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识是错误的?

如题所述

1、口香糖能健齿

吃口香糖漱口其糖同口腔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龋齿另外口香糖含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防化剂等添加物些都定毒性增塑剂代谢产物苯酚毒性较强消化道吸收入血危害体健康。

2、鱼吃越多越好

鱼脂肪含饱脂肪酸具抗脉粥硬化作用故防治脑血管疾病增强记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益处,食鱼并非益善,鱼脂肪酸含20碳五烯酸能效抑制血板凝聚作用,期量食鱼使血板凝聚性降低,引起各种自发性血皮紫癜、脑溢血等,斯基摩食鱼主发现尽管几乎没患冠病、脑血栓症脑血却重要死亡原因。

3、糖吃多了,所以患了糖尿病

实际上是体内将食物转化为能量的功能受到阻碍,导致从食物分解出来的葡萄糖未能得到利用,而逐渐堆积,导致血糖升高。

4、饮酒能御寒

酒精体内燃烧所产热量极酒暖烘烘觉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给种增加热量假象体内散热加快真供给热量糖、脂肪蛋白质供应进入寒冷环境工作或锻炼极易发伤风、冒招至疾病进行冬泳更能入水前饮酒否则危险寒冷环境工作或锻炼应吃含糖、脂肪蛋白质食物增加热量。

5、醋和大蒜可以预防疾病

在家熏醋不仅不可以预防疾病,还可能会导致家里的人出现呼吸道的疾病,吃大蒜也不能抗癌,只会让口更臭。

6、人一天要喝8杯水

这个建议的喝水量,其实包括了吃的食物里的水分,譬如说水果和蔬菜,还有咖啡和饮料等。

7、在昏暗的灯光下阅读会影响视力

没有证据支持这个观点。在昏暗灯光下阅读确实会引起视觉疲劳,造成某种程度的“短暂性视觉下降”,不过眼睛在得到良好休息好后,视觉又会恢复正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5

1、流鼻血时要抬高下巴:这种方式唯一的好处就是不会把鼻血流到地板上,但不会止鼻血,反而会让鼻血流进咽喉里,甚至可能引起呕吐和窒息。正确做法是,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轻压鼻翼,并将头部向前倾,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也能止血。

2、刮掉腋毛,就能减少流汗:刮腋毛对于阻止汗液产生没有任何影响,反倒是刮腋毛后,腋窝因为排出的水分无法隐藏而在衣服上留下汗渍。而且,刮腋毛也容易造成毛根脓肿。正确做法是,在汗水分解之前清洗流汗的腋窝即可。

3、汗是臭的:汗是没有味道的。不过汗水中含有很多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细菌而言都是有养分的,但细菌分解汗液时,才会产生难闻的排泄物。

4、饭后立即刷牙:吃完东西立即刷牙,会使食物中的酸侵蚀珐琅质,这样只会加强食物中的酸性对牙齿的破坏作用。正确做法是,先漱口,过半小时后再刷牙。

5、厕所是很不卫生的地方:经常用水清洗的厕所比人们刻板印象中干净多了。家庭细菌研究专家发现,家中大多数细菌都躲在冰箱内壁的排水管内,抹布上的细菌量也比厕所多。

6、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过分梳头会刺激头皮上的皮脂腺,尤其是油性发质的人,更该少梳头。如果是干性发质的长发,就比较适合多梳头。不过最好用天然鬃毛制成的梳子,这样更不易伤头皮。

7、走路比站着耗费体力:因为,站立时,双腿一直在承受身体的重量,两只脚都不能放松。而走路却是一条腿承受重量时,另一条则在放松。

8、血甜的人容易被蚊子叮:蚊子根本闻不到血的味道。但蚊子对热特别敏感,连0.05摄氏度的差别都能分辨出来。因此,当人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就会招蚊子了。

9、聪明的人脑袋大:大脑的大小不是决定聪明与否的关键,脑结构才最重要。人脑的功能是由神经网络决定的,而智商低的人是因为这方面的某些功能已经死亡,而与脑子大小无关。

10、感冒打喷嚏时用手捂:打喷嚏时很多人用手遮掩,其实是错的,流感病毒是经飞沫而非空气传播。打喷嚏、咳嗽时用手捂,大量的飞沫粘在手上,和人握手或者拿东西,病毒就传播出去了。

正确的做法是用衣袖、纸巾挡住口鼻,打喷嚏后洗手或用酒精擦手。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甲流、流感、手足口病、SARS等。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疾病有:结核、麻疹、水痘等。

11、饮水机只用不清洁:现在,不少家庭和公共场所都有饮水机,如果不按规定清洁消毒,会滋生大量细菌。有调查发现,饮水机凉水口出的水,每毫升含有10万个细菌,热水口出的水才是安全的。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每天梳头100下有益健康?盘点10大错误常识

人民网-打喷嚏时你用手捂鼻子吗?五大生活常识竟然是错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6-09
  日常生活中,一些被我们误以为正确生活习惯的常识竟然好多都是错误的,不知道你是不是也被它们所忽悠着呢?

