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古代叫什么名字?有描写熊猫的古文古诗么?

如题所述

古时候大熊猫也被称为“食铁兽”,没有描写熊猫的古诗。

汉·东方朔《神异经》:“南方有兽,名曰啮铁。”

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猫熊。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即中国国内通行的中文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扩展资料:

在距今约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时期,地球上就已经有了大熊猫的足迹。当时的大熊猫是现在的大熊猫之先祖,它们的身体只有现在大熊猫的一半,被科学家和考古学家命名为“始熊猫”。

始熊猫是由拟熊类动物演变而来的,外表如同肥胖的狐狸,以食肉为主,生活在云南元谋和禄丰地区的热带森林边缘。

据《史记·五帝记》中记载,在4000多年以前,黄帝率领自己的部落在阪泉(今河南逐鹿县)大胜炎帝及其部落,取胜的秘诀就是因为他们利用了驯养的虎、豹、熊、貔貅(大熊猫)等猛兽大军。

在3000多年前的《尚书》和《诗经》中也明确记载着貔貅皮(大熊猫皮)是给皇帝进贡的珍品。当时的人们认为貔是一种像虎豹一样威武的猛兽,他们希望勇士像貔貅一样勇敢,连军队打仗时都打着“貔”和“貅”的旗号,以震军威。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山海经》把大熊猫记述得诡秘化了,竟然认为大熊猫牙齿锋利,能够嚼食铜铁,把它们叫成“食铁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穿越历史看熊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大熊猫的近代名称,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

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竟成为通用的名称了。

扩展资料

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它们非常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熊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熊猫古代叫猫熊,唐代白居易的《貊屏赞》曾记载: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

意思是:貘这种动物,鼻子像大象、眼睛像犀牛、尾巴像牛、四肢像虎,生活在南方的山谷中。用它的皮作被褥可以防治风湿瘟疫,悬挂它的画像可以祛邪。

扩展资料:

大熊猫的别名还有华熊、竹熊、银狗和大浣熊等。银狗,这是因为小熊猫的地方名和商品名叫金狗,相对应的熊猫体色白而叫它银狗。竹熊则以它主要食性为竹子而似熊命其名。华熊说明它是中华民族所特产的珍奇异兽。

大熊猫在它的故乡里多叫白熊、或白老熊,也有叫花熊的;在岷山藏族地区叫荡或杜洞尕(gǎ),平武白马达布人则叫洞尕;凉山彝族叫峨曲。

西方世界认识它后,最初将它翻译成“大猫熊”或“猫熊”,但又一传说,在20世纪报上初次发表新闻时,偶然被颠倒成“熊猫”,未料到成为通用的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4-11

古时候大熊猫也被称为“食铁兽”。

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

别 名:花猫,花熊,华熊,竹熊,花头熊,,银狗,大浣熊,峨曲,杜洞尕,执夷,貊,猛豹,猛氏兽,食铁兽,大猫熊,熊猫,貔貅,白熊,黑白猫,猫熊。

汉·东方朔《神异经》:“南方有兽,名曰啮铁。”

没有描写熊猫的古文古诗。

大熊猫一直被称为中国的“友好大使”,积极促进了中国与外国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大熊猫一直是个政治工具。

据报道,从公元685年到1982年,中国三个朝代一共向国外赠送了约40只大熊猫。其中,公元685年由武则天赠送给日本天武天皇两只大熊猫。

扩展资料: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通常情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

可以像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可以像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特别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1

中国人对熊猫的认识由来已久,早在文字产生初期就记载了熊猫的各种称谓。《书经》称貔,《毛诗》称白罴(pi),《峨眉山志》称貔貅,《兽经》称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貘,等等。

唐代诗人白居易本来有头痛的问题,便请画工于屏风上,画了熊猫的图样。为什么呢?因为它“寝其毗辟瘟,图其形辟邪”。皮毛保温、而形象辟邪。果然自此以后,头不再为吹风所苦。借传说中的貘感慨时事,于是写下了这篇《貘屏赞》。

《貘屏赞》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

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羡溢。貘当是时,饱食终日。

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滋。何山不刬(chǎn)?何谷不隳?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扩展资料

熊猫原来叫“猫熊”

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也就是说“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却相似于猫。”

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误的答案”是这么造成的:解放前,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

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貘屏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