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践行企业价值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早会照例分享企业价值观,今天分享“责任担当”。19年公司提炼了6点企业价值观,分别是合作共赢、诚信务实、责任担当、客户思维、开放创新、立刻马上。对于每一条价值观又有具体的解释。平心而论,这些价值观都非常正向,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企业的整体文化氛围一定会非常好,可是实际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很多时候总是觉得“差一点意思”、“不够完美”。

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在于,不同的人对于一种理念,所理解的程度往往不同。在讲到责任担当的时候,创始人谈到他自己从毕业工作、到与人合伙、到最后独自创业,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的确是很能够体现出“责任担当”来。

创始人本人是属于那种具备“创业潜质”的人,做事非常执着、坚韧。所以从一开始工作,就不存在所谓的“打工心态”,也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喜欢主动承担更多的事情,因为这样对自己来说多了更多的历练机会。也许从最初开始工作,他就一直在为个人创业做准备吧,动机不同,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不过,站在老板角度要求所有的员工都具备老板的心态,像创业者那样勇于承担责任,个人认为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讲,有点超纲了。要求员工具备“责任担当”的价值观是没问题的,但出发点不应该是个人的成功动机,而应该是组织机制。

管理者应该考虑如何设置合理的管理机制,才能让绝大多数员工更符合管理的预期。比如最有名的典故“立木为信”的故事:

这个故事常被大家引用来说明“诚信”,商鞅所用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设定简单目标,然后高激励,最后百分百兑现。在“诚信”这件事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是对等的关系,领导者要让被领导者有诚信,首先自己得有诚信。

拿公司管理这事儿来说,管理者要求员工什么样,自己首先得做到什么样,这是必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负责人要求员工响应及时,行动迅速,可是当员工有事需要请示负责人做决策的时候,如果常常得不到及时的反馈,员工一定会想”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领导要求员工不计较眼前利益,无私奉献,免费加班,同时制度却规定只要迟到就要罚款,加班不论多晚早上都得按时打卡,这能行得通?

如果真有员工做得到老板期望的那样,我想结果可能是也像老板一样,早晚出去自己创业了,所以才不计较那么多。所以互联网企业流行合伙人制,这应该是留住优秀员工或具有创业精神的员工的好的办法。

仅凭各种规章制度要求、思想动员教育,甚至是加入绩效考核指标,如果没有有效的机制驱动员工个人的底层动机,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价值观就只能中挂在墙上的口号。

除了合理的机制驱动,团队建立信任是协作的基础,也是让员工能够践行价值观的基础,信任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却是最难的。

在“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人生哲理中,让对方信任你,才是最大的学问。曾国藩曾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聚守口,独居守心”,“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禁大言以务实”。精辟的、有价值的见解才能受人欢迎,泛泛空谈则招人生厌。

1853年,曾国藩书生治军,创建了湘军。他自己都没想到,湘军竟能屡建奇功,最终将烧了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烈焰扑灭。曾国藩是如何打造与管理湘军的?管理湘军,其实就这两个字,让部下对他“放心”,相信自己。如何让部下相信自己呢?八个字: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861年,湘军名将鲍超打了胜仗后,借给曾国藩贺寿之机,送来十六大包“战利品”。其中许多是珍贵的珠宝古玩之类。曾国藩说:“你打开,我都看一看。”细看一遍后,他取出—顶绣花小帽:“我喜欢这个帽子,其他的,你都带回去。”鲍超素来刚毅勇猛,此时眼圈却红了。

曾国藩派容闳去美国采购机器,这是一个肥差,按惯例,容闳必会送礼。但此时,曾国藩已离开南京,北上剿捻。所以,他特意写信给儿子说:“容闳送的东西,价值不超过二十两白银,就收下,要是超过,就退掉。”

收下小礼,那是不拂人面子。拒绝大礼,既是坚守原则,又是仗义轻财。曾国藩说得好:“财聚人散,财散人聚。”他轻财,所以留住了人才。这样的领导谁不愿意跟随,谁又不信任你呢?

领导者要想建立起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想要让团队形成凝聚力,战斗力,一定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再好的口号,也抵不上一次躬身践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