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角度说明为什么清朝强行推行满人服饰

如题所述

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
1)满族作为清代的统治民族, 在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其服饰也在当时特定的历史 条件下, 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它成为统治者一种区别社会地位, 维护皇权统治的工具。
2) 满族帝王及官吏的服饰, 到乾隆初年才基本完备,渗透了等级遵卑观念, 是一项与 封建政治制度紧密相联的服装形式, 是清代封建等级制度的集中反映。
3)满族服饰作为一种民俗现象, 不单纯是生活习惯问题, 对于奉行这一生活规范的满族 来说, 都有一定的民俗心理。在清代满汉民族冲突中, 满族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 将这种民 俗心理转化为强烈的民族征服意识, 即把满族服饰视为民族存亡和荣辱的标志, 把它纳入 民族斗争之中, 赋予满族服饰以强烈的政治意义, 以此作为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的一种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14
为了文化渗透 毕竟不是同一个民族 多少会有隔阂 既然满人是统治者 推行其独有文化 先从人们的的观念上进行改变 类似于文化侵略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6-21
为了文化渗透 毕竟不是同一个民族 多少会有隔阂 既然满人是统治者 推行其独有文化 先从人们的的观念上进行改变 类似于文化侵略吧
第3个回答  2015-07-05
为了文化渗透 毕竟不是同一个民族 多少会有隔阂 既然满人是统治者 推行其独有文化 先从人们的的观念上进行改变 类似于文化侵略吧
延伸:历史上满族男子多穿带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衣服喜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女子喜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服装喜用各种色彩和图案的丝绸、花缎、罗纱或棉麻衣料制成。有的将旗袍面上绣成一组图案,更多在衣襟、袖口、领口、下摆处镶上多层精细的花边。脚着白袜,穿花盆底绣花鞋,裤腿扎青、红、粉红等各色腿带。盘头翅,梳两把头或旗髻。喜戴耳环、手镯、戒指、头簪、大绒花和鬓花等各种装饰品。

满族男女都喜爱在腰间或衣服的大襟上挂佩饰。男子有火镰、耳勺、牙签、眼镜盒、扇带。女子有香囊、荷包等。大多用绸缎缝制,花色品种繁多,制作精美。入关以后,满族旗袍已在中国妇女中通用。
参见: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rn=16&word=%C2%FA%D7%E5%B7%FE%D7%B0&z=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