。情势已然明朗,绝无回旋的馀地,不久就会发生重大的转变。这正是出奇制胜的时机,千万不可坐失。愿明公审时度势啊。」[5]於是曹操决心继续坚守待机,同时令徐晃等人骚扰袁军补给线。

奇袭[编辑]

周曰校插图版《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曹操破袁绍

十月,袁绍派遣淳于琼率兵万馀护送军粮,屯宿於距袁绍大营四十里的乌巢(今河南封丘西)。沮授建议增派蒋奇率部於侧翼掩护,袁绍不从。许攸献计轻军夜袭许都,也不被采纳;其家属犯法下狱,许遂与袁决裂,转投曹操。曹操光著脚出来迎接,问计於许攸。许攸告诉曹操,袁军辎重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守备不严,劝他轻兵破袭,则袁将自败。

曹操当机立断,发动乌巢之战,令曹洪、荀攸留守官渡大营,自领步骑五千人,伪装成袁军蒋奇部队,人衔枚马缚口,携带柴草,从小路夜行,迅速赶到乌巢,纵火围攻,淳于琼部惊慌混乱。拂晓,淳于琼才发现曹操兵少(只有5000),出阵反攻,曹操率军突击,淳于琼又退守营中。袁绍得知军情,只派轻骑救援淳于琼,而命令张郃、高览重兵攻打曹操官渡大营。张郃认为,乌巢战场才是战局关键,应全力救援,袁绍不听。援军迫近乌巢时,曹操鼓舞士气,集中兵力,先斩淳于琼,再破援骑,将袁军物资全部焚毁。

消息传至官渡前线,谋士郭图进谗言陷害张郃、高览,张、高二人获知後方有变,率部降曹。於是袁军完全崩溃,曹操见袁绍军心阵脚大乱,便兵分八路大举进攻,袁军大败往北奔逃,军队死伤难以计数,经此一战袁军的主力部队几乎被消灭殆尽。袁绍与长子袁谭仅率兵八百渡河逃回北方。

结果[编辑]

官渡之战後,袁曹双方再发生仓亭之战,袁绍再次战败。在两次与袁绍的战役战胜後,曹操威震天下,而袁绍元气大伤,已无力与之争衡。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袁绍忧病而死,袁谭、袁尚争位,河北大乱。曹操乘乱进取,最终於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统一北方。

其他战後相关事务:

    官渡之战後,曹操俘虏了沮授。沮授原是曹操好友,起初曹操赦免沮授并且厚待他,但最後沮授因想要回到袁绍阵营而为曹操杀害。

    曹操在袁绍大营发现许县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写信向袁绍表态,他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部下由惊恐转为感激。

    官渡之战後,袁绍仅八百骑逃回北方,後悔不用田丰之言,但逢纪诋毁田丰,结果田丰被袁绍杀害。

    官渡之战後,河北数万降卒被曹操坑杀[6]。

第3个回答  2019-09-14
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之所以没有出现其他招式,一昧的和曹操耗着,是因为他自己多疑的性格,不相信自己的队伍,才出现这样的情况。
第4个回答  2019-09-14
首先是袁绍能力比不上曹操,加上兵力比曹操多所以自大,而且性格多疑,单单郭图、田丰、许攸这三个谋士就给他出了三套方法,不过总体来说还是因为自己多疑,导致错过了许多消灭曹操的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