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小说都是怎样的精彩?

如题所述

壮哉我大契诃夫。契诃夫是我最喜欢的戏剧家。《樱桃园》是契诃夫五部多幕剧的最后一部,其精彩程度嘛…至少对我而言精彩极了。契诃夫是一个用生活象征生活的戏剧家,在其戏剧之中矛盾尖锐而抑制,看似波澜不惊的生活外壳下面每个人的心里挣扎和矛盾诉求都存在着。契诃夫写的就是生活,生活本身的样子。 初读契诃夫的时候,感觉很好,但是并不喜欢,毕竟契诃夫的戏没用莎翁那样明显的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场面,整个戏剧呈现出来有些像是生活琐事。而且从《海鸥》到《樱桃园》生活化越来越严重…但是他的独幕剧却好看的一逼…首先我们确定《樱桃园》是个 喜剧,喜剧哦。为了这个事契诃夫还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撕了个逼…那么如何理解“喜剧”这个事,在苏联时期的文学中多余人形象很出名的,契诃夫的戏剧之中也多存在多余人形象。并且一群人认认真真地在舞台上讨论一件事——哎呀,樱桃园要被卖掉啦。却没啥实际动作…这件事挺喜剧的,而且柳博芙这个女人哦很贵族哦、很随性哟。契诃夫的戏张力很足,每个人物拉开来都是能成主角来看的,而契诃夫最棒的就是在一句台词或者一个动作把一个人讲透彻,这个事还是很了不起的。理解契诃夫必须要读文本,然后要了解一点契诃夫的八卦…契诃夫一直在讽刺不同的阶级,一开始在《海鸥》里面讽刺了一下多余人阶级,当然那个时候还有“精英派”这么个说法。到《万尼亚舅舅》救彻底讽刺了一手“精英派”这个装逼的阶层。《三姊妹》开始转攻旧贵族,而且还是落魄的旧贵族。《樱桃园》呢,讽刺了一圈人,就连“务实派”也没放过…主要是那个时候契诃夫过的不太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16

一.纵深布景,让每个角色的地位利用近大远小体现的十分清楚。

二.对光线和影子的利用。光线既凸显了说话的人物,还经常模拟曙光和日落,十分逼真,震撼,而影子我觉得是这部剧的点睛之处,1.影子众多符合樱桃园阴暗的氛围2.影子能对人动作的放大和扭曲,暗示着樱桃园对他们的种种影响3.影子间的重叠体现他们之间的关联4.影子可以轻松构造层次感丰富的影图,极为震撼。无论是有一幕中众人围着夫人夫人前后走的众生相衬托在幕布上,让人眼睛一缩的压迫感抑或是最后一幕老人倒在椅子边上,而高台上的椅子再影子下如同乱坟岗,本是夫人的座椅,却被映成了最大的墓碑。那一刻,我的心中只想着那句“莫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互相伤害带来的只能是两败具伤。

三.舞台上高台的椅子,既体现了樱桃园的破败,杂乱的椅子更是失序的象征。

四.小细节,只有商人穿着鞋,其他人都光脚,一是体现商人的虚荣,二简直就是暗示着奴隶变成新的奴隶主。

五.对现代舞台的利用,当那樱桃倾泻下来的时候,只感到一股寒意。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以阶级变动为背景的体现人生百态的好剧。人们说,有了电影之后人的寿命延长了三倍,话剧亦然,百态的人生能给我们百态的思考,从而更好地知道我们要怎么活。而不是如老管家所说:“我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了,却仿佛从未活过。”

第2个回答  2017-11-16

刚入座看完上半场之后可谓云里雾里,直到到了下半场才有天壤云泥之感,感受颇深,大家不愧为大家,而人艺的布景也颇有亮点,在此分开说。我认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必是能够流传于世的,但是文学作品必然是作家们刻意描述的世界的侧面之一。面对如此的矛盾,作家需要尽可能扩充自己视野的广度,同时,所描述的角度尽量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有其存在,这样才能在“一方得势,一方失势”的历史进程中屹立不倒。而我认为樱桃园就选取了这样一个阶段,它描述的,是社会阶级冲突中的剧烈冲突,在这种冲突中,每个人因为建构其最核心价值观的事物被冲击,其性格与特点才越发放大(在本书中,对他们来说,这些核心都是樱桃园)而由此,契诃夫描绘出了一幅阶级变动中的人生百态。书中的夫人,夫人哥哥,女儿,大学生,商人,老管家,新管家,都有其鲜明的阶级特征和时代特点,而且更绝妙的是,这种对比是历史常在的。夫人是富人阶级中阶级观念深厚而又自身自认行善的人,这点从她的施舍行为中看的淋漓尽致。哥哥是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他从头到尾说的,没有一句不和自己的利益相关。女儿是新生代中发现某些阶级不足,想要改变又无能为力,只好听天由命的人,大学生是有理想的浪漫主义者,自诩清高,却从未真正面对生活。老管家则是一名彻底为旧社会所化之人,至于新管家,则也是为旧社会所化者,更有意思的是,他却和老管家互相排斥。里面还有一个比较奇特的人,一直借钱却最终还钱,个人认为他是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其喜剧的定义也由此而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