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观点是马哲的本体论和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如题所述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
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个
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实践观的基石之上的。
有了科学的实践观才能形成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世界观、
认识论、
价值观、
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唯物、
辩证、
发展的种种理论性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实现的诸如唯物论和
辩证法的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真理观和价
值观的统一等种种革命变革,都导源于实践的观点,导源于对实践的科学理
解。因此,从强调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重要地位的这一意义上,我们
确实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实践辩证法哲学、实
践史观哲学,也可以一言概之曰是实践论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斯大林模
式把实践仅仅理解为认识论范畴,在根本上不符合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的精神实质。马克思的这个提纲并不只是认识论的提纲,而是涉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理论领域的提纲。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这种地位是由实践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实
践,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是感性的人的活动,是对象性的活动,是环境的改
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按照毛泽东的说法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
动。因此,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相互交换物质、能量、信
息的过程,由于这种相互作用、相互交换,主客体双方都发生着变化,主体
客体化,客体主体化。马克思指出: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
包括费尔巴哈的
唯物主义
)
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
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
体方面去理解。”【
1
】这就是说,实践既具有客体性又具有主体性。从实践
是主体的目的、利益的实现过程,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认识和改造过程这
个角度看,实践具有主体性;从实践是主体的物质力量同客体的物质力量的

3
相互作用过程、具有主体必须认识和加以利用的客观规律这个角度来看,实
践具有客体性。把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只讲其一不讲其二,就不可能完整正
确地理解实践。实践过程既不应该是主体无视客体性、规律性而盲目地行动
的过程,也不应该是主体在客体的客观性、规律性面前消极被动、无所作为
的过程。客体对于主体的客观存在的特性决定了实践的对象性、客体性、客
观性,否定客体的客观性必然会否定实践活动的客观对象指向性。把实践理
解为无客观对象指向性的活动无异于把生产活动理解为舞台上的
“兄妹开荒”
活动。客观对象能不能成为客体,依赖于主体是不是从自己的认识和改造的
需要出发把它从客观世界联系中“提取”出来,但客观事物成为客体的这种
对于主体的依赖性决不能理解为它失去了具有自身规律而存在的客观性。人
化自然、人为事物由于凝结了人的目的、知识,是物化的知识,具有属于人
的性质,但当它们再次成为主体的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的时候,它们仍具有独
立于主体而存在的客观规律,它们仍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和人类社会是随
着劳动实践的形成而形成的,也随着劳动实践而发展,最集中地表现着不同
于自然界的人性、主体性,但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总而言之,决不能把
实践理解为无客观对象性的封闭的主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行动的循环过程,
实践决不是阻碍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的“柏林墙”,而是联结、沟通主体
和客体、人和自然的桥梁。针对把人仅仅视为客体的体制和思潮,高扬人的
主体性,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是必要的正确的,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必须建
立在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践过程应该成为主体性和客体性、合
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过程。

深入分析实践过程,我们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发生着
三种关系、作用和过程:一是认识被认识的过程、信息交换过程,回答着客
体是什么的问题,或者主体关于客体的认识是否符合客体本性的问题,解决
着认识论上的真理还是谬误的问题;二是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回答着客体、
主体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于主体的意义、
价值的问题,
或者主体关于客体的要求、
目的能否实现的问题,
解决着价值论上的肯定性价值还是否定性价值、
有益还
是有害、善还是恶的问题;三是作用和反作用的过程,是主体根据关于客体认
识和对客体的价值要求,利用一定的方法、工具、手段改造客体的行动过程,
要解决主体怎样使客体变化的问题,
这其中存在着方法论上的可行不可行、

法是优是劣的问题。
如果主体不是单一的个体,
而是有众多的个体组成的群体、
社会,
那么在方法论上除了要解决怎样改造客体的问题还要解决怎样把个体组
织为整体的问题,这会涉及到个体之间的功能结构、利益结构、权力结构等等
的问题,即马克思讲的交往和交往形式的问题。由此可见,实践过程不仅发生
着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还发生着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
不仅仅发生着认识世界
的问题,还发生着改造世界的问题,发生着主体自身的组织管理的问题;实践
过程是要把主体的认识、价值、目的、方法对象化、物化并使客体改造得能为
主体服务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过程。所以,对实践的分析必然
引发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上的种种问题,树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就可以树立
正确的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世界观是主体认识世界的结果,有了科学的
实践观和认识论,也就能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我以为,在两个意义上可以这样说。一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的意
义上可以这样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
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
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首要的基本的活动,它不仅是人们认识的基
础,而且首先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
研究实践活动的最一般的客观规律,推动实践活动的发展,达到改造世界的实践
活动的目的,最终实现工人阶级和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工人阶级和
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它在实践中产生,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发展。离开
实践的哲学是繁琐哲学,对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事业是毫无意义的。讲唯物论
也好,讲辩证法也好,讲认识论也好,讲历史唯物论也好,都是为了指导实践。
因此,一切哲学观点的阐述归根到底都应围绕实践去加以阐述。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体系的中心范畴,实践线索是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始终的主要线索。
二是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过程中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所具有的决定性的意义上
看。恩格斯说,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
芽的第一个文件”。这第一个文件自始至终贯穿一个基本的观点——实践的观点。
旧唯物主义之“旧”,在于它不了解实践的意义;新唯物主义之“新”,在于它
指明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全部社
会生活的基础,从而也是认识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以科学实践观的确
立为起点,按照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阐述也就应当
以科学实践观的阐述为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没有科学实践观的确立,就没有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