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前轮制动系统进行拆装与检修?

如题所述

(1)前轮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

摩托车的前轮和后轮均设有独立的制动系统。前轮制动系统由手动控制,后轮制动系统为脚控制。

前轮制动系统由前制动操纵机构和前制动器组成。前制动操纵机构采用制动钢索;前制动器采用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种,如图7-37所示。

图7-37 制动器

前制动系统一般采用机械式制动装置,但对于一些前轮制动采用盘式制动器的大型摩托车,为了增加制动强度,采用液压制动器,如图7-38所示。主要由制动握把、制动储油缸、制动主缸、制动油管、制动钳、制动盘等组成。

图7-38 前盘式液压制动系统

(2)对前轮制动器的要求

①对前轮鼓式制动器的要求。除要求制动凸轮、制动蹄衬片耐磨损外,还要求当制动凸轮张开时,制动衬片外圆应呈完整的圆形,以便与前轮毂有良好的接触面。此外,制动蹄衬片不能有油污染。

② 对前轮盘式制动器的要求。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密封件由天然橡胶制成,为了不使其变质,在清洗或使用过程中只允许使用制动液,禁止使用汽油、煤油、机油及油脂。

主泵和制动钳的活塞与缸壁内径要有合适的间隙,以作为密封圈良好密封的导向,当磨损后间隙变大时要及时更换。

制动衬片为易磨损件,其上的摩擦材料磨损后要及时更换,以避免损坏制动盘。

制动盘要保持平整,不偏摆,不能有制动液污染。

油管接头要保持良好的密封,不允许在管路接口中有任何泄漏。一般使用铜垫圈密封,损坏后要及时更换。

(3)前制动握把的拆卸

前制动握把的分解如图7-39所示,旋下前制动握把固定螺母及螺栓,取下前制动握把和衬套。

图7-39 前制动握把的分解图

(4)前鼓式制动器的拆卸

①将前轮支起并使其离地,拆开里程表软轴及前制动钢索。

② 前减震器带有前轮轴托架的要先旋下托架螺母,取下前轮轴托架。

③ 前减震器带有侧面轮轴紧固螺栓的要先旋下紧固螺栓。

④拆下前轮轴上的开口销,旋下前轮轴螺母,拔出前轮轴,注意不要损坏前轮轴螺纹。将前轮和制动鼓盖一起取下。

⑤取下两侧的垫圈和轴套后放平前轮,用工具撬出油封,注意不要损坏油封刃口。

⑥用轴承拔出器拆下前轮毂轴承,注意不要损坏前轮毂中心孔内表面与轴承的配合面。

⑦制动鼓盖的分解:制动鼓盖的分解如图7-40所示,从制动鼓盖上取下制动蹄块组件,旋下螺栓取下制动摇臂(记住制动摇臂与制动凸轮安装的相对位置,以便装配时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再取下制动摇臂回位弹簧、制动蹄衬片磨损指示针、密封垫、制动凸轮,取下油封后再取出里程表主动齿轮及齿轮传动盘(若里程表主动齿轮由孔挡圈固定,需先用尖嘴钳取出孔挡圈),然后取出里程表从动齿轮及轴套。

图7-40 制动鼓盖的分解图

(5)前盘式制动器的拆卸

①前轮轴的拆卸与鼓式制动器相同,取下前轮后,要先拆下制动盘,前盘式制动器的分解如图7-41所示。先将锁止垫圈的弯曲舌片冲直,旋下制动盘的紧固螺栓,取下制动盘。该前轮毂有孔挡圈,在拆下油封后要用尖嘴钳拆下挡圈。其他的拆卸与鼓式制动器前轮相同。

图7-41 前盘式制动器的分解图

② 前制动钳的拆卸。如图7-42所示,旋下制动钳安装支架固定螺栓,取下制动钳,旋下螺栓堵头,再旋下制动衬片螺栓销,取下制动衬片,旋下制动油管螺栓,取下制动油管。

③ 前制动钳的分解。前制动钳的分解如图7-43所示,从制动钳体上旋下放气螺栓,放出制动液;取下制动钳安装支架,取下制动衬片弹簧片、防噪声弹簧片、销套,用气筒对准进油孔吹一下(不能用高压气体),将活塞取出,再从活塞上取下防尘

图7-42 前制动钳的拆卸

图7-43 前制动钳的分解图

圈和活塞环,从制动钳体上取下销套。注意,拆卸防尘圈和油封环时,不要损伤活塞的表面。

(6)前制动主泵的分解

前制动主泵的分解如图7-44所示,旋下螺栓取下储液箱盖、模板、膜片,取出防尘罩,用尖嘴钳取出挡圈或再从进油口吹入压缩空气压出主泵活塞和弹簧,从活塞上取下第一道、第二道活塞环。

