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2、论述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如题所述

  全面分析就很多了,先单讲这首诗吧~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作品译文
  何以解忧?雄城延绵,我独自登上高峻的安定城楼,
  看绿柳繁枝飘飘,西北风暖,春色充满远处的水洲。
  我如同贾谊年青有壮志,可怀才难遇只能白白泪流,
  我如同王粲无奈离故乡,我比他飘泊更远也更悲愁。
  一直渴望功成名就后、白发苍苍时,安然归隐江湖,
  一直渴望造福社会后,一叶扁舟游四方,品诗饮酒。
  我没料到小人们会把“腐鼠”一样的小利当成美味,
  竟然不停地猜疑高洁的凤凰抢它的腐鼠,好不知羞!

  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是李商隐咏物诗的代表作品,作于早期,李商隐开成2年考中进士后,又参加了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可是由于某种原因,本已经被录取的李商隐,被一名中书省的长官以“此人不堪”为由,取消了资格。怀揣着不满与落寞的心情,来到了他的岳父,王茂源治下的泾州,这个安定郡就是当时泾元节度使府的所在地。
  1.首先从结构上看,这首《安定城楼》先写景,在叙事,继而抒情,发出感慨。可以说,层次十分鲜明。有条不紊。李商隐的诗,可以用“隐秀”两个字形容,因此,在读他的诗时,往往带着复杂的多义性与感发。因此,在理解他的诗文,有时候不能从理性去分析。
  比如第一句中“迢递”二字,本身,有高远的样子,同时也有遥远的含义,故人有等高来抒发感慨的习惯没那李商隐在这书法的是什么样的感慨呢?他说我来到了这连绵的城墙,登上了那高高的城楼,此时,长安离他是那么遥远,本应在长安做管得自己却流落至此,心情可想而知,因此,紧紧“迢递”这一个词,就包含他很多的感发在里面,我们很难用具体的理性思维去分析它,同样,下一句也是如此,暂时不过多叙述。
  2.第二联,李商隐就开始叙事了,也就是自己感发的原因,而这里他又运用了一种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手法——用典。用典分很多种,直接用典,间接用典,用古典,用今典等,李商隐再用典上可以说的上是别具一格,也是他最惯用,与最擅长的一种艺术手法。典故的好坏其实完全在于你怎么用,我们看这两个典故,一个是贾谊,一个是王粲,从年龄,背景,遭遇上看,都与此时此刻的李商隐十分的相似,那么,通过这两个人的故事,我们不难1体会到作者当时悲惨的遭遇与内心的愤懑。包扩后文中“入扁舟”“猜疑鹓鶵”的典故,也有十分独到的地方。
  3.第三联可以说是全诗的精粹所在,这主要是体现了一种智慧的人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李商隐后期的诗中很少出现这样满怀壮志的句子,这也与他的性格与人生遭际有一定的关心。另外,“永忆江湖归白发”一句他用了倒置的句式手法,那正常的顺序应该是“白发归江湖”,这也是当时一些诗人习惯的修辞方式。
  4.最后一联他用一个典故写的两个句子,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读出诗人的愤慨,可以说骂的很直白,甚至有些激愤。这也是李商隐诗中鲜少出现的情况。

  其实关于他的诗歌艺术风格我大致上总结了几点,纯粹是个人意见。
  第一:朦胧的意蕴与鬼斧神工的用典(这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点,也因此具有了多义性,他的诗也由此最难理解,但又不同于近代朦胧诗派的那种枯涩与无法理解。)
  第二:“转益多师是汝师”(解释下,就是他主张“兼才”,面对当时晚唐逐渐萎缩的诗坛,他提出应集众家之所长,广泛扩展自己的思路文路,他模仿杜甫的精神,模仿韩语的句式,模仿李贺的曲折,模仿齐梁诗文的华美,模仿《离骚》的香草美人等等,又在他们的基础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第三:以骈文为诗(他最早写古文,后改写骈文,在他的诗中,不自觉的讲文中的精致,比喻,陈铺等种种手段融入诗中,形成另外一种韵味)
  第四:矛盾的思想倾向(李商隐的本身的思想性格就是矛盾的,难解的,因此他的诗也充满着这种矛盾在。)

