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好人】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如题所述

  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凤县河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李水仙事迹材料

  李水仙,女,汉族,1981年出生,中共党员,河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2005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凤县原红光卫生院、凤州镇中心卫生院、留凤关镇三岔卫生院工作,担任过凤州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留凤关镇三岔卫生院院长,先后被市、县卫计局授予“创佳评差”先进个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个人、优秀卫生院院长等十余项荣誉称号.2018年8月又被宝鸡市卫计局评为首届“服务基层十佳医师标兵”。

  学有所成

  带着奉献乡村医疗事业的火热之心,2000年7月,中专毕业的李水仙,来到了缺医少药的偏远乡村红光乡,在红光乡卫生院成为一名临聘医生。那时的红光卫生院条件极差,全院只有她和一名药剂人员,她既是医生又是护士,还要划价收费、报销合疗。随着接触的病人越来越多,对病因了解的越来越多,她深深的体会到身为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责任重大,暗自在心中许诺“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竭尽全力做老百姓的健康守卫者”。 2005年7月,她通过招录考试,正式成为卫生战线一员。

  李水仙明白,做一名乡村医生不能单凭一腔热情和现有的知识,于是她给自己订下了新的目标,利用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2005年12月,她通过自学考试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专科学历;2012年3月,她参加成人高考被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录取,经过三年的苦读获得本科学历,她坚持不懈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

  爱岗敬业

  2010年10月,她担任凤州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负责红光卫生院工作。同年11月,3岁的女儿因为肺炎在凤县医院住院治疗,高热整整持续了5天才退烧。丈夫多次打电话要她回来看看孩子,孩子在电话的那头哭叫着喊妈妈……她何尝不挂念女儿呢,医院人手少,工作繁忙,虽然只有十几公里的路,她却没办法扔下工作回来看看孩子。直到现在回想这件事,她对女儿和丈夫仍然充满愧疚。

  2015年9月,李水仙任留凤关镇三岔卫生院院长。辖区村子里大多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村里留守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孩子,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腿脚不好,出行不便,为了不让群众把小病拖成大病,她在正常工作之外主动承担起了辖区内巡诊的任务。白天在医院里忙,下了班就去村里巡诊,卫生院所辖村组遍布了她的足迹,她幽默地称之为“入户查房”。她清楚的记得辖区内谁有哪些慢性病,谁对什么药物过敏,谁家有几个孩子等等……

  2017年2月,李水仙任河口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为进一步推动医院的发展,她倡导 “质量促提升,服务树形象”的管理理念,在医院开展业务大练兵、优质护理服务、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发放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等一系列活动,提高群众的满意度,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在李水仙的带领下,短短的一年时间,河口镇中心卫生院各项工作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她并不满足,她懂得,基层卫生院要生存、要发展,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不行,为此,她安排业务骨干外出学习进修,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她提出,全院职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用我的关心换来患者的安心”。她用细致周到的服务,迎来了患者的信任和认可。

  健康扶贫

  在健康扶贫工作中,她带领由全院医务人员和村医组成的健康扶贫工作队,按照“核定到户,精准到人”的原则,结合河口镇实际情况,认真分析问题现状,研究工作思路,分区分片推动落实。她放弃所有的假日,带领着她的团队逐家逐户走访签约、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根据群众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方案。对辖区贫困患病人口按照“三个一批”管理进行量化分类,划片到组,责任到人;严格按照标准和时限,圆满完成了320户939人的信息摸底、建档立卡及健康体检任务,确保健康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田间地头,她和村民促膝交谈,用最朴素的语言宣传扶贫政策,烈日下、暮色中,乡间的小路上总能看到她瘦弱的身影……

  数十年如一日,她扎根基层的医疗岗位,她牢记自己从医时的诺言,敬畏生命,感恩患者,秉承医德,诠释了基层医务工作者守护群众健康的光荣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