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内容空泛怎么办

如题所述

1、在德育实践中,一方面是大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在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又存在小德育(即道德教育)在不断被弱化的问题我们强化的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最基的人伦道德方面的教育却在不断地被弱化两课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但两课教育的授课内容大多以上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教师的教学又脱离社会实际、脱离学生实际,教师在课堂上教条地灌输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等空泛的结论,而没有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去说明和印证这些理论,使学生厌倦、厌学,这样的课堂好学难以达到用想政治教育和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德育目标的假、大、空,德育内容的教条化德育方式的成人化,是导致高校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长期低迷的主要原因。
2、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德育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只注重强调理性知识,新没有把理论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忽视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习惯于对教育层面的一刀切,却不认同司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这种教学方法,即使学生背的条条再多,认识再高,如果不去实践没有内化的过程,也是镜中花、水中月,它会造成学生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层皮的后果,传统的两课教学时效性差,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了教育对象精神方面的需要这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不适应,也不符合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
3、当前对德育的评价,缺之科学的制度和体系大学德育的评价体系实际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以分定优劣,以成绩论成败,考试成绩成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尺度,它是学生能否评优、能否升学,能否毕业的主要依据,而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却显得无足轻重这样的评价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德育的实效,并造成知与行的脱节:第一种表现为知而不行,对各种道德规范内容很熟,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可就是不能很好地体现在行动电。第二种表现为知而不完全行,不能做到慎独,有人在场和无人在场不一样,正规场合与平常生活不一样,高风格有修养是做给别人看的:第三种表现为知而己不行却要他人行,批评他人头头是道,马列主义装进手电筒--照人不照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