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世说新语》:东晋风流宰相谢安的躺平年代

如题所述

【入话】

我们分三篇说了一哥宰相王导的愤青时代、中年危机和老糊涂时代,现在在来说说东晋另一位风流宰相——谢安。

谢安的一生从“躺平”到“爬起”再到“被躺平”,真是起起伏伏波澜壮阔。如果说王导是东晋王朝苟延残喘的奠基人,那么谢安就是东晋王朝的保护神。

让我们回到谢安的时代,回到他游游东山的岁月。

东山位于当时的会稽郡,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

谢安原籍河南,出自陈郡。和琅琊王家的家世相比,并不显赫,好在逃到江南的时间比较早,算是挤进了南渡衣冠们的“朋友圈”。

谢安之所以在东山游游,是因为当时南渡的衣冠中人为了避开原来孙吴的土豪门,而将买田置业的目标锁在当时地广人稀的浙江北部沿海一带。这样既避免了与顾陆周张为首的土豪的纠纷,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江南的二次开发。

谢家传到谢安这一辈的时候,其实在朝为官的还是比较多的,正是这些做官的子弟们的辛勤付出,才为谢安换来了无忧无虑、纵情山水的生活。

在这些当官的子弟中也不乏和谢安一样的名士,比如他的亲兄弟谢万,就是一位如假包换、一无是处的“大名士”。

这个谢万做官的唯一方法就是喝酒,有一次出外打仗,他也不忘记自己“喝酒”的本职工作,拉着统帅桓温喝酒,桓温一则喝不过他,二则军务缠身,于是就逃席了,而谢万呢,醉熏熏地追不上桓温,就抓了个当兵的一起喝,还说:“跑了个老兵,又抓到个老兵,OK,继续干吧!”可见,在他眼里,和谁喝酒都是喝,主要是自己喝痛快了就行。

而这位老兄根本不懂如何带兵和打仗,公元359年,谢万被任命为北伐前燕的方面军司令——东晋也混蛋啊,这样的酒桶将军该负责酿酒啊,打什么仗呢?

果然,谢酒糊涂整天喝酒,哪管什么军士啊行军啊。有一天喝得高了,把众位将校集中起来训话,就说了一句话便解散了,可偏偏这句话把在场所有的将校都得罪了。他说了句:“诸君皆为劲卒!”

这句话,也许在谢万这种从不领军打仗的人说来是褒义词,但是在那些常年行军作战的将校们听来却万分刺耳,因为在当时“兵”啊“卒”啊都是对军人的贬称,所以有时候有些人一句话能说得人家笑,有些人却一句话说得人家跳,都是本事!

所谓将熊熊一窝,何况谢万连将都算不上,结果稀里糊涂地败下阵来。

还好,当谢万不带脏字地骂将校们之前,谢安就以布衣之身与各位将领们结交,这才让谢万在兵败之际保全了性命,没有被“劲卒”趁乱做掉。

谢万虽然在前线保住了性命,但是朝廷还是把他一撸到底。

再加上其他几位在官场混迹的谢家子弟也先后过世或被贬,一时间,谢家人才凋零,有被豪门抛弃的风险。

这时候,因为患有鼻炎,说话总是带有浓重的鼻音——也因此成为一种风尚,称为“洛下书生咏”——说道:“恐怕还得我出山了啊!”

【世说】

也许是因为谢安出身高门望族,既饱读诗书,又在待人接物上与当时的流行文化很合拍,所以虽然一直处于在野的状态,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人很厉害,感叹道:“谢安不出,奈苍生何?”

于是朝廷几次三番地征召他去做官,但是谢安屡次拒绝——“我就是不要做官,我要躺平”,结果这样一来二去,官是没当上,名气却越来越大了。

但是当谢家眼看着就要大厦将倾的时候,谢安终于出手了。

他跑到大将军桓温的幕府去做司马了。

有一天,桓大将军的幕府内几个人正在商议事情,在场的人有桓温、谢安、郝隆等。这时有人送来一味草药,说这种草药有两个名字,一个叫“小草”,一个叫“远志”。

桓温很好奇,问:怎么会有这么两各截然相反的名字呢?

这时郝隆站起来,显得很博学的样子说道:“ 处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 ”,说完还拿嘴朝谢安努了努。

在场的人都会意地大笑起来,知道郝隆在趁机调侃谢安。说他:不出来做官,好像很有抱负的样子,而一旦出来做官了遇到具体事务了,就现出能力短板了。

弄得谢安满脸通红,下不来台。

【新语】

好在谢安并不是“小草”,而是棵参天大树,后来的事实证明了这些人的见解是多么狭隘。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有谢安这样的运气去证明自己呢?

谢安本不想出山,只想躺平,每天教育教育子侄辈,天气好的时候,约几个朋友,踩着木屐到东山散散步,走累了,随便找条小溪坐好,玩一把“曲水流觞”式的“剧本杀”,悠哉悠哉活到四十多岁的高龄。

没想到呼剌剌大厦将倾,不得不出山独挑大梁,从躺平的状态一跃而起,苦逼逼地加入了打工人的行列,从基层司马做起,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了头部玩家。

谢安从振兴家族的初心出发,顺便捍卫了一把摇摇欲坠的东晋国家,让谢家的子侄在军政两界人才辈出,同时培养了一支最终颠覆了东晋政权的掘墓人军队——北府军。

这正是:悠悠岁月躺平真好,离离小草打工悲催。

欲知谢安悲催的996打工生活,且看下回分解。

文 | 云间大彭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