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建议2030年起实行一周4天工作制,你怎么看?

如题所述

近日,社科院在《休闲绿皮书》中建议,2030年由现在的每天工作8小时的“做五休二”的工作制度(周工作40小时),改为每天工作9小时的“做四休三”(周工作36小时)的工作制度。

这个消息无疑是这个炎炎夏日中最令人畅快、全身通透凉快的特大好消息,我当然要举双手赞成!

现在国家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国民的腰包也越来越鼓,物质生活提升了,精神生活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所以,现在国民的旅游愿望非常迫切。但现在双休日的休假制度只能在非常近郊的地方玩一下,并且来回路上就要大半天的时间,用来游玩的时间少之又少,匆匆忙忙,根本玩不尽兴。如果山稍微高一点儿,都不能爬到山顶就得下来。

并且对于那些不依山也不傍水的地区来说,两天的周末出去游玩根本就不现实,充其量只能逛逛市区的公园。但一而再、再而三地逛公园,也就没了新鲜感,难免会平添几分倦意,失去了兴致。

现在大家想玩尽兴,只能趁一年中有数的几个三天的小长假和十一、春节两个黄金周。而每到这时候,到处的景点都是人满为患,看到的都是摩肩接踵地人头攒动,哪里还能看到什么风景?并且人多拥挤,还非常容易出事,增添了许多安全隐患。高速上更是车山车海,交通堵塞,别说高速行驶,就是想龟速前行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

而如果改成"做四休三",上面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虽然每天要多工作一个小时,但零割肉不疼,并且一想到周末的三天小长假,即使每天辛苦点儿也值了。虽然每周工作时间少了四个小时,但现在电脑化办公,效率也远远高于以前,整体的工作完成量并不会降低。

并且周周都有小长假,也能很好地促进国家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消费,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希望越早实行越好!


我是香草珠儿,

心理成长,心灵提升,我们一路同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16

社科院绿皮书建议:可以在2020-2025年,在东部地区企业试行一周4天(36小时)工作制。从2025年起,可在东中部地区实行4天工作制;到2030年,就可在全国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

首先,先来看变动的地方。

目前咱们国家大部分企业执行的都是标准工时制:即一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五天休息两天,每周工作时间为40个小时。

绿皮书建议改为一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四天休息三天,每周工作36个小时。

变动的地方为:每周减少一个工作日,每周共计减少4个小时工作时间。

其次,变动的地方总体来说更加人性化,缩短了职场上班一族的工作时长,肯定是大大受职场人士欢迎的。

咱们国家80、90年代实行的是6天工作制,每周休息一天。那个年代工作压力不像现在这么大,没有电脑、电子邮件等互联网产品,工作效率想高都高不起来。女同志上班织毛衣据说是那个年代的标配。

现如今,职场上班一族压力越来越大,还面临着严重的35岁危机,35岁就面临着失业的风险,确实也需要政策层面上给予一些减压的利好消息。

但是在具体执行中能不能落地就未知了。

毕竟,现在的做五休二,在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根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

一周工作40个小时?一周工作70个小时还没有加班费的现象比比皆是。

欢迎评论一起探讨~

我是职场资深HR李小船,同名微信公众号“李小船”,欢迎关注我。职场酸甜苦辣,陪你一路成长。

第2个回答  2018-07-16

社科院建议2030年实行一周四天工作日,这个当然是更好了。也是比较符合大众情绪的,大家所希望的。

从工作者角度来说,大家是希望增长假期减少工作日。如果一周的工作量相同的情况下,相对现在的一周五天工作制,一周四天工作制的效率会更高。这对员工来说压力也相对更大,会促使工作者提高自己能力,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

从企业角度来讲,这件事情也是比较好的。在保持经营的基础上,一周四天工作制会促使企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现在很多企业都不鼓励员工加班了,主要是员工加班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加班的成本高,而且员工越加班越拖越拖,越拖办事效率越低,这样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我有个朋友,他在一个外贸公司工作。他是做业务,业务的办公室距离老板的办公室非常的近。那作为业务来讲,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提高业绩嘛,下班时间并不是重要的指标,但他们老板就就必须要看到员工坐在那里,他才安心,老板通常下班比较晚,久而久之,他们办公室的员工下班也是越来越晚。

有时候自己的事情做完了,迫于无奈和压力,他也不会下班,就坐在办公室耗着,等老板走了第一时间下班。你说这样子的,做事方式,一是,让员工觉得匹配,第二个是对企业的经营,并没有半点好处。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讲,国家强制性的一周四天等工作质量就相对比较好。既解脱了员工,又解脱了老板。

图|网络

第3个回答  2018-07-16

我是赞同这样的做法的,但是我知道要实行一周4天工作制是有条件的,是当人们的认识和劳动效率达到一定的状态后才能实行的。那些想着平白无故就一周上4天班的朋友就不要妄想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生活品味的提升和幸福感的提升,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不再是简简单单地吃饱穿暖,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追求。目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发展要务的当下中国,休闲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也存在各种不足。所以才有了实行一周4天工作制的建议。

但是我认为要实行这个工作制,是有前提条件的,至少有两个。一是我国的劳动生产率还要进一步提升,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只有这样,人们才可能有更多的休闲时间,才可以更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二是人们的思想认识要发生转变,或者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要富裕起来。因为一周工作4天不是意味着你可以休息3天,而是给了我们更多地休闲时间来丰富我们的生活,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

我们可以自我地、自发地支配我们空闲的时间,用来培养自己的兴趣,用来提升自己的技能,用来旅行,用来陪伴我们的家人,用来读书,用来参加社交活动等等,这些都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而不是用空闲的时间睡大觉、打游戏、浏览没有营养的网页、用快餐文化来打发时间,这样做就毫无意义了。

其实只要我们对工作的态度转变了,把工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当成实现自己价值的事情,使工作与生活融为一体,而不是对工作苦大仇深,那么一周4天的工作制是很可能被实行的。

第4个回答  2018-07-16

我觉得作为一个普通白领,一周4天工作制我还是比较欢迎的,因为毕竟名正言顺地多了一天休息日。多出来的一天,可能会给自己和孩子留出更多的在一起的时间。

我也曾设想过如果一周工作四天,是不是会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影响,我认为影响并不大,因为社科院建议的一周工作四天,每天工作九小时,然后一周36小时工作制,我认为和现在工作五天一周40小时的工作制,并没有明显的差别。

以本人为例,在一家国企工作十几年,在本职岗位上已经是绝对的熟练工,上下层级之间沟通顺畅,所以每天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和工作量,是完全可以闭上眼睛完成的,而在进入中层担任管理岗位之后,工作性质改变了,工作量也很难量化,但是工作压力和工作任务却明显增多,这样就增加了很多挑战和变化,所以加班也在所难免,而且加班也很容易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实行一周四天工作制,那么我也肯定还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只有等自己在新岗位上也成为了熟练工,那么时间就会安排的更合理,也许也根本不用加班了。

所以,我认为一周4天工作还是5天工作,需要考虑的只是我们国家的制度设计部门,调整工作时长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要从一个整体、大局、宏观的角度去考虑,要结合国情,而不是盲目追随别国。而对于每个劳动者而言,如果工作驾轻就熟,一周工作四天或五天,都不会有影响,而如果是挑战和压力比较大的行业员工,对他们而言,一周工作四天,可能还需要有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去加班,多了的就是加班工资,而他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质量不会因此而改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