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技术中的“stun(斯登)”含义及杆法?

我知道奥沙利文在这项技术上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但这是一项非常高级的斯诺克技术,请问它的实际作用,以及效果和主要杆法运用是怎样的?是不是高中低杆发力都可以打出stun的效果。请高手详细解答,谢谢。

斯登也有人说时登杆,说白了就是大发力小走位的一种常用杆法,发力一定要透彻,而且大臂也同时发力,就类似于人用脚踢足球。斯登十分常见,在比赛中时用也很多。由于斯登杆法发力大,可以防止目标球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台尼的质量问题发生的变线。还有就是斯登只能用中低杆或者中高杆。
另附专业讲解:
国外主流教材中对stun有明确的定义,就是母球撞击目标球的时候没有任何旋转。而稍微有点旋转也可以演化为stun draw,stun follow等等。这要求力量越大击点越上但是不超过中心,力量越小击点越下。体会母球的旋转如何在台面变化,控制母球在刚好滑行的阶段撞击目标球既是stun!而国内很多人认为斯登的杆法是大力定杆或者稍微前进一点的杆法。这种定义也没有什么问题,关键在于理解母球的旋转状态!
那么怎么练习打好stun呢?至于练斯登,我不知道那个方法是否科学,我们的练习是用小力击打母球的中心,然后慢慢加力递增击杆的力度和速度,感觉母球出去后在没有击到目标球时的行进状态的变化(由滑行变成上旋滚动)。
第二篇: 我一直把中杆列为思登的一种特例。
同样的击点因为击球速度不同导致球带上的旋转不同。速度越慢,则由于台泥摩擦带上的旋转越多(或者说旋转和台球前进速度的比例),速度越快则越少。
而旋转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主球撞击到目标球之后的动作。
比如直直撞目标球,撞击的结果是两球移动速度互换,就是主球停止,目标球以主球的速度前进。主球停止之后,主球上面带有的旋转就开始发挥作用,如果撞击瞬间带有一点前旋转,那么主球的旋转会让主球再前进一点距离(stun follow),如果撞击瞬间主球完全没有旋转,那么主球就乖乖的停在那里(stun),如果主球有一点的后旋转,那么主球会回来那么一点点距离(stun draw)。
如何在出杆速度上调控就是:你要体会一下主球旋转在台泥上面的变化情况。
第三篇: 杆法从击点位置来区分,可以分为高中低。
杆法从实际效果来分,可以是跟进、拉回或者斯登。
击点位置决定了母球离开球杆瞬间所带有的旋转,而实际是跟进还是后退或者严格按照90度分离,则要看母球撞击目标球瞬间所带有的旋转。母球在台泥上运行,自身带有的旋转是会发生变化的,有可能从没有旋转到有旋转,可能从后旋转变成前旋转。
斯登只是母球撞击目标球瞬间几乎没有旋转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分离角几乎等于90度。有些时候母球和目标球形成的进球角比较小,此时母球和目标球分离的速度比例也很小,也就是母球大部分速度都传递给目标球,此时为了让母球横移很多,那么必然要发力。这种情况是大家最熟悉的斯登杆法。
而另外有一种情况,母球和目标球进球角比较大,距离比较近,而此时球势需要让母球90度分离,而速度尽量小些。这时需要低杆小力击打母球。这种情况严格来说也算斯登。只是平时很少有人认为这是斯登。
母球在斯登的范围之内,稍微偏向跟杆或者拉杆,则形成了斯登跟进和斯登后退。加了塞就是斯登塞。
当进球角比较小的时候,只要发力打中部附近,就会形成斯登,母球走不远。当进球角比较大的时候,如果再发力斯登杆法,母球就要跑很远了。这种情况就要非常了解母球的旋转在台泥上的变化情况了。
就是硬一点的杆法,母球位移不多,可向前、向后、或不动,包括中,低,高三种位置的STUN,重在灵活掌握。
很多球友都误解了,stun并不是要在白球的哪个点位上,白球上随便什么点位都可以用stun来打的,它是指一种发力(本人理解是小臂瞬间发力,注:小臂瞬间发力是指小臂送杆时那一刹那间的速度,并不是蹦紧小臂,此时小臂一定要放松,用速度去发这个瞬间爆发力)
还有球友说stun的时候,小臂要停住,也是错的,比如说stun向前时,小臂就必须有点延伸,延伸的小跟你当时白球所要滑行的距离有关,具体的要各位球友自己用心去领悟
还有stun也不是说一定要直线或者直一点的球才能用这种发力的,大家不要混淆了
stun是斯诺克里最重要的一种发力,它的好处在于,可以加大球撞击后的分离角度,而且因为瞬间出力的关系,能保证入球率(比如说一个远点的直球,你想轻推叫黑球时,但轻推不能完全保证入球率)
所以才有stun向前的杆法存在,还有本人推荐一些新手朋友们,多看看上海体育那两位主持人主持的斯诺克基地,那两人说话幽默,而且很多杆法上的讲解比较透彻(虽然他们球不一定厉害,但新手看比较容易懂)
像庞卫国解说的就不是那么好,他说的一些很笼统,比如说两球很直又相隔较远时,你的母球要往后拉一个球位时,庞老师解说的时候就说一个小低杆,可是这小低杆应该怎么打呢,用哪种发力呢?新手们肯定是
不懂的,其实这时候就是用stun后的杆法了,(中杆向下一个皮头的点位上,用stun发力,利用球相撞的撞击力往回走一个球位)这时并不完全用拉杆的发力了,用拉杆发力肯定会拉过头的,
运杆时拉杆的长短与送杆时速度的快慢才是走球时力度的大小,并不是要你蹦紧手臂用死力去打,希望对新手们有些帮助.

