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渚镇的简介

如题所述

社渚镇,古中江自西南而北贯境而下。早年,这里是古中江流域的一方水边台地,因当地人祭祀土地神和五谷神,地名”社渚“。  早在7000多年前已有先民的氏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刀耕火种和渔猎畜牧的生活,神墩遗址的发掘被列为2006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唐朝末年在中江上游筑银淋五堰之后,社渚境内中江流域的昪平湖与三塔湖变成了荡滩,由于荡滩可开垦圩田,于是移民逐渐迁居此地。《社川王氏宗谱》记载:“三槐归泽自宋传,因官安庆徙金渊,入赘孔氏即繁衍社川。”这就是指当时社川进士孔师美因在浙江省缙纭县为官。膝下无子,遂收王松冈为其婿,自此由安庆徙来王氏即繁衍于社川。由此可见那时的社川有进士宅第,已属文明乡里。南宋宰相虞充文的三子八孙在社渚繁衍,现已44代了。
据《溧阳县志》建置沿革记载:秦汉时溧阳县治位在古溧水之北,水北称阳,因名“溧阳”。古溧水又名濑水、濑江,上游又习称南河、胥河,主流流经河口,支流流经社渚。据此,我们可知社川是在秦时有之,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据《溧阳县志》,北宋嘉佑六年(1061年),溧阳已有“社渚镇”的记载。
北宋元丰年间(公元1078年至1085年)编发的全国性地理志书《元丰九域志》,明确记录了“社渚镇”。因而在北宋时期,社渚镇已成为地区性集镇,实为“千年古镇”。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社渚地属溧阳金渊(即濑江一带),当时称社川。
明宏治11 年(1489 年)县志记载:溧阳全境只有两个镇,一为举善镇(今戴埠)、另一即社川镇,当时已称社渚镇。
社渚古属濑渚邑(今高淳固城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濑渚改为溧阳县,社渚属溧阳县。
自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境内先后设置过屯田都尉和永平县、永世县、平陵县。社渚先后属之。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废永世县,并划溧水东部之地复置溧阳县,自此溧阳作为行政区域名连续延用至今。社渚属之。
宣统二年(1910年),撤区制改市乡制,溧阳县设3市4乡,社渚成立寿山市。
民国元年(1912),成立市、乡自治公所。社渚为寿山市,自治公所所在地。
抗战期间,新四军在社渚设立了兵站,国民党24集团军特务总队、第50军新7师、江苏省保安第2纵队队部、伪军一方面军2师、县保卫团4区及日寇等都先后在社渚驻扎部队,并修筑了大量的碉堡、战壕、指挥部、公园等军事设施。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社渚为第七区公所在地,辖社渚镇、和平乡、忠孝乡、周城镇、河口镇、丁山桥乡、仁爱乡。
1949 年5月7日,溧阳县人民政府成立,设立社渚区;
1950 年,社渚区划分为12个乡;
1957 年,撤区并乡,将新塘、於坝、城桥、山丘、社渚合为社渚乡;
1958 年,社渚建立人民公社,名东风人民公社。
1983 年,社渚公社改为社渚乡;
1984 年,社渚撤乡建镇;
2000 年1 月,河口乡、河心乡、殷桥乡与社渚镇合并为新社渚镇;
2007 年3 月,社渚镇与周城镇合并为新社渚镇。镇政府驻社渚镇人民路1号。行政区划面积207.07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人。
社渚镇现辖社渚居委会、周城居委会和社渚村、宜巷村、新塘村、王家村、宋村、新山村、殷桥村、大田村、上蒋村、孔村、湖西村、姚巷村、下西村、河口村、乘马圩村、东升村、周城村、金山村、金峰村、金庄村、梅山村、丁山村。 集镇地扼苏皖交通命脉,交通便捷。境内有106路公交车直达溧阳市区,还有社渚—常州、社渚—南京、社渚—无锡、社渚—上海等地往返大巴,二小时可达周边大中城市,五小时可达全国各地。
社渚镇村级道路实现了水泥化,2008年率先开通镇村公交,方便了周边百姓,成为了全国典范。现有镇村公交,社渚—农场、社渚—河口、社渚—河心、社渚—殷桥、社渚—清水塘、殷桥—河心、周城—梅山、周城—大栗滩、河口—周城、河口—汤桥、社渚—戴家村、殷桥—戴家村、社渚—上蒋等。 社渚镇现有社渚中心小学、周城小学、河口小学、河心小学、殷桥小学,和社渚初级中学、周城中学。
社渚镇现有卫生医疗,溧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即社渚卫生院(一级甲等)通过改造晋级二级医院、周城卫生院(一级甲等)、殷桥骨伤科医院(一级乙等)、河心卫生院、河口卫生院,以及社渚敬老院、周城敬老院和多所居家养老疗养处。 社渚镇的宜巷村、乘马圩村和湖西村分别成功创建成国家、江苏省、常州市级生态村。在溧阳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典型。
社渚紧紧围绕建设“生态名镇、青虾名镇、畜牧名镇”工作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农业为主线,以生态文明为基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推进农业农村工作。现有耕地面积11.8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0.8万亩,青虾养殖面积4.5万亩,溧阳青虾己成为极具特色的地方产业,也是社渚镇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培育和发展青虾产业,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对加快我市广大农村致富奔小康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凭茶叶、无公害香肠、羊肉火锅、咸鹅、青虾、无籽黄瓜等高效优质农副产品驰名四海,市场繁荣商贾云集,全镇工商企业逾千家,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备。
社渚的现代农业风生水起,从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破题,社渚新增高效农业3.49 万亩,其中渔业1.45 万亩,林茶果业0.86 万亩,牧业0.19万亩,观光农业0.79 万亩,大棚0.2 万亩。
社渚镇先后被江苏省政府确定的“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江苏省傩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生态镇”、2014年列入“全国重点中心镇”名单,成立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成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