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听力

如题所述

保持良好的听力极为重要。医学专家指出,注意以下几点对保护听力非常有帮助。
1、避免各种噪音。 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下,容易导致听力老化。如果营造一个较为安静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就能减少噪音对听力的不良影响。
2、避免发为。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乱挖耳朵。 平时不要随便用不洁的小木棒、发夹等挖耳止痒,以防损伤耳道深处的鼓膜,引起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化脓性中耳炎等病变,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4、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 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奎宁及其衍生物等,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性耳聋。婴幼儿更要禁用这些药物。
5、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 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6、少吃高脂肪食物。 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血管硬化使得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或发生耳聋。
7、积极医治感冒。因为感冒能影响耳咽管(从咽部到中耳腔的管道)的通气程度。另外,如用力不当擤鼻涕,会使鼻涕中的病菌不小心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化脓感染,影响听力。
8、避免长时间使用“随身听”。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从幼儿开始就应该注意保护听力,如耳内发痒,切忌用不洁的火柴或发卡去挖耳,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游泳爱好者,在下水之前可用浸有消毒凡士林油膏的棉花塞住外耳道口,防止污水浸入耳内。人们感冒时常伴有急性鼻炎,流鼻涕。在鼻不通气时,用力指鼻,因空气的压力,使鼻腔内的鼻涕经与中耳相通的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2-24

一、不要频繁掏耳朵

当耳朵痒时,可以用干净棉签轻轻地在外耳道口旋转,接着让耳朵向下,自行把耵聍(耳屎)排出。掏耳朵也不能太过频繁,更不能用指甲、卡子等尖锐物掏耳朵。如果耵聍太多堵塞了外耳道,要到正规的医院处理。

二、不要长时间佩戴耳机

使用耳机,一天累计不超2小时。接听电话时,耳朵与话筒应保持一定距离,音量适中,接听一段时间后需交替更换另一只耳朵。

三、预防耳内进水

耳内进水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一旦外耳道内进水,可以把头偏向一侧,让水流出来,再用棉签轻轻擦拭。

四、定期按摩护耳穴位

按摩耳垂前后的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高骨之间的凹陷处),以及听会穴(在耳屏前下方, 下颌关节突后缘之凹陷处) ,可以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 保护听力。建议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