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有哪些名人那

如提

一、孙嘉淦(1683年-1753年),字锡公,又字懿斋,号静轩,山西兴县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

孙嘉淦幼年时期家境贫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孙嘉淦考中进士,自此踏入仕途。初任翰林院庶吉士、检讨等小官,此后历任国子监司业、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直隶总督、宗人府府丞、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

二、张旺,字月宇,小名反乱,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太原府兴县阳坡村人(现临县白文镇阳坡村)。行伍出身的张旺於1686年(康熙25年)奉旨接替詹六奇,於台湾地区担任澎湖水师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职等为正二品,是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扼守台湾海峡的重要武将,并统帅两标水营,数千名水师兵勇。张旺於1692年卸任後,升任江西总兵。

三、康基田(1728—1813)字仲耕,号茂园,山西兴县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授江苏新阳知县,调昭文。为令几十年,迁广东潮州通判。以获盗功,晋秩同知。累迁河南河北道,调江南淮徐道,治河有声。五十二年,擢江苏按察使。命每年大汛赴淮、徐襄河务。

四、牛友兰,1885年出生兴县,是晋绥边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牛友兰自幼勤奋好学,在年轻的时候,他认为,只有教育才可以让祖国繁荣昌盛,于是积极兴学、广办教育,热心于教育兴国。

五、贾宝执(1917—1973),山西兴县白家沟村人。家贫,15岁起就给地主打短工。1939年晋西事变前后参加革命,1973年为抢救社员牺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嘉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基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牛友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宝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0
张旺 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本籍山西兴县。行伍出身的张旺於1686年(康熙25年)奉旨接替詹六奇,於台湾地区担任澎湖水师协副将。张旺於1692年卸任後,升任江西总兵。

孙嘉淦,少时家贫,且樵且读。康熙五十二年(1713)举进士,官检讨。性刚正,有胆识。雍正六年(1728)代理顺天府尹,十二年命署河东盐政。十五年授以兵部侍郎,又升工部尚书,兼署翰林掌院学士。十七年晋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十八年十二月卒,谥文定。入祠乡贤及晋阳三立阁。
著有《周易述义》、《诗经补注》、《近思录辑要》、《南华通》、《南游记》诸书。后人辑有《孙定文公奏疏》。
兄孙鸿淦,雍正进士,任湖北公安县知县,著有《庄子内篇评注》。弟孙扬淦,雍正进士,任国子监丞。子孙孝愉,以荫生授刑部主事,官至直隶按察使。史称“一门三进士”。

康基田,乾隆进士。历任知县、通判、按察使、巡抚等官。曾以陈奏不实,遣戍伊犁,后复起用。两任河道总督,驭下极严。久管河物,精于治水,治河之法,以“束水攻沙”为 ,成绩显著。著有《河渠纪闻》。

牛友兰,晋绥边区著名开明士绅。兴县中学的创始人。
牛友兰于1947年9月27日含冤去世,终年63岁。1989年夏,中共兴县委员会为他平反。

刘少白,兴县黑峪口村人。出生于破落地主家庭,六岁入私塾,光绪二十九年(1903)选拨为贡生,先后就读于山西武备学堂和太原府中学堂。求学期间,看到清廷腐败,列强环逼,逐渐形成爱国思想。辛亥革命时,就读于山西大学的刘少白剪掉辫子,参加起义。不久学校停学。刘少白回归故乡,组织民团进行反对旧政权的斗争。1912年,当选为山西临时省议会议员,同年参加了黎元洪创办的共和党。后复入山西大学学习,于1918年毕业,获法学士学位,被选为阳兴中学董事。
1922—1928年,应聘为山西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秘书长兼国文教员。
抗战爆发后,刘少白回到山西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7年9月,刘少白在兴县运动会搞经济工作,他冲破阻力,筹集资金,创办了兴县农民银行,为发展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支持八路军抗日,发挥了很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创办了“新运书社”,发行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八路军军政杂志》、《论持久战》等进步书刊,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1940年,刘少白任晋西北农民银行行长。1942年,由他担任副团长,率晋西北士绅赴延安参观团访问延安,后来又被选为晋西北临时参议会副议长。
从1938年起,他三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等中央领导人的接见。1946年土地改革刚开始,他听从毛泽东的指示,率胞弟献出土地房屋。1947年土地改革运动中,由于“左”的偏差,他受到无端批斗,被撤销临时参议会副议长职务。毛泽东得悉此事,立即指示作了纠正。
建国后,刘少白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担任山西省人民政府委员、山西省政协副主席。“文化大革命”中,八十高龄的刘少白也受到冲击,忧愤成疾,于1968年12月10日与世长辞,终年85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为其恢复名誉,骨灰移入八宝山革命公墓。1988年移葬于兴县县城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

贾宝执,兴县白家沟村人。家贫,15岁起就给地主打短工。“晋西事变”前后参加革命活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春,贾宝执参加了晋绥召开的生产动员大会,回村后就组织了白家沟土地运输合作社。贾宝执不仅解决了社员的生活问题,还给抗日政府提供了支援。1944年12月,他出席了晋绥边区第四届群英会,被评为甲等土地运输合作英雄。
1950年,他出席了全国战斗英雄、工农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首次见到了毛泽东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1952年,贾宝执随中国农民代表团赴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观访问。同年冬,他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首先在白家沟实现了合作化,将原来“土地运输合作社”更名为“吕梁先锋农业生产合作社”,贾宝执任社长兼党支部书记。他们的办社经验载入了《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

高如星(1929~1971)山西兴县人,高如星在八一厂工作勤奋,几年中他写了《柳堡的故事》、《江山多娇》、《回民支队》、《野火春风斗古城》等20多部电影音乐。《九九艳阳天》是他24岁写的《柳堡的故事》的插曲,此歌一出现到处传唱。
《九九艳阳天》这首优美的抒情歌曲,产生于1956年,在中国已经风靡了50多年。正当他创作盛年,“文革”风暴来临,这位天才作曲家被迫害致死了。

田东照,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历任山西大学校刊编辑,兴县文化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吕梁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作品有,《D城无雪》,《卖官》,《跑官》等。

牛荫冠(1919-1992)1912年9月17日,牛荫冠出生于山西省兴县蔡家崖的一个书香之家,其家境 富足,时称全县首富。其父牛友兰,是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1933年,牛荫冠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后又转入经济系。1934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社会科学家联盟,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清华大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北平市西郊区委组织部长等职。1936年底回山西,是山西牺牲救国同盟总会的领导人之一。1939年山西“十二月事变”后,他转赴晋西北根据地,先后担任过晋西北行政公署副主任、党组书记、晋中行署主任、党组书记等要职。建国后,历任江西省政府副主席、湖南株洲331厂厂长、党委书记,株州331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螺旋桨飞机发动机;1955年调沈阳112厂任厂长,该厂研制出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曾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和表彰。1962年调任国务院商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后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北京工商大学(原北京商学院)校长。是中共八大、十一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92年5月10日在北京病逝。

王玉堂,祖籍山西五台,兴县著名的工笔画画家、书法家、古建筑彩画设计工程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山西分会会员、江都书画院一级画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
第2个回答  2011-08-10
孙嘉淦(一代大臣,皇帝的老师) 康基田(源)兄弟(万历进士) 牛友兰(开明绅士,兴县中学创始人) 刘少白(抗日无产阶级) 刘纪源(航天部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1
,,。。??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