图7-44 前制动主泵的分解图

(7)前鼓式制动器的检修

图7-45 测量制动鼓(轮毂)的内径

①制动鼓的检修。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鼓(轮毂)的内径,如图7-45所示,如果超出规定值,应更换。制动鼓内表面有油痕或刮痕,可用抹布蘸油漆稀释剂擦拭或用金刚砂布抛光。

② 制动蹄片的检修。检查制动蹄块摩擦片表面,如有光滑区域,应用粗砂纸打磨。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蹄块摩擦片的厚度,如果超出规定值范围,应更换制动蹄块摩擦片。

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动蹄块摩擦片厚度,如图7-46所示,若测量值小于使用极限值,应成套更换制动蹄块或重新粘接摩擦片。

各种摩托车制动蹄块摩擦片厚度及制动鼓内径见表7-2。

表7-2 各种摩托车制动蹄块摩擦片厚度及制动鼓内径(mm)

表7-2 各种摩托车制动蹄块摩擦片厚度及制动鼓内径(mm)(续)-1

③ 制动器凸轮轴。摩托车前、后制动器长期使用,会造成各运动件的磨损,影响制动效果,甚至制动失灵。制动凸轮轴磨损,使制动蹄的张开尺寸不够是原因之一。

在铆钉头不外露,摩擦片不破损的前提下,可通过增加凸轮轴厚度扩大制动蹄的张开尺寸的方法进行修复。

准备厚度为0.05mm的薄铁皮一条(可用罐头盒铁皮),用剪刀把铁皮剪成与凸轮轴等宽的条形,长度视摩擦片磨损情况而定,一般以能包绕凸轮两圈(层)为宜。包好后,将制动器复位装车,调好制动器自由间隙后即可使用。

(8)前盘式制动器的检修

①检测制动盘的厚度。用百分尺测量制动盘厚度a,如图7-47所示,若测量值小于使用极限值,说明制动盘过度磨损,应更换制动盘。

② 检测制动盘端面跳动量。用百分表测量制动盘端面跳动值,如图7-48所示,若测量值大于使用极限值,说明制动盘扭曲变形,应更换制动盘。

图7-47 检测制动盘的厚度

图7-48 检测制动盘端面跳动量

常见摩托车制动盘厚度及端面跳动极限值见表7-3。

③ 制动盘变形的修复。摩托车的前制动盘变形后,会出现制动不灵,同时制动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发生磨蹭发出异响。

制动盘变形较小,可以在车床上将制动盘的平面车掉0.5mm,或在平磨床上将制动盘的平面磨平,再装车使用。

如果制动盘变形严重,只能更换新件。

表7-3 常见摩托车制动盘厚度及端面跳动极限值(mm)

④制动钳的检修。用百分尺测量制动钳活塞外径,若测量值小于使用极限值,说明制动钳活塞过度磨损,应更换制动钳活塞。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液缸内径,若测量值大于使用极限值,说明制动钳液缸过度磨损,应更换制动钳。

⑤制动主泵的检修。用内径百分表测量主泵液缸内径,若测量值大于使用极限值,说明主泵液缸过度磨损,应更换制动主泵。

用百分尺测主泵活塞外径,若测量值小于使用极限值,说明主泵活塞过度磨损,应更换主泵活塞。

(9)前盘式液压制动系统的空气排除

液压制动管路的空气排除步骤如下。

第1步:将摩托车停在平坦的地面上,用主停车架将摩托车支起,转动转向把,使制动主泵储液箱处于水平状态。然后将储液箱内的制动液补充至上限线,并盖好储液箱盖,以防止杂物掉入。

第2步:将透明塑料管套在制动钳的放气螺栓上,软管的另一端放入预置的容器内。

第3步:缓慢地捏放制动握把(或压放制动踏板)若干次后,捏紧制动握把(或压下制动踏板),同时拧松制动螺栓1/2周,将制动握把捏到底,使带有气泡的制动液顺着软管流出。然后拧紧放气螺栓,松开制动握把(或制动踏板)。

第4步:隔数秒钟后,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流入容器内的制动液中不带有气泡为止。然后拧紧放气螺栓,盖上放气螺栓帽。

第5步:将储液箱内的制动液补充至上限线,然后装上膜片、膜片板及储液箱盖,拧紧储液箱盖上的放气螺钉即可。

(10)前制动握把的安装

如图7-49所示,旋松前制动钢索的锁紧螺母,将前制动钢索内线接头插进前制动手把的孔中,再将前制动手把装到右手把开关上,用后视镜和螺母固定(有的摩托车有专门固定前制动手把的螺栓),将前制动钢索内线从右手把开关前方的开槽中穿过,然后转动调整螺管,按规定将前制动手把的自由行程调整好,最后旋紧锁紧螺母。

