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出了多少位将军他们的名字

如题所述

都逝世了,

湖北省的大悟县,红安县,麻城市

都是全国有名的将军县

红安县是全国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和国家重点贫困县,是董必武、李先念主席和韩先楚、秦基伟、陈锡联等223名人民军队将领的故乡,有将军县之称。

郭天明 1905—1970 十里郭受九村 1955年授上将
周纯全 1905—1985 中和雷家田 1955年授上将
王建安 1907—1980 桃花沙河王家 1955年授上将
谢富治 1909—1972 峰岗谢家垱 1955年授上将
秦基伟 1914— 七里罗庄 1955年授上将
陈锡联 1915— 詹店陡山彭家塆 1955年授中将
徐深吉 1910— 七里徐家河 1955年授中将
徐斌洲 1912— 高桥徐家畈 1955年授中将
李天焕 1912—1986 叶河岗山塆 1955年授中将
张天云 1913—1980 觅儿周家田 1955年授中将
胡奇才 1914— 高桥李家田 1955年授中将
刘昌毅 1914— 峰岗马安石村 1955年授中将
王近山 1915—1978 高桥许家田 1955年授中将
程儒珍 1900—1963 檀树熊家嘴 1955年授中将
韩卫民 1903—1981 二程田店 1955年授中将
袁克服 1907—1982 七里大余家村 1955年授中将
金世柏 1908— 华河台南金家塆 1955年授少将
邹国厚 1908— 七里邹家岗 1961年晋升少将
罗厚福 1909—1975 华河老屋罗家村 1955年授少将
黎锡福 1909—1976 华河台南黎家村 1955年授少将
李世焱 1909— 上新集李家冲 1955年授少将
耿锡祥(曾名协祥) 1909— 城关铁炉耿家西塆 1961年晋升少将
徐绍华(原名徐光) 1910—1978 金沙汪家塆 1955年授少将
陈炎清 1910— 二程铁匠岗 1964年晋升少将
贺 健 1910— 赵河喻家畈 1955年授少将
程悦长 1911—1961 峰岗上程家村 1955年授少将
殷国洪 1911— 七里殷家村 1961年晋升少将
熊应堂 1911— 华河熊家村 1955年授少将
卢燕秋 1913—1964 上新集大庙村 1964年晋升少将
张天恕 1913—1985 典明张李家村 1964年晋升少将
况玉纯 1913—1989 华河况家河 1955年授少将
郑国仲 1913— 七里郑家塘 1955年授少将
秦光远 1913— 大斛观音阁向家洼 1964年晋升少将
戴克林 1913— 檀树岗戴家塘 1964年晋升少将
江波 1914—1987 高桥西边塆 1961年晋升少将
李定灼 1914—1987 詹店薛家田 1961年晋升少将
陈美藻 1914—1989 典明鸭公陈上塆 1955年授少将
马忠全 1914— 峰岗大马贤村 1955年授少将
刘福胜 1914— 华河方刘冲 1955年授少将
闵学胜 1914— 紫云闵家河 1955年授少将
赵鹤亭 1914— 紫云老屋塆 1964年晋升少将
甘思和 1915—1988 七里紫云 1955年授少将
胡正平 1915— 高桥 1955年授少将
汪运祖 1915— 詹店汪家畈 1964年晋升少将
程启文 1915— 七里谢家嘴村 1961年晋升少将
罗映怀 1915— 高桥独山寨罗家塆 1955年授少将
戴克明 1915—1986 檀树岗戴家塘 1964年晋升少将
涂锡道 1916—1989 华河涂家塆 1955年授少将
张志勇 1916— 华河张家寨 1964年晋升少将
何德庆 1916— 上新集余家岗村小河 1955年授少将
吴振挺 1916— 上新集吴家塆 1961年晋升少将
张竭诚 1917— 七里联山张石河村 1955年授少将
詹少联 1917— 二程徐得进村 1961年晋升少将
谢正荣 1918—1977 高峰谢家大塆 1955年授少将
周世忠 1918— 二程土门楼周家院子 1955年授少将
江腾蛟 1919— 庙嘴江家塆 1955年授少将

大悟是个伟大的地方 !
大悟县史册流芳,人杰地灵。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孕育了徐海东、刘华清、聂凤智等100多位共和国高级将领和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曾在这里留下光辉的足迹。也是武昌起义就任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故乡。
你问谁最出名啊?
我觉得从这里走出去的37个将军都很伟大,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尊敬!

