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祝同的生平

如题所述

  顾祝同,字墨三。陆军一级上将。1891年11月22日生。江苏涟水县人。
  1910年,顾祝同孝入江苏陆军小学第五期。武昌起义后,参加革命军,在陆军第九师任排长。1917年,他转入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十二队学习。1919年毕业后,历任长江上游总部第四旅第七团九连连长,湖南清乡司令部卫队营副等职。1922年冬,他到桂林投奔孙忠山,受任为粤军第二军军事教导队区队长,与时任第二军参谋长的蒋介石结识。该军扩编为东路讨贼军时,顾祝同升任该路军总部副官长。
  1924年6月,黄埔军校正式开学。顾祝同被调任军校战术教官。同年十月,调任军校管理部代主任。11月11日,孙忠山下令组建国民党党军,委任蒋介石为军事秘书。蒋首先成立黄埔军校教导团,顾祝同被委任为第二团第一营营长。参加了第一、二次东征,后升任第二团团长。1925年8月,黄埔党军改为第一军,顾祝同调任第一军第三师参谋长,旋任副师长。
  北伐战争中,顾祝同于1926年10月12日,率部攻击福建松囗周荫人部:12月2日,进占福州,升任该师师长。尔后,率领所部进军浙江,参加淞沪、南京作战。
  1927年8月25日,顾祝同奉命率领第三师向龙潭方向反击,协同其他各师,于26日收复龙潭车站,歼敌三万人迫使孙传芳残部逃至江北。龙潭战役后,顾祝同升任第九军军长。同年12月参加第二次北伐。1928年2月,在国民党第二届四中全会上,顾祝同被选为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不久,第九军改编为第一军第二师,顾祝同改任师长。
  1929年3月,蒋桂战争爆发。顾祝同奉命率第二师向武汉进击。由于蒋介石收买了桂系将领李明瑞、杨腾辉,所以第二师未经战斗就到达武汉,顾不久任武汉卫、司令。是年冬,他又参加了对唐生智、石友三的作战
  1930年春季,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等组成反蒋联合阵线。以七十万大军南北对进,企图一举推翻蒋介石政权。顾祝同奉命率部在刘峙的指挥下,沿陇海铁路由东向西攻击。5月11日,夺战归德,并乘机急进,再克兰封。在遭到冯玉祥部合围堵击时,蒋军第十一师、六师、九师、五十二师均受到很大损失,节节败退,惟顾部能坚守阵地,未受损失,得到蒋赞赏8月底,顾率部参加了向冯玉祥军的总攻,迫使西北军全线溃退。此役后,他升任第一军军长第十六路军总指挥,继任洛阳行营主任,掌管西北军事大权
  1933年9月,顾祝同被任命为湘、鄂、赣、粤、闽五省“剿匪”军北路总司令,进驻江西抚州,直接指挥五个纵队的兵力,进攻工农红军和苏区。11月,李济深、蒋光鼐、蔡廷锴等发动“福建事变”,他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军事会议,研究镇压十九路军的策略。会后,将所部九个师调去福建作战。1934年1月,“福建事变”解决之后,顾祝同重新部署北路军向江西中央苏区进攻。这年4月3日,顾进升为陆军二级上将。9月3日调任四川行营主任。
  1936年7月18日,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国防委员。8月2日调任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中,他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讨逆军西路军总司令。当天,他又参加宋美龄召集的黄埔系军官和空军军官会议,宋要求他采取和平解决的办法,以保障蒋介石的安全,不要执行何应钦向西安进军的命令。顾借囗不到职,留在南京协助孔祥熙、宋子文策划和平营救蒋介石的活动。1937年1月1日,他当面接受了蒋介石的命令,指挥陈诚的第四集团军、卫立煌的第五集团军、蒋鼎文的第二集团军、朱绍良的第三集团军,对西安方面施加军事压力和政治上分化瓦解。
  1月5日,顾祝同被任为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他上任后,一面与杨虎城的代表就军事问题进行谈、,一面继续施加军事压力。接着,顾祝同下令对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进行整编,使东北军彻底解体。十七路军按照杨虎城的意见编为第三十八军,下辖两个师。
  “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便于统一上海方面的作战指挥,成立第三战区,任命冯玉祥、顾祝同为政副司令长官,并指示顾负实际责任,管辖杭州、嘉吴江、无锡、江阴一线以东的部队。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指挥吴淞战役。
  国民政府撤至武汉后,顾祝同正式担任第三战区司命长官,并兼任江苏省主席、战区经济委员会主任、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委员、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年1月6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军部在南昌成立,也编入第三战区,直属长官部。此后,第三战区的部队处在日军三面包围中作战,顾祝同尽管采取稳定内部持久防、,保存实力的方针,但在徐州、武汉会战时,仍对日国发动过皖南攻势、淞沪皖边作战、福州攻略之战、肖山诸暨之役、闽海之役、浙东之役等,以打击和牵制日军。1940年初,日军将进攻重点转向华北后,蒋介石白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顾祝同执行蒋的密令,在新四军军部及该军驻皖南部队周围,部署了四个师四万余人的兵力进行、视,形成包围态势,随即即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千古奇冤——“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奉命和顾祝同谈判,顾却下令将叶挺扣押起来。新四军被围部队终因伤亡过大,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二千余人突出重围外,六千余人被俘,其余壮烈牺牲。
  1946年1月,他调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5月,国民党政府由重庆搬回南京,顾祝同接替何应钦担任陆军总司令。蒋介石挑起全面内战后,顾祝同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指挥中原地区作战。但不久,蒋介石为了实施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成立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命顾祝同坐镇徐州指挥原徐州、郑州两绥靖公署的部队。
  1947年3月下旬,顾祝同所部展开进攻,于四月上旬侵占鲁南山区,随后,向鲁中山区发起进攻。26日,其整编第七十二师于泰安被歼。四月其“御林军”整编第七十四师被华东人民解放军歼灭于孟良崮地区。
  1948年秋,蒋介石撤消了陆军总司令部徐州指挥所,成立徐州“剿总”,以刘峙为总司令,顾祝同调任参谋总长。7月上旬至8月上旬,国民政府召开了南京军事会议。在会上,顾祝同作了战略问题的方案报告,提出要停止战略进攻,巩固长江以南防线,阻止解放军过江:把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部队编为几个机动兵团,在江南组建二线兵团,以求再度夺回战略主动权。
  10月中旬至1949年1月上旬,顾祝同直接指挥“徐蚌会战”彻底失败,国民党军被歼五十五万五千人。
  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代理总统后,顾祝同于1月25日到溪口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小型会议,蒋介石再次出山后,他随蒋逃往重庆,协助蒋作好防御部署,即逃往台湾。
  到台湾后,顾祝同以参谋总长身份兼代国防部长。1952年3月起,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充当何应钦的副手。1960年,又调任“国防会议”秘书长。1968年,再调“战略委员会”副主任。1972年,改任“总统府”一级上将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在台湾病故。

