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和前提课文是什么?

如题所述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3篇课文。

作者认为读书是为了“心的教养”,他倡导的是“爱的阅读”,善于读书的人,并不追求数量,而只追求他心灵的获得,这是有效的阅读。

作者认为读书人要有爱的追求,要有理想,要有对知识的敬重。他所说的“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读书人自己必须是有获得教养的愿望,有完整的人格,有个性追求。如果人没有人格,没有个性,他的阅读也未必能获得教养。

作者:赫尔曼黑塞。

黑塞的创作生涯始于诗歌,也终于诗歌,他的诗歌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富于音乐节奏和民歌色彩的浪漫气息,表现出对旅行、自然和朴素事物的爱好,和他小说中的彷徨、孤独、感伤、梦幻以及对理想的渴望的浪漫气息完全一致。

在他早期诗歌中,这种孤独、感伤的气息最为浓郁。他早期的小说也具有田园诗风格的抒情气息,与其中后期的作品有显著差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14

《读书的目的和前提》是黑塞写作的一篇文艺随笔。

也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的第13篇课文,这篇课文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黑塞揭示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

作者回顾自己三段在图书馆的阅读经历,梳理了自己在不同阶段的读书选择,读书的感受与思考,阐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乐趣,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

作者简介

赫尔曼·黑塞是德裔瑞士作家。1923年46岁入瑞士籍,诗人、小说家。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爱好音乐与绘画,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黑塞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从他的最初诗集《浪漫之歌》的书名,也可以看出他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致后来被人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

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特》《荒原狼》《东方之行》《玻璃球游戏》《黑塞说书》等。《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