大将1人:徐海东
中将3人:周志坚 聂凤智 程世才
少将33人:
邓少东 石志本 叶健民 田厚义 伍瑞卿 刘 何
** 孙 光 严 光 吴林焕 何光宇 何辉燕
张国传 张宗胜 张潮夫 金绍山 周明国 赵文进
姚运良 黄立清 韩东山 谢甫生 雷绍康 颜东山
方毅华 宁贤文 李长如 吴 杰 吴永光 郑本炎
高 林 席舒民 董志常

麻城市是个有血性的爷们的地方
大革命时期,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6200余人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解放后幸存的只有200多人,其中授衔的将军44人,省军级以上首长126人,在册烈士12532人
麻城将星璀璨:44位共和国将军的故乡
他们身经百战,千锤百炼;他们南征北战,不胜不休;他们肩负民族解放的使命,不负民望,鼎力托起共和国的蓝天。
在1955年授衔的将军中,麻城籍大将1人:王树声;上将3人:陈再道、许世友、王宏坤;中将7人:张才千、周希汉、王必成、李成芳、郑维山、鲍先志、张池明;少将25人:王政柱、张汉丞、江鸿海、赵炳伦、徐其孝、张吉厚、余述生、朱致平、祝世凤、肖永正、朱火华、高立忠、胡立声、陈波、丁先国、高志荣、朱玉学、邓岳、李庆柳、冯仁恩、喻新华、张培荣、袁彬、周纯麟、佘积德。新时期恢复军衔制以来,麻城人涌现出中将1人:邹永钊;少将7人:严智泽、闵成立、李庆星、冯世平、许援朝、张宏、郑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6
我所知道的有九位

彭德怀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锺伢子,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军事家、开国元勋,元帅军衔。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与毛泽东、朱德等共同开辟江西根据地。抗日战争中,任八路军副总司令,发动百团大战。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攻占西北五省。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

贺龙

贺龙(原名贺文常,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字云卿,湖南桑植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一直在组织内担任军事要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罗荣桓

罗荣桓(1902年11月26日-1963年12月16日),出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南湾村(今属衡东县), 毕业于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等职

粟裕

粟裕(原名粟多珍,1907年8月10日—1984年2月5日),曾用名粟志裕,侗族,出生于湖南会同,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二师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抗战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9月27日,被授予大将军衔。

黄克诚

黄克诚(1902—1986),1902年10月1日出身于湖南省永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28年在湘南起义中参与领导永兴年关暴动,并率部随朱德、陈毅上井冈山。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政委,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部代主任等职。

陈赓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1961年3月16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谭政

谭政(1906-1988年),原名谭世铭,号举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湖南湘乡。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大将之一。1927年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总指挥部特务营任文书、书记。1927年9月,参加秋收起义。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三十一团秘书,红四军军委秘书长、政治部训练部部长,红十二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第四野战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华中局常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暨第四野战军第三政委,中南局第一副书记,解放军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主任,国防部副部长,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解放军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央军委常委等职。

萧劲光

萧劲光(1903.1.4—1989.3.29),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长沙人。民国十一年(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师党代表、特区军委参谋长、军区参谋长、军参谋长、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军团政委、军政委、军区司令员、军团政委、 军团参谋长、军事部部长、司令部参谋长、兵团司令员、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南昌、南京、鄂西等战役,率部参加赣州、漳州、水口、乐安宜黄、建黎泰等战役,参加中央苏区第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参加长征,指挥南满部队四保临江作战,率部打沈阳、围北平、越华北、渡长江、占武汉、进长沙,参与指挥衡宝战役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为人民海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6岁。

许光达

许光达(1908.11.19~1969.06.0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见习排长、排长、代理连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师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分校校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和卫戍司令,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兼晋绥军区2军分区司令,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西北野战军军长、第2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南征作战、马良坪战斗、绥远战役、高家堡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宜川战役、澄郃战役、荔北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18
现在有多少不知道,只知道在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人数。

在总共1614名将帅中原籍省份如下:
江西,325人,20.1%。
湖北,234人,14.5%。
湖南,199人,12.3%。
安徽,128人,7.9%。
河南,106人,6.6%。
四川,95人,5.9%。
山东,87人,5.4%。
福建,83人,5.1%。
河北,79人,4.9%。
陕西,63人,3.9%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