  屈原作品的艺术成就
  屈原最主要的作品是离骚,它基本能代表屈原的作品,
  《离骚》的艺术成就:
  《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由诗人独立创作的长篇抒情诗。《离骚》杰出的浪漫主义的抒情作品,但也深刻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政治。它汲取了北方文化与文学,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又在南方巫术宗教的文化精神的孕育下,形成了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1.《离骚》以诗人自我为原型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有着高贵的家世、美好的品质、优秀的才能、高尚的人格。诗人以披香戴芳的象征手法,反复描写了自己人格的高洁和精勤不息地修养道德,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超凡脱俗、苏世独立的形象。诗人有着忠君爱国的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拳拳赤子之心。他关切君王和国家的命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岂余身之惮殃,恐皇舆之败绩”。虽然有小人的离间和君王的疏远,最终都没能改变他眷恋故国的情怀。诗人有着崇高的理想和执着的理想追求。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地探索: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时时感叹时光流逝和功业未就:“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臣不吾与”。虽然现实的黑暗使理想难以实现,但他执着坚持自己的理想:“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2.《离骚》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兴、象征、叙述、幻想、虚构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创造了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创造性地将《诗经》的简单比兴发展为丰富的意象系统。《离骚》创造性地运用了三大意象群:一是人事意象群。二是花草禽鸟意象群。三是神话意象群。
  3.《离骚》创造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离骚》是一首抒情诗,主要是以抒发忠贞而遭忧的情怀为诗的线索。抒情诗一般没有故事情节,但《离骚》的前一部分是在诗人的人生遭际的基础上展开抒情的,后一部分又虚构了女媭劝说、陈辞重华、灵氛占卜、巫咸降神、四方神游等一系列虚幻的情节,使抒情在若隐若现的情节中展开。同时,也扩大了诗的结构,增加了诗的内容含量,形成了波澜壮阔、宏大完整的艺术结构。
  4.《离骚》在诗歌语言和形式上,也有创新和开拓。它汲取了楚歌和先秦散文的营养,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创造了一种基本整齐,而又参差错落,灵活自由的的语言形式。《离骚》的语言精炼华美,极富表现力,并多用方言、虚词、双声、叠韵等。
  三、屈原的其它作品:
  (1)《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神歌曲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组抒情诗,共十一篇。在内容上受到楚国民间宗教巫术文化的影响,均是借神灵以抒情,内容多有恋情的描写。在艺术上尤其善于把景物的描写、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与人物的思想情感的抒发完美地融为一体,创造出十分优美的艺术境界。《九歌》的语言清丽优美、生动自然,且极具抒情性,又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九歌》中唯有《国殇》刚劲悲壮的风格不同于它篇。
  (2)《九章》是后人集结的屈原的一组作品,共九篇。《橘颂》是借颂橘表现屈原的人格理想。其余篇章的思想内容大都与《离骚》一致,只是以较短的篇幅写某一方面的经历和情感。《九章》在艺术上以写实为主,具有更强的现实主义精神。在写实中同样贯穿着强烈的抒情性。
  (3)《天问》是屈原诗歌中的一篇奇文。诗歌以提问的方式提出了一百七十多个关于历史、哲学、社会、人生、自然、神话等各方面的问题,是诗人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事的怀疑和探索。《天问》构思奇特,纯以所问之事联缀成篇,而且篇幅巨大,是仅次于《离骚》的长篇巨制。《天问》基本上采用的是《诗经》的四言形式,间有少量杂言。诗歌瑰丽奇异,大气磅礴,节奏明快,问事叙说中夹杂着激越的情感,而又涵蕴着深刻的哲思。
  希望被采纳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09
一、诗歌风格
1含儒家思想重实用并有批判精神,有佛家思想重自然
2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而最为突出的便是他的爱情诗。
3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   
4此外,李商隐的诗辞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二、屈原艺术成就
1、开拓了抒情诗的全新境界。屈原的作品主要是抒情,都是忧愁怨愤之作。在这类作品中,屈原运用了许多新的词语,《诗经》对忧愁悲怨的抒情还比较简单直白,而屈原从自身的遭遇、环境、神情、心态、行为举止多方面结合起来描述,回环反复地吟唱。屈原不仅多方面地、细腻地表现了他缠绵悱恻、殷忧愤懑之态,而更主要的是通过抒情表现了诗人的人格。
2、诗体的革新。屈原的作品创造了一代诗体,骚体。一是宏篇巨制。屈作以抒情为主,如何衍成长篇巨制?把“迂回断续”看作《骚》诗之体,是很重要的。“迂回断续”就是刘熙载《艺概》中所说的“回抱法”。二是语体化。所谓语体化,首先是词语的运用,多用口语,尤其多用方言;其次是句式散文化,长短参差,具有错落美。再次是语气词“兮”字等的广泛运用,成了骚体句式的标志。最后是复音词与三字节奏的采用。三是广声貌,趋艳丽。屈作的比喻,数量比《诗经》多,意义比《诗经》广。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而且运用于谋篇构思,象征的意义广泛而深远。加以芳草象征高洁、比喻贤才,以男女爱情比喻君臣的遇合,来揭示现实中不便明说的一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皆为后世诗人所仿效。
3、浓烈的浪漫色彩。屈原浪漫主义的特点是:抱北方学派之人生理想,体现南方从富于想象的文学形式。屈作浪漫主义的第二个特点表现在运用了大量的非现实性的题材,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
4、诗人与民间文艺的光辉结合。屈作与民间艺术有密切关系。(1)《天问》《招魂》较多地保留了神话与民间传说的原型;(2)《九歌》原为楚地民间祭歌,实则为男女性爱生活的反映。(3)屈作深受民间巫歌的影响。

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