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形成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水稻种植业的条件是

如题所述

商品谷物农业:自然因素:1地势平坦开阔 2土壤肥沃 3气候温和 4降水丰富
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便利 2市场广阔 3地广人稀 4机械化水平高 5农业科学技术先进

混合农业:自然因素:1生态系统良好 2水热条件差异
社会经济因素:1生产结构多样 2市场灵活性强 3经营多样化

乳畜业:自然因素:1气候温凉、潮湿 2地形平坦
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密集 2经济发达 3城市化水平高 4引用牛奶的习惯

大牧场放牧业:自然因素: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便利

水稻种植业:自然因素:1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开阔 3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4土层深厚,土
壤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1劳动力充足 2市场广阔 3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经验丰
富 4食物偏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08
一、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我国东北、西北也有这类农业,我国的商品谷物农场一般是国营的。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
条件:
1、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水源充足,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等。 2、交通运输便利
3、地广人稀,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   
4、高度发达的工业,科学技术先进,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以及电力、化肥、农药等。
5、市场广阔
二、混合农业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相互结合、兼而有之的综合性农业。即个别地区和个别农场,同时生产农作物和牲畜两种产品。该农业类型由来已久,是在经历了植物培育和动物驯化后开始出现的。在生产力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以栽培农作物、从事农耕活动为主,把经营畜牧业放在次要地位,将牲畜放牧在天然草地或农耕休闲地上,以此满足自身对农畜产品的需要。在工业化带动下的农业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开始专门种植饲草料,使种植业和畜牧业愈益向专门化方向发展。
条件:1、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
3、较好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
4、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三、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商品化且集约化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
条件:市场和饲料供应
四、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了这种农业地域类型。
条件:1、气候温和,草类茂盛,2、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3、地势平坦,4、科技水平高(培育良种牛、冷冻船技术) 5.交通运输条件 6.水源  
五、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条件:⑴ 劳动密集,劳动强度大,劳动力丰富; ⑵环境适宜,水热条件充足; 3 地形:平原和丘陵区;   4、 水稻集中在大河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
第2个回答  2011-08-09
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需要地势平坦开阔,地广人稀,气候温和,降水比较充沛;交通运输便利;机械化水平,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有广阔的市场,如美国的中部平原。   
混合农业的自然条件要求气候适宜,降水相对充足;机械化水平高;农民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市场广阔,如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乳畜业纬度一般较高;光照少但降水充沛;市场广阔;饲料充足;交通便利,如美国五大湖边上的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降水稀少、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势平坦,地广人稀;交通便利。  
水稻种植业要求降水和光照条件充足;地势较平坦;临近江河,往往位于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劳动力密集且价格低廉,如中国长江中下游的平原。
第3个回答  2011-08-08
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水源(河流湖泊);地形;土壤
社会因素:土地(地广人稀);市场;人口;工业发展程度;科技化程度;政策
具体的各个农业形成条件因地制宜,套用上面的条件就可得出答案,这些是固定的模式,注意总结
第4个回答  2011-08-09
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农产品产量高,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如:美国中部平原。
混合农业:一地区适合两种或多种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和耕作业为主,如:澳大利亚 墨累-达令盆地。
乳畜业:临近市场,商品化、集约化程度高,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一般都在郊区。
大牧场放牧业:一般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草场开阔,有优质草场。
水稻种植业:一般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小农经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