  1.口香糖能健齿

  吃了口香糖不漱口,其糖分同样会在口腔中发酵产酸,腐蚀牙齿,形成龋齿。另外,口香糖中含有橡胶增塑剂、硫化促进剂和防老化剂等添加物,这些都有一定的毒性。增塑剂的代谢产物为苯酚,毒性较强,在消化道吸收入血后,可危害人体健康。

  2.鱼吃得越多越好

  鱼的脂肪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故对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增强记忆、保护视力、消除炎症颇有益处。但食鱼并非多多益善,鱼的脂肪酸中含有20碳五烯酸,它能有效地抑制血小板的凝聚作用,长期过量食鱼,可使血小板凝聚性降低而引起各种自发性出血,如皮下紫癜、脑溢血等。爱斯基摩人以食鱼为主,有人发现尽管他们几乎没有人患冠心病、脑血栓症,但脑出血却成了他们的重要死亡原因。

  3.饮酒可增强性功能

  酒精对中枢神经系统既有兴奋作用也有抑制作用。在初期,少量饮酒能促进性兴奋,正如常言所说的“酒壮色胆”。但长期饮酒,就会产生抑制作用,只会减弱性欲,导致阳痿早泄、射精障碍、性交不能,最终造成性功能丧失。酒精还直接影响精细胞的生成,使生育能力下降,造成胎儿畸形,殃及后代。晋代诗人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所生五个孩子不是愚钝就是白痴,使他追悔莫及。

  4.饮酒能御寒

  酒精在体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是极小的,酒后有暖烘烘的感觉是因为酒精能刺激血管扩张,加快新陈代谢,给人一种增加了热量的假象。此时体内散热加快,如果真正供给热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供应不上,就进入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极易发生伤风、感冒,招至疾病。进行冬泳的人更不能在入水前饮酒,否则会很危险。在寒冷的环境中工作或锻炼的人应多吃含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食物来增加热量。

  5.多多吃醋有好处

  醋能增进食欲,开胃健脾,保护蔬菜中的维生素C,并能促进胃肠对维生素C的吸收。在降血压、预防流感上也有一定的效果。于是有人认为吃醋有很多好处,而过量食醋,甚至有人干脆喝醋。殊不知,醋食用过量,会灼伤食道、腐蚀粘膜、损伤脾胃,还会软化骨质,加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

  6.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吃完饭后,胃肠蠕动增加,心跳呼吸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此时吸烟,人体对烟雾中的有害物质的吸收能力大大增强,使更多的化学毒物吸入人体内。实验证明,饭后吸一支烟,比平时吸10支烟的中毒量还要大!

  7.胖孩子身体好

  营养不良的孩子很瘦弱,使人可怜。营养充足的孩子白白胖胖,讨人喜欢。物极必反,营养过剩,形成肥胖儿,不仅操作智商下降,视觉、知觉和接受能力会低于正常孩子,容易患弓形腿、平底足,长大成人后还容易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之类的疾病。

  8.旁人吸烟,与己无关

  很多人都认为被动吸烟远没有吸烟的害处大,对身边的吸烟者过于宽容。德国一位肿瘤防治专家根据研究提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认为吸烟对旁人的危害比自己还大!特别是高浓度的亚硝胺,被周围人吸入的比吸烟者本人吸入的还要多50倍,相当于每小时吸30支烟。所以人人都有权利抗议身边的吸烟者,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健。

  9.给孩子吃补品对身体有好处

  许多家长认为给孩子吃保健品、滋补品,如:蜂乳、蜂王浆、花粉、鸡胚宝宝素、人参口服液等,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营养,有利于生长发育而健壮结实。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因为这些保健品、滋补品中很多都含有性激素类物质,具有促进和加强性功能的作用,儿童服用后会出现性早熟的现象,令家长十分难堪。补品可不能随便给孩子吃,有问题要请教医生。

  10.身材当然是越高越好

  现在人的身高是一代比一代高,这主要是营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善所致。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不变,总有一天会成为“社会公害”。身材过于高大,消耗的能量多,会加重心脏负担,抗病能力降低,功能调节变差,寿命也会缩短。很多调查资料证实,高个子没有矮个子寿命长。

  11.多晒太阳有好处

  太阳中的紫外线能使皮下脂肪中的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防止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因为生理上的这种需要,夏季每天让脸和手在阳光下暴露10分钟就足够了,冬天在室外散步半小时也就能补足体内维生素D的需要量。过度晒太阳不仅会使皮肤过早衰老和干皱,还会引发白内障和皮肤癌,损害健康。

  12.嘴唇干了用舌头舔

  唾液中含有粘液蛋白、唾液淀粉酶和无机盐等物质,舔唇时如同给嘴唇抹上一层浆糊,风一吹,水分蒸发,形成干膜而皱缩,干燥感觉更厉害,甚至造成嘴唇肿胀、破裂流血。嘴唇越舔越干。正确的方法是用护肤脂或植物油搽嘴唇,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A。

  13.梦有碍健康

  做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健康并无什么影响。人人都会做梦,从来不做梦的人反而不正常,可能有问题。如果经常做恶梦,那就要进行心理治疗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6-12
一。饭后水果容易消化 错误,饭后不能马上吃水果,反而会因为水果而使消化更加困难。
二。烫伤会酱油,盐会好点,错误,反而会因为这些促使受伤地方水分极度流失,造成皮肤溃烂更严重,要用水冲,然后就医,而且烫伤了要把伤口上的衣物等处理掉。
第4个回答  2012-06-14
夏季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更凉快,这个传统观念现在受到了挑战。不久前,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炎热的夏季,穿黑色服装比穿白色服装凉爽。专家们指出,人体内的热量可以通过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向外散发。诚然,黑色衣服比白色衣服吸热多,但吸收的热量可以成为衣服内形成对流的动力(就像夏季午后,地面受热容易形成局地对流甚至雷阵雨天气一样),衣服内的空气对流,可将皮肤表面的汗液和部分热量带走消散,人体自然就会感觉凉爽。当然,黑色衣服应做得宽松一些,这样可以使“对流”加强,衣服的凉爽程度也增加。对上述研究成果,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