  学历
  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6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1919
  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4
  经历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7-17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学历
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6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1919
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4

经历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第2个回答  2007-07-17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国民党军高级将领,一级陆军上将。字墨三。江苏涟水人。1916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1919年毕业。1922年任粤军第二军参谋。1924年黄埔军校初创时任中校战术教官兼管理部主任。次年东征中任教导第2团营长、第2团团副,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3师参谋长、副师长。1926年北伐中任第一路军第3师师长。次年9月任第九军军长。1930年2月蒋阎冯中原大战时,任第十六路军总指挥、洛阳行营主任。次年调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长,年底任江苏省政府主席。1933年参与对红军的第五次“围剿”,任北路军总司令。1935年任重庆行营主任兼贵州省政府主席。西安事变后,兼任西安行营主任。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开始后,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1941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指示,在安徽泾县策划指挥了皖南事变。1945年5月,当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任徐州绥靖主任等职。1946年任陆军总司令。1948年任国防部参谋总长。1949年4月,重任陆军总司令,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1950年3月去台湾,曾兼台湾“国防部”代部长。1972年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87年1月17日卒于台湾。

学历
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916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科毕业 1919
江苏陆军小学毕业 1914

经历
(国民政府)卫戍司令部参谋 1914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重庆行营主任 1935.11-1937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 1927.09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 1927.10.20-1928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委员 1928.11-1930.03
(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 1929.10-1930.09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兼任)主席 1937.12-1945
(国民政府)军政部政务次长 1934.01.24-1936.12.02
(国民政府)贵州绥靖主任 1935.05-
(国民政府)四川行营主任 1935.10-
(国民政府)贵州省政府(兼代)主席 1936.08-1937
(国民政府)贵州全省保安司令 1936.08-
(国民政府)西安行营主任 1937.01-1937.1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 1937-
(国民政府)江苏省政府主席 1937.11.26-1939.10
(国民政府)江苏全省保安司令 1937.12-1939.10
(国民政府)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 1938.01-
(国民政府)第三战区战地党政委员会分会主任委员 1939.07-
(国民政府)苏皖联立临时政治学院院长 1939.12-
(国民政府)徐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1-1946.05
(国民政府)郑州绥靖公署主任 1946.08-1948.05
(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部(第一任)总司令 1946.05.31-1948.05.13
国防部参谋总长 1948.05.13-1950.03.10
中央训练团副团长 1948.11-
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 1949.04-1950.03
私立强恕中学董事长 1966-
西南军政长官 1949.12.07-
国防部(代理)部长 1950.01.26-1950.03.10
行政院政务委员 1950.01.26-1950.03.10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50.04-1959.06.29
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67.02.01-1972.05.19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 1931.11-1987.01.17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 1952.10-1987.01.17
国防会议秘书长 1959.06.29-1967.02.01
总统统战略顾问 1972.05.19-1987.01.17
中国孔孟学会名誉理事长 1972-
台北市江苏同乡会名誉理事长 1973.04-
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 1976.11-
第3个回答  2007-07-18
顾祝同
姓名: 顾祝同(1893~1987)
性别: 男
政党: 中国国民党
籍贯: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出生: 1893年1月9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