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名气那么大为何没有封侯?

如题所述

汉武帝时期汉朝达到最鼎盛时期,在汉武帝手下人才辈出。有像卫青一样的大将军,也有像霍去病一样的少年英雄。他们驱逐匈奴保卫了大汉王朝边境的安宁,他们在也汉武帝时期时期闪耀一时。他们能够成为名将也跟汉武帝选贤用人有关,没有汉武帝的重用他们也没有机会建功立业。但是在汉武帝时期还有一个名将名气丝毫不亚于卫青,霍去病这一类的名将,这个名将却没有像卫青和霍去病一样得到封候。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古诗给了李广很高的赞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又使得人对李广遭遇感到同情和愤怒。同样是一代名将李广为何没有得到汉武帝的封侯?汉武帝是一个任贤重用的好明君。如果李广是一位打过不少胜仗的将军,为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汉武帝不可能不会给他封侯。查阅了历史资料后发现,李广的名将称号跟卫青霍去病这类的名将比起来确实远远不及。

“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这是李广在自杀前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但是在历史资料中详细记载李广作战的只有八次,而这八次战争中李广的战绩也不是怎么好。其中仅仅只打赢了三场战争,这样的战绩放到汉朝的将领中确实不怎么起眼,一点都称不上名将。

李广的三次战争的胜利也只能算的上小胜,李广首次出征的战役就是“萧关之战”。在这场战争中李广首次展露了自己的头角,在这场战争中李广运用自己高超的箭术,射死了不少的匈奴士兵。在这一战中李广表现的十分抢眼,顺利的引起了上司的重视。被提拔到皇室的宫内做了官,保护皇族的安全。

李广最打的最著名的一场战争,就是“上郡之战”,李广在这场战争中大展风采。李广带领百余名的骑兵遇上了匈奴的大军,李广却丝毫不畏惧匈奴的大军。不仅没有带领百余名的骑兵逃跑,反而下马休息。当做什么事也没有一样子,在匈奴靠近的时候。李广还突然拿弓箭射杀了匈奴的一个首领,李广这样的举动让匈奴害怕了。不敢随意出击,担心有埋伏。李广的百余名骑兵和对峙了很久,匈奴担心被埋伏了就主动撤离了。在这场战争中李广技高胆大,遇见匈奴没有表现丝毫胆怯。他也因为这一战而一举成名,司马迁在历史记中也给了李广很高的评价。

李广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是他在汉朝并没有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封侯。这并不是汉朝的皇帝排挤李广,而是李广自身确实没有达到封侯的条件。汉朝封侯都是需要一定的战功的,李广虽然名气比较响亮。箭术也比较高,但是李广确实没有立下多少战功。史书记载李广打胜仗杀敌人数加起来还没有卫青首次出征杀敌的人数多,这也就是李广为何没有得到汉朝封侯的重要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汉朝时期,李广的名气那么大,为什么没有封侯,而且选择自杀?

李广名字很大,源于四个原因;

李广出自名门,他的祖辈是秦国大将李信,曾在灭燕国时打败燕子丹,为荆轲刺秦王雪恨;家族世袭仆射官职。在“王侯将相有种乎”的古代,他本来就是万人景仰的人物。

李广一生与匈奴作战40多年70多次,曾临危不惧,率100骑诈退匈奴数千骑兵,堪称诸葛亮“空城计”的老师。

在与匈奴摊牌的漠北之战,年过花甲的李广立功心切,却被卫青(按汉武帝旨意照顾老同志)安排率军侧翼迂回,在风暴中迷失方向,没觅上战机,让毛头小孩霍去病抢了风头;李广羞愧难言,还畏惧(可预想的)刀笔吏的挖苦讽刺,竟然在军帐中拔尖自杀,成为悲剧英雄。

一首唐诗(王昌龄作);“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当时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后人知道并记住了李广,闻名遐迩至今。

李广为何未被封侯;也有三个原因;

李广虽几乎参加了所有对匈奴的重大作战,一身劳顿,但鲜有重大战功。有项羽之气质,但无项羽之伟绩。

李广曾寡不敌众,被匈奴俘虏,被缚在渔网中装死,截然闪电般破网夺马逃脱,被匈奴人惊奇的称为飞将军(当然,也有另说),多少有点贬义。将军不战死当俘虏实在不是荣耀之事,他丢了汉家脸面被削职为民。

李广作为士大夫,有众多不齿之举;作雁门太守时,曾大规模引诱羌人投诚后再杀戮之;因曾被匈奴俘虏削职为民后,受到过地方一小官吏刁难,他耿耿于怀容不下,重新领军后指名要这小官吏随军,后找个借口杀掉泄愤。李广曾请教著名的星象专家王朔,“我劳苦功高,为何不得封邑”?王朔回答言简意赅;“是你杀了太多投降的人”。是的,一将成名万骨枯,将军当然要杀人。但这是在正宗的汉朝而不是元蒙,杀人是需要讲规矩守分寸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