图7-49 前制动把的安装

(11)前鼓式制动器的组装

①里程表主动齿轮的安装。在前制动鼓盖的内孔中涂上润滑脂,装上里程表主动齿轮、里程表主动齿轮传动片,再用工具压上油封,油封的刃口要朝向里程表主动齿轮,最后再装上里程表从动齿轮。

② 制动凸轮的安装。在制动凸轮及轴的表面,以及制动蹄的支撑销(固定销)上涂上少量的润滑脂,然后装入制动鼓盖。

③ 制动衬片磨损指示针的安装。先在制动凸轮轴的外侧装上尘封(有的车型无尘封),然后将指示针内孔的舌片对准制动凸轮轴的缺口槽装入指示针。

④制动摇臂的安装。将制动摇臂上的冲印标记与制动凸轮端部的冲印标记对准后安装。若无标记应按原装配位置进行装配,因为只有这样制动摇臂受力的位置才合适。有的车型(如AX100)则要求制动摇臂的中心线与制动凸轮端面上的刻线成14°,其目的与对正标记是一样的。最后按规定扭矩旋紧制动摇臂螺栓。

⑤前制动鼓盖与前轮毂的装配。将组合好的前制动鼓盖上里程表主动齿轮传动片的凸台对准前轮毂中心孔端面上的缺口后,装上前制动鼓盖。

⑥前轮与前减震器的安装。将前制动鼓盖与前轮一起装到两前减震器之间,由于前制动鼓盖需要固定不转,必须将其上的沟槽对准前减震筒上的凸起(或定位板)。穿上前轮轴后,若有紧固螺栓的,需在旋紧轮轴螺母后,再旋紧紧固螺栓。最后穿上开口销。

若是用轮轴托架固定的前轮轴,要先旋紧轮轴托架前面的螺母,使轮轴托架与前减震器之间的间隙留在后面。

(12)前盘式制动器的组装

①制动盘与车轮的连接。将前轮轴承与油封装好后,将前轮毂制动盘安装面朝上,将安装面及制动盘清洗干净后,使制动盘上的箭头标记朝向车轮的旋转方向,装上制动盘,再按交叉式,分2~3次按规定扭矩旋紧制动盘固定螺栓(螺母)。有锁止垫圈的,要将其上的舌片正确地弯曲后将螺栓(螺母)锁住。

② 车轮与前减震器的装配。因盘式制动器的前轮无前制动鼓盖,里程表齿轮是装在一个齿轮箱内的,当往前轮毂上装齿轮箱时,要将里程表主动齿轮传动片的舌片对准前轮毂端面的凹槽,然后将齿轮箱与前轮毂一起装到前减震器上。由于齿轮箱是不能转动的,所以要将齿轮箱卡住。用前减震器上的定位板挡住齿轮箱上的定位板,注意要挡在齿轮箱向前转动的方向上。

(13)前盘式液压制动系统的组装

图7-50 前制动主泵的安装

①前制动主泵的安装。如图7-50所示,将前制动主泵的结合面对准转向把上的安装标记,并使主泵托架上有“UP”标记的字母向上,先旋紧上面的主泵固定螺栓,再旋紧下面的主泵固定螺栓。

② 前制动钳的安装。制动钳用制动液(或酒精)清洗干净,用压缩空气吹通油孔。绝对不允许使用汽油、煤油等有机溶剂清洗制动钳,因为密封件均为天然橡胶制成,不能与有机溶剂接触。

在制动钳活塞孔内壁上涂上制动液,装上活塞环和防尘环。再在制动钳活塞外表面涂上制动液,对金属型活塞,将有底的一面朝内装上;对树脂型活塞,将凹坑体积较小的一面朝内装上(制动时所需的制动液较少)。

依次装上防噪声弹簧片、定位弹簧、制动衬片,向活塞一侧压下衬片(注意有摩擦材料的一面朝向制动盘),再装上新的锁止垫圈,旋紧定位螺栓销后,弯曲锁止垫圈上的舌片,将定位螺栓销锁住。在螺栓销和滑动销上涂上制动液后,将组合上制动衬片的制动钳体装到制动钳安装架上。

将铜垫圈、制动垫圈、制动油管装到制动钳体上,旋上油管螺栓,再将组合好的制动钳装到前减震器上,旋紧螺栓,转动前轮,应无拖滞现象。制动钳支架应与制动盘有不小于0.7mm的间隙。

(14)制动钢丝绳拉长后的应急检修

用来控制制动器的制动钢丝绳,用一段时间后会被拉长,在调整制动器时,即使将螺母拧到底也不能有效制动。这时,可在螺母下加上几个垫片,问题就解决了。

(15)行驶途中、制动握把损坏的应急检修

前轮使用鼓式制动器的摩托车,其制动握把和离合器握把的结构和尺寸基本相同,必要时,可互相代用。当制动握把损坏时,若有离合器备件,可以装上代用(若离合器握把损坏,也可用前制动握把代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