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的人是不是有喝汤的习惯?有的话,喝什么汤?

另外请再补充河南洛阳的人还有什么风俗习惯?
汤的问题解决了,另外请再补充河南洛阳的人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啊!
请全面回答啊!

楼上忒复杂,简单点说洛阳人好喝八大汤,牛肉汤,羊肉汤,驴肉汤,杂肝儿汤,不翻汤,豆腐汤,胡辣汤,丸子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喝汤,最“得劲”的洛阳享受
喝汤了没?”昨晚出门,一位老大娘跟我打招呼。简单一句问候语,透出老洛阳人的亲切。
喝汤,是典型的洛阳方言,也是最地道的豫西民俗。洛阳传统的喝汤,特指吃晚饭;目前的喝汤,早已超越吃晚饭的意思,是喝稀饭、牛肉汤、羊肉汤、丸子汤等各种汤食的统称。
滚烫、喷香的汤,不但是古都人生活中的享受,还寄托着在外地的洛阳老乡最浓郁的乡情。
喝汤本意是吃晚饭
洛阳民俗学者、电视编导韩梓介绍说,洛阳方言里的喝汤,原指的是吃晚饭。过去洛阳人穷,晚饭舍不得吃馍,大多以小米汤、大米汤、面疙瘩汤、黄面汤等稀饭为主,所以叫喝汤。
时间长了,晚上喝稀饭成了洛阳人的生活习惯。不少家庭在做汤时,都习惯在汤里放一些绿豆、黄豆等豆类,使汤的味道更加鲜美、可口。
- 遇到青黄不接时,晚上更是只能喝很稀的汤。旧时歌谣唱道:“清早稀,晌午汤,行黑儿(指傍晚)碗底见月亮。”
关于吃晚饭,洛阳人有句俗语:“清早吃好,晌午吃饱,行黑儿不吃拉倒。”在洛宁、孟津等地,喝汤还分“咸饭”和“甜饭”。“咸饭”指面条、烩菜、菜粥等放盐的饭食;“甜饭”指不放盐的“淡饭”,如刘秀羹(洛阳地方小吃,一种麦仁粥)、萝卜稀饭、面疙瘩汤、甜面叶等。
现在的洛阳城里,晚饭已成了大部分家庭一天中最隆重的“正餐”,很多家庭都习惯炒几个菜、做一锅汤,买几个馍,一家人围坐在饭桌旁,边吃边聊天。
早上豆腐汤,晚上丸子汤
随着生活的不断变化,洛阳民俗也不断变化。像洛阳人常喝牛肉汤、羊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等各种汤食,过去叫“吃泡馍”,现在统称“喝汤”。
老洛阳人有句口头禅:“早上豆腐汤,晚上丸子汤”,形象地说明了洛阳人的饮食习惯。
洛阳人早上爱喝牛肉汤、羊肉汤、豆腐汤、杂肝汤等,泡上饼、馍、锅盔,直吃得大汗淋漓;晚上,喝一碗酸辣可口的丸子汤、不翻汤,香喷喷的汤里,再放上外焦里嫩的豆面丸子或薄如蝉翼的豆面饼,既养胃又舒坦。
在洛阳,喝牛肉汤、羊肉汤已经成为一种民间文化,特别是老城、瀍河的“老汤”,或浓或淡,风格各异,但都拥有大量的固定食客。
老城人喝汤的咸淡程度,就像围棋选手的段位一样,能够看出一个人喝汤的“道行”。往往年龄越大,喝汤时间越长,要求汤的味道越淡,而习惯喝“甜汤”(即不放盐)的人,才是最正宗的“喝家”。
最爱喝的是“头锅汤”
老洛阳人喝汤喜欢蹲在地上。过去,洛阳汤馆往往座位不够,大部分人只能蹲着喝汤,时间长了,蹲着喝汤居然成为古都人的一种习惯。
早上,汤馆的门口蹲着一大片人,好友边吃边聊,成为古都清晨独特的风景。
洛阳人喜欢喝“头锅汤”。洛阳民俗学者董高生生动地说:“七点钟喝汤(原味),八点钟喝油(加水多了,靠油出味),九点钟喝水。”很多老洛阳人往往鸡叫就守候在汤馆门口,为的就是能喝上“头三碗”。
老洛阳人喝汤讲究“三美”,即“瘦肉、薄饼、肥汤”,三者缺一不可。然而,现代人生活好了,肚子里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油水了,所以大部分人喝汤前,都要求店家盛“清汤”(不带大片油花的汤)。
不少食客进门喝汤时,总要向店家喊一句“双椒”,店家立刻会意。“双椒”,是洛阳汤馆的行话,就是喜欢吃辣椒的人,要求店家放双份辣椒。
洛阳的牛肉汤、羊肉汤、杂肝汤和外地汤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们可以随便“添汤”。您一碗汤喝完了,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便添加,店家不会要钱。“添汤”风俗,体现了古都商人的古道热肠。
洛阳人好喝汤成习惯
喝汤,已经成为洛阳人挥之不去的习惯。洛阳人偶尔出差一两个礼拜,心中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能早点赶回来喝一碗热气腾腾的汤了。
在涧西、西工,很多人大清早开车去瀍河的东花坛、孟津的铁谢,来回一个多小时,为的就是能喝上一碗正宗地道的牛肉汤、羊肉汤,日复一日,乐此不疲。
我市某星级酒店一营养师认为,洛阳人喝的汤,其实是最富营养的早餐。第一,汤是用牛、羊的骨头熬成的,可以补钙;第二,汤可以补充人体内需要的脂肪、水分;第三,汤里还有葱、蒜苗、青菜。这三样,都是早上人体最需要补充的。
洛阳人为啥恁好喝汤?韩梓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过去洛阳人穷,大都吃红薯面、玉米面等粗面馍,这种馍如果放一晚上,又粗又硬像块砖头,实在难以下咽,但粗面馍用热肉汤焖软了,吃一口软馍就一口热汤,不但舒服,而且开胃;二是物美价廉,像牛肉汤,最初一碗卖8分钱,现在也不过一两元钱,人人都能承受得起,因此乐于光顾。
董高生认为,洛阳气候比较干燥,人体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洛阳各种各样、风格各异的汤食,正是地域气候的产物,所以能够长期受到洛阳人的喜爱。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