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湿度和温度为多少的环境下最舒适?

如题所述

按照我国室内空气标准,夏季室内湿度以40%~80%为宜,冬季应控制在30%~60%。老人和小孩适合的室内湿度为45%~50%,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适宜的室内湿度在40%~50%之间。 20℃是最佳睡眠温度。

20℃左右的室温最让人舒服。这个温度有利于身体散发多余的热量,如果室温超过25℃,人体就开始从外界吸收热量,会有热的感觉。若室温超过35℃,人体汗腺就开始启动,通过出汗散发体内热量,会出现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头昏脑涨、疲劳等不适的感觉。

扩展资料

生活中,室内无时无刻不在产生“废气”:厨房、卫生间、垃圾桶中的垃圾,经过一夜就会产生空气污染;长期不清洁的地毯、不晾晒的被褥枕头,极易滋生螨虫

书架和家具顶部的灰尘堆积过多,加重空气中的污染漂浮物……特别是北方进入供暖期后,很多人家里都紧闭窗户,怕冷气进来。室内空气流通不畅,不少人的身体抵抗力开始下降,频繁被疾病 “袭击”。

通风换气是改善室内空气的有效方法。每天9时~11时、14时~15时是最佳换气时间,可将厨房、浴室、客厅里通风半小时。如果遇到雾霾,尽量少开窗通风,搭配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厨房应安装净化效果好的油烟机,尽量减少高油烟污染的煎炒烹炸,更不要在室内吸烟。

另外,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定期除尘,降低空气中的有害颗粒。还需要提醒的是,有些高层建筑通风效果较差,开窗时间应相对延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满足六点才是好卧室 20℃是最佳睡眠温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3
根据国内外的实验,夏季,人们感到最舒适的气温是19—24℃,冬季是17—22℃。人体总要保持体温恒定。当环境温度超过舒适温度的上限时,人们便感到热,若超过 37℃时就感到酷热,一般人们能够忍受的温度上限是52℃。相反,当环境温度低于舒适温度下限时,人就感到凉、冷;若低于0℃,就感到严寒。对于一般从事室外活动衣着合适的人,能够忍受的温度下限约为零下34℃。

试验表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50%—60%时,人体最为舒适,也不容易引起疾病。当环境温度较高时,人体就要借汗液的蒸发来排出热量。此时,空气湿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汗液蒸发速度很慢,人就有一种粘糊糊的感觉,很不舒服。如果高温伴着高湿(例如夏季雷雨来临前),还容易发生中暑现象。只有当空气湿度较低时,汗液蒸发速度才会较快,即使天热一点,人也感到一种爽快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12
体感温度(英语:apparent temperature)系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转换成同等之温度,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换成人话来说,人所感受到的温度不是由且仅由外界温度和相对湿度决定,还应该考虑风速这个影响因素。
1984年,罗伯特·史特德曼(Robert G. Steadman)发表《体感温度的通用公式》(A universal scale of apparent temperature)如下:
(参数单位、计算公式均已省略,如有兴趣,可在参考处寻找)
可看出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时,能得出较低的体感温度,此公式则由中央气象局预报各地体感温度所引用。
参考《百度百科》“体感温度”词条
https://baike.baidu.com/item/体感温度/457889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