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总额,净利润三者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概念不同:他们是包含关系,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计算公式不同: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意义不同: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指标。净利润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收入。

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在利润表中的层次不同:利润表中不同层次的利润依次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的利润;营业外收入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的利润,其中包含非流动资产处理利得、政府补贴、罚款收入、企业合并损益等;

营业外支出指的则是企业发生的与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支出,如公益性捐赠支持、债务重组损失等。净利润=利润总额—经营所得税,想得出净利润,势必要通过利润总额来计算,而用净利润是无法直接计算出利润总额的。

扩展资料:

利润的质量特征:一定的赢利能力。它是企业一定时期的最终财务成果。利润结构基本合理。利润是按配比性原则计量的,是一定时期的收入与费用相减的结果。企业的利润具有较强的获取现金的能力。影响利润的因素较复杂,利润的计算含有较大的主观判断成份,其结果可能因人而异,因此具有可操纵性。

基本计算: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资产减值损失: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得利。营业外支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税务机关计缴的所得税和费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利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13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支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
净利润(收益)是指在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一般也称为税后利润或净利润。净利润的计算公式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是一个企业经营的最终成果,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效益的主要指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