求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09
斯登杆法(斯登是stun的音译),是一种比较特别的高杆杆法,大多数时候用于击打相对比较直线的球时控制母球运行路线。可以理解成为“一种不太高的高杆”。 也有杆法可以替代斯登,比如低杆减速球、小力高杆球,但这两种杆法最大的缺点是目标球运行速度过慢,虽然母球的效果是一样的,但是目标球运行速度过慢有可能导致很多意外出现,比如在线路上遇到了灰尘或台尼产生的毛球、或者静点、或者球桌不平。所以通常不会采用这些冒险小力击球,而采用安全可靠的斯登杆法。
图解:
母球用○表示
目标球用●表示
袋口用☆表示
例1:
球型:
○----●----------☆
方法:中杆偏上,中速出杆,中力。目标:使母球跟进一点,目标球进袋
效果:
----------○------☆
例2:
球型:
○-------●-------☆
方法:中杆,中速出杆,中力。目标:使母球跟进一点,目标球进袋
效果:
------------○----☆
例3:
球型:
○-----------●---☆
方法:中低杆,中速出杆,中力。目标:使母球跟进一点,目标球进袋
效果:
---------------○-☆
第2个回答  2012-06-15
我理解是这样的,stun本来应该是让母球滑行的吧,而不是滚动的。不过现在貌似stun是可以用在任何一个母球的击球点的,主要是在发力的那一瞬间比较重要,让母球在碰到目标球之前不能太过旋转,尽量保持滑行,从而打出那种,就算是发力去打低杆球或者高杆球,但是母球也不会后退或者跟进太远的距离,甚至只是一点点的距离而已.这种情况就是利用stun杆法的。而且stun会影响到母球和目标球的分离角度。想打出这样的效果,是要多练习的,要瞬间发力,多找找那种感觉,个人认为还是比较难的,我状态好的话,还能打出来几次,哈哈 个人理解,不对的话,请高手们多多指教哈
第3个回答  2013-12-11
登杆 主要讲究手腕完毕 全身协调的一种出杆技巧
第4个回答  2012-06-27
发很大的力,走很小的距离。比较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