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和北越地理上相通吗?

南越和北越地理上相通吗?

南越和北越地理上是相通的。

1、南越是越南共和国

吴庭艳在越南南方建立的政府。越南共和国管辖的地区在1949年至1955年称为“越南国”。

受美国支持的“越南共和国”政权于1975年4月30日,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和越南民主共和国推翻,翌年越南南北统一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2、北越是越南民主共和国;

北越是1945年至1976年越南北方建立的一个共产主义政权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国土面积329556平方公里(1976年越南统一时)。

1976年越南统一后,改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扩展资料:

越南共和国的行政区划:

以吴庭艳为首的越南共和国建立后,着手对北纬17°线以南的地区进行行政管理。越南共和国国会第一次会议将全国分为44个省(越南语:tỉnh),1个直辖市(越南语:Thành phố trực thuộc trung ương 汉越词:城铺直属中央)。省为西贡政权的最高行政区划。

此外,为了适应战争形势,西贡政权还设置了军事色彩浓厚的军事区域。如1965年12月颁令,越南共和国全境划为4个战术区域、首都军区和仍萨特区(在西贡附近,为考虑军事政治因素而设立)。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首都:

河内(Ha Noi),1975年时,河内的人口估计为:200万人。夏季平均气温28.9℃,冬季平均气温18.9℃。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行政区划:

1976年7月越南统一后,全国划分为59个省和5个直辖市。

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政党:

越南共产党(Dang Cong San Viet Nam)是唯一政党,1930年2月3日成立,同年10月改名为印度支那共产党,1951年更名为越南劳动党,1976年改用现名。现有党员约248万人,基层组织4万多个,同世界上180多个政党建有党际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南共和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越南民主共和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越南在政治上是一个国家,但是南、北越之间存在著不少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不少,地理、种族、政治等等都是。


一,地理方面:南、北越的地理环境有所不同。


(一)在纬度上,越南大约介於北纬9度至23度之间,在纬度上其南、北差距达14度,其国土的南、北两端距离达一千六百公里。气候上,其北部(尤其内陆、山区)较凉/冷, 南部较热,没有冬天可言。


(二)在相邻的国家方面:北越与寮国、中国为邻。但北越与寮国基本上以「长山山脉」为界,亦即山脉形成两国间的天然阻隔;虽然山 脉无法断绝两国的来往,但至少造成某种程度的阻碍。相对的,北越与中国之间,可经由广甯、河北等几个省分的平原或海岸走廊相接。因此,自古以来(至少从西 元2世纪以来),北越与中国的来往较为顺畅也较多。其次,南越主要是与柬埔寨/高棉、寮国为邻,亦即并未与中国直接为邻。


(三)地形上,北越为向内弯曲的海岸,南越为向外突出的海岸。这对南、北越的国际交流造成某种程度的影响。往来于东南亚、东亚的国际长途航运,若非特定以北越为目的,则可能在南越 – 如湄公河口附近 – 停泊上下客货,然後略过北越,径往港台、星马前进。(四)长期下来,上述的交通状况已对南、北越的国际经济、文化交流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与北越直接来往的,主要是中国;换言之,北越的外来文化之源较少。相对而言,南越的外来文化之源较多。南越除了能直接与柬埔寨/高棉往来之外,也能与隔海相望的马来半岛、婆罗洲、爪哇接触,甚至还能藉由来来往往的国际航运与更远的地方联系。易言之,自古以来南越的国际交流就颇为频繁、发达。


二,种族上:越南最大的种族是京族,或称越族。如果予以细分,则南、北越之间可以找出差异。


(一)北部:虽然目前以京族为主,但是远在秦朝时,就有中国人存在。西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攻打岭南一带,并下令把五十万人迁到该地,包括今天的北越。西元前111年,汉武帝进兵越南,并设郡治理。其中,交趾、九真都在北越,日南则在越南的中部。其後大约一千年的时间,由於北越直接隶属於中国,因此陆续有中国人移入。长久下来,在北越的住民里,带有华人血统的人很多。由於北越与中国的广西、云南为邻,因此也有一些属於该地区的少数民族,例如苗族、壮族等。


(二)中部:大约在西元2世纪到15世纪之间,一直存在一个国家,叫做占婆(Champa);其种族是占人(Cham)。占婆的领土不大,人口不多;基本上可算是南、北越之间的缓冲国。


(三)南部:在15世纪以前,南越长久属於别的国家及种族。大约西元1到6世纪间,湄公河三角洲附近主要是隶属于扶南。扶南於6-7世纪间被真腊取代;真腊後来称为柬埔寨/高棉,并建立吴哥帝国(9-15世纪)。扶南、柬埔寨/高棉在血缘上相近。15世纪时,北越向南扩张,攻下占婆大部分的领土,并继续南进;因此南部的越人数目增多。


(四)北越以越人为主;中部原本以占人为主,15世纪後越人渐多;南越早期以扶南或高棉人为主,晚期才有较多的越人。因此,长期以来,南、北越在种族上有所不同。


三,政治史上:在过去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南、北越各自属於不同的国家。


(一)越南 – 主要是北越 – 於10世纪独立。独立之前,北越隶属於中国的时间约有千年之久。早在西元前3世纪,秦始皇就派兵攻打岭南(打到北越)、设立郡县。西元前2世纪,汉武帝用兵越南,并设郡治理;当时并未打到南越,也未在南越设郡。自东汉到三国时代,中国都派员管辖北越。唐朝前期,也在北越(河内)设立安南都护府。之後一千多年的时间里 – 如宋、元、明、清 – 中国在进击越南时,大抵都只到北越而已;连1979年的中越战争,其主战场也在北越。


(二)长久以来,南越是其他国家的一部份。在北越属於中国的时间里,南越先後属於扶南、高棉吴哥帝国。北越独立建国後,南越先是属於吴哥帝国,接著自15世纪起,逐渐遭北越并吞。南、北越之间,原本存在的缓冲国 – 占婆 – 在多次与北越兵戎相见之後,遭北越消灭。北越在征服占婆後,不断向南发展;南越长期属於柬埔寨/高棉;但高棉自15世纪後积弱不振,无法挡住越人的攻势。在这种情况下,南部逐渐成为北越的领土。


(三)近现代:法国殖民越南时,将越南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块,各以不同的法规制度予以管理。二次大战後的「日内瓦协定」,以北纬17度 线将越南横切为二,南、北两边各有国号。越战时,北越由蘇联撑腰,南越以美国为靠山。美、蘇两大集团势不两立,在思维上截然不同。影响所及,南、北越之间 再度严重对立。


(四)在历史上,越南这个国家南、北统一的时间不长。基本上,目前称为「越南」的这个国家,是以北越为本,持续向南扩张。第一次南越、北越 全境一统的时间,大约在1802-1882年;第二次则自1975年北越占领南越开始。因此,在过去两千两百年的时间里 – 相对于南、北分立或隶属於不同国家的时间来说 – 整个「越南」统一的时间,其实并不久。在政治上,南、北之间分立的岁月长,统合的日子短。

-----------------------------------------------------------------------

这是卫星图上曾经的南北分界线,可以看出地理上是相通的,并没有被阻隔开来。

但是文化和环境上却是有不少的差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