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一个20多岁的年轻妈妈惯着自己女儿无法无天,那小孩才4岁

如题所述

这样妈妈培养不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爱弥儿》:任何事物在最初被造物主创造出来时都是完美的,一旦经过人类的加工之后,就会变得破败不堪。
人们强使一种土壤里长出另一种土壤里才能长出的作物,强使一种果树结出另一种果树才能结出的果实;他们打乱气候、季节的变换规律;他们虐待他的狗、马和奴仆;他们颠覆众生,扼杀一切事物的天性。
而且,他们钟情于相貌丑陋和形状怪异的东西;他们不喜欢事物的本来状态,甚至对自己的同类也是如此,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把人当作马进行训练,或者把人当作树木进行修剪。
可就目前的处境来看,多亏了这种训练和修剪,否则人类的情况可能会更不堪。如果一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就没人教养的话,那他的未来就不会有什么希望。
一切诸如偏见、需求、权威和先例等社会制度和习俗都加在他身上,除了扼杀他的天性,这些东西起不到任何正面作用。就好像长在道路正中间的小树一样,他的天性遭受着路人的随意践踏。
只有培育,小树才能发芽;只有教育,孩子才能成长。
想想看,即使一个人一出生就拥有强健的身体,拥有巨大的力气,但却不知道如何使用,那这种身体和力气也是毫无用处的,甚至它们还会给人带来不好的影响,即让别人误以为他不需要任何帮助。
可以这么说,这会使人一直处在孤独当中,还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就已经非常遗憾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我们同情婴儿遭受的一切,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如果人类一出生时不是婴儿,即没有经历婴儿期,人类或许早已灭亡了。
我们天生脆弱,所以需要别人给予我们力量;我们天生无助,所以需要别人给予我们帮助;我们天生愚昧,所以需要别人教我们如何辨别是非。只有良好的教育,才能让我们弥补天生的缺陷。
教育的方式一共有3种:来自自然的教育、来自人的教育和来自事物的教育。自然的教育指的是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自身发展,人的教育指的是别人对这种发展的干预,事物的教育指的是我们从对我们产生影响的事物那里所获得的经验。
可以说,每个人的成长都有赖于这3位老师。如果缺少这3种教育中的某一种或者这三者之间发生了冲突,那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他的成长甚至连他自己都不满意。
如果这3种教育能够和谐共存,那对这个学生的教育就是成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9
有句老话叫惯子如杀子,孩子都是妈妈心头肉,疼爱孩子是每个母亲的天性,但疼爱孩子也得有个度,过份了就是溺爱,不是对孩子好,而是培养了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长大了是很难和同学朋友同事相处的,也不会孝敬父母的,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很重要,不要等孩子大了悔之已晚。
第2个回答  2018-12-29
可能这个妈妈从小缺乏宠爱,才会想把自己没有得到过的一切都给女儿,殊不知过度溺爱孩子是害孩子呀。有句俗语是穷养儿富养女,但重要的是要教会孩子正确的三观。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你不可能一切都给他安排好,一旦他的要求得不到满足,他又不知道付出,就有可能走歪路,误入歧途,所以家长们别一味地宠孩子,要有度,别害了孩子。
第3个回答  2018-12-29
世上大多数父母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什么事情都不让他们做,以为这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但他们却不知道这是在害孩子,让孩子缺少自我生活能力,以后怎么在社会上立足。还有,被父母惯这长大的孩子,性格方面也很难和别人相处好。
第4个回答  2018-12-29
教育孩子,关爱是人三常情,但是溺爱就不该提倡了,还是要适可而止